试析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2010-08-15 00:54杨泽喜左世元
关键词:经济援助援助苏联

杨泽喜 左世元

试析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杨泽喜1,2左世元1

(1.黄石理工学院人文社科部,湖北黄石435003;2.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成同盟关系。苏联出于其国内国际政治需要,对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工程、开办合资公司及开展双边贸易等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这些经济援助客观上帮助中国逐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体系,也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布局也日趋合理。由于苏联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两国政治关系出现裂痕势必影响经济关系,中苏同盟的基础实际上相当脆弱。

建国初期;苏联;中国;经济援助

建国初期,中国与苏联结成战略同盟,随后苏联从经济上大规模地援助中国。多数学者认为,苏联经济援助对中国具有积极作用,但也有学者强调苏联援助对中国的负面影响。①本文试图从国家工业化的角度,对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进行考察,以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苏联以经济援助为手段强化与中国的同盟关系

在美苏对峙的冷战环境下,中苏同盟提高了苏联抗衡美国的筹码。在这种战略背景下,中苏签订了《中苏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苏联利用其提供的3亿美元贷款中的一部分向中国提供50个大型工程项目,帮助中国恢复和建造最重要的经济部门。苏联在这一时期的援助还谈不上大规模,其原因除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之间的不如意外,也与两国领导人在谈判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及苏联对新政权的观望有关。“中苏条约谈判的过程及结果使得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心存芥蒂,他们之间的猜疑和不满必然形成中苏经济关系发展中的心理障碍。”[1]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朝鲜,促使苏联加大援助中国的力度。苏联与中国政府签订《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承诺在1953~1959年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工程项目。协议还规定,连同1950年的50个项目,将在1953~1959年分别开工,从此揭开了大规模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序幕。

赫鲁晓夫出任苏共第一书记后,面临国内国际激烈的政治斗争,他急需社会主义阵营第二大国——中国党和政府的支持。为取得中国支持,赫鲁晓夫在执政初期确实做了许多援助中国的工作。据时任苏联外贸部副部长的康·伊·科瓦利回忆,苏联许多人反对大规模援助中国的计划。1954年9月26日苏共中央专门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赫鲁晓夫力图劝说其他领导人同意援建中国,“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庆祝建国5周年之际,请求我们帮助克服其几百年落后状态这一重要时期,不帮助中国在未来的5年内实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的根本大计,那我们就将错过同中国建立和巩固友谊的历史时期”。[2]可见赫鲁晓夫深知援助中国与巩固中苏关系二者之间的联系。1954年9月 27日至 10月 12日,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宣布再援助中国15个建设项目,并废除斯大林时期援助中国时强加的不平等条件,从而将双方合作关系推向最高峰。

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出于国内国际政治因素的考虑。对华经济援助是苏联对外关系的一部分,当需要中国合作并且中国也密切配合时,苏联就加大经济援助力度;当实施大国沙文主义迫使中国配合而不得时,苏联就撕毁合同,撤销援助。建国初期,中苏结成战略同盟,苏联的经济援助成了强化中苏同盟关系的重要手段。中苏两国战略利益毕竟有不同,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对“三和路线”及对斯大林的评价发生分歧,加上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中苏两党两国关系陷入困境。1960年7月,赫鲁晓夫悍然宣布撤走在华工作的1 390名苏联专家,同时撕毁343个专家合同和合同补充书,废除了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与此相应,两国贸易额大幅下降,1967年的贸易额只有1959年的12%,到1969年时,则几乎达到了中断的边缘[3]。

二、中国急需经济援助恢复生产加快国家建设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战略口号。列宁、斯大林也论述了俄国十月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批评“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的错误观点:“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4]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表明,各国无产阶级为了共同的事业,只有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互相支援,才能战胜强大的国际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上取得成功的。旧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工业成份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食品工业,缺乏重工业基础。1936年是新中国成立前工业生产最好的年份,那一年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仅占23%,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7%,基本上没有机器制造业,汽车、拖拉机、飞机等都不能生产。自“九·一八”事变至解放战争结束的近20年时间里,战争使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与历史最高年产量相比,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下降83%;生铁产量25.2万吨,下降 86.4%;煤产量 3 090多万吨,下降49.9%;电力只有43亿度,发电量下降27.7%;棉布3 000万匹,下降32.9%;全国铁路破坏一半,只有1.1万公里能通车[5]。

1950年初,战争破坏电力工业达50%,钢铁工业达90%,而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高达 50%至70%。同时,因工业设施不配套、分布不合理以及供销不畅通,即使在设施完好的工业企业中,其设备利用率也只有45%左右[1]。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生产状况相当严重,毛泽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6]

中国虽称“农业立国”,但农业生产水平很低。解放前粮食最高年产量只有2 774亿斤,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曾经是殖民地的东方大国印度。1949年粮食平均亩产137斤,棉花平均亩产21斤[7]。因大面积农田(12 795万亩)受灾,农业总产量只有2 100亿斤,粮食减产150亿斤以上,灾民达4 000万人[8]。

生产落后加上部分地区战争还在继续,导致了新政权财政极其困难,中国经济还无法做到真正独立。而鉴于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宣布“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新中国当时可以指望的经济援助只能来自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三、苏联向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概况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处于从无序到有序的转换过程当中,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即使在今天看来,其规模也是庞大的,对中苏关系的影响更是巨大。

(一)苏联援助中国的低息贷款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即出访苏联,主要目的是签订中苏同盟条约和寻求经济援助。出访期间签订了《中苏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该协定第一条:“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贷款,以美元计算,总数为三万万美元。”这些贷款“用以偿付为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经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包括电力站、金属与机器制造工场等设备,采煤、采矿等矿坑设备,铁道及其他运输设备,钢轨及其他器材等”。这些设备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协定规定的贷款利息为1%,比贷给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利息要低50%,协定说明的原因是“苏联政府鉴于中国因其境内长期军事行动而遭受的非常破坏[9]”。苏联确实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低息贷款减轻了中国还贷负担。

3亿美元贷款较之苏联贷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要少,其原因不在苏联方面,而在于中国政府主张经济建设以独立自主为主、依赖外援为辅的方针。毛泽东的解释是:“我们所以不提较多的要求是因为在目前数年内多借不如少借为有利。”[10]尽管如此,苏联的3亿美元贷款按1950年汇率折算人民币约合9亿元,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中央政府总投资62.99亿元,苏联贷款占总投资的比例高达14.3%,这个比例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相当高的。而且,这笔贷款对于正在收拾烂摊子的中国政府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中国除将部分贷款用于购买军事装备外,剩余贷款集中使用在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等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上,对于新中国整个国民经济恢复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据沈志华的考察,1950年代苏联给中国的贷款应为13笔,总金额大约66亿旧卢布,约合22亿美元。因为抗美援朝和中国军事现代化等原因,用于军事的贷款占76.1%,经济贷款约占23.9%[11]。

(二)“156项工程”

“156项工程”是中苏经过多次商讨才确定下来的苏联援建中国的大型建设项目。

第一批项目是在毛泽东首次访苏期间确定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苏联利用首批贷款的一部分向中国提供了50个大型工程项目,包括煤炭、电力等能源项目,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工业项目以及国防工业项目。

第二批项目是1952年8月周恩来率团访苏双方商定了大的原则后,周恩来等先行回国,李富春等继续与苏方商讨历时8个月确定的。双方于1953年5月15日签署协定,苏联政府承诺在1953~1959年内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12]。根据当时预计,第一、第二批企业建成后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将大大增强,到1959年中国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主要重工业产品,将可能等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水平。

第三批项目是在1954年10月赫鲁晓夫率团参加中国国庆五周年庆典期间确定的。双方签署的《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十五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的一百四十一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中,确定苏联再次援建中国15个工程项目。

因为在执行过程中有的项目被推迟,有的被合并,有的被分解,“156项工程”最后实际确定150项,包括国防工业 44项、冶金工业 20项、能源工业 52项、机械工业24项、化学和轻工业10项。这些工程项目中基础设施和重工业项目占了大多数,这种投资结构虽然在短期内不容易看到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但对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批项目相当一部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成,对于合理调整我国工业布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56项工程”从设计、施工直到成套设备订货及安装,基本上采用了苏联专家的意见。中国充分依靠与信赖苏联的帮助,认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不走弯路,一开始就能建立起最新式的、最现代化的工业基础。总的来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围绕“156项工程”进行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56项工程”奠定了新中国工业的基础。

(三)中苏开办合股公司

1950年初,周恩来率团到达莫斯科之前,苏方已经起草了苏中航运股份公司、苏新(疆)石油公司、苏新(疆)金属公司的议定书及管理东北地区苏中合营股份公司的决议。这说明苏联对经济合作感兴趣,从经济利益出发急于建立几个中苏合股公司。同时必须看到,中方对于建立中苏合股公司的态度也是积极的。刘少奇也建议正在访苏的毛泽东尽快与苏联政府签订此类协定:“利用苏联资本,开发新疆资源,发展新疆生产。”刘少奇甚至还建议在中国其他地方也可以合办这种企业[13]。

1950年3月27日,中苏金属公司、中苏石油公司和中苏民航成立;1951年7月28日,中苏造船公司成立。应该说中苏合办股份公司是双方共同的要求,对双方都有利,“公司之产品由中苏双方平分之,公司开支及其所得之利润同样亦由双方平分之,公司之领导由双方之代表以轮换制之程序进行之。”[14]根据协定,中苏双方股份各占50%,公司领导职务也是双方按期轮换,股份公司赢利的20%应作为税款交给中国政府,而苏联有权出口的50%产品还应向中国海关交纳关税。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苏合股公司对中国的积极作用更大。中方以地段、工厂、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等项入股,苏方以各种机械装备、工业器材、探测器材入股,这些器材我国当时既没有也无法生产制造,苏联设备的输入客观上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有利。

建国初期中苏几个合股公司经营比较成功,对中国经济恢复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按资产计算,除中苏航空公司外的3家合股公司资产约合5.86亿人民币,而1950年至1952年全国新增工业固定资产仅为19.3亿人民币[15]。中苏合股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好,到1950年底,共有38家中苏合股公司,与中国国家经营公司和公私合营公司比较而言,中苏合股公司效益最好,平均产值也最高[16]。可见中苏合股公司在中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中苏双边贸易

新中国成立前,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新中国成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遏制,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几乎完全停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与苏联的贸易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苏联对华贸易带有政治性质,但是苏联确实是站在帮助我国经济建设的立场来进行贸易工作的。例如,1950~1952年中国进口最多的是工业设备器材(占63.7%)、铁路设备器材(占9.9%)、交通通讯器材(占7%)和农业机器及种畜籽种(占4.8%)。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贸易,封锁和禁运,中国生产建设急需的产品,西方国家根本不肯卖给中国。虽然有些产品供应对于苏联来说也具有相当难度,但苏联还是尽量满足中方要求,甚至在没有议定价格和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就按中方提出的日期把一些急需商品运往中国,既不需付现款,也不要定金。在价格方面,苏联也给予了比较优惠的条件,凡供应中国的商品价格,基本上比同期资本主义国家市场上的价格低。对于中国临时急需的各种商品,虽然在中苏贸易合同之外,苏联也都尽量供给[17]。苏联甚至主动提议供给中国最新产品。1954年赫鲁晓夫致信中共中央毛泽东:“苏共中央认为必须向中共中央建议,在中国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一些企业里,应组织下述新改进的几种类型的军事技术的生产,以代替1953年5月15日协定中所规定的那些类型的军事技术的生产,即:以米格十七喷气飞机代替米格十五比斯型的飞机;以新式八五公厘克斯十八型高射炮代替1944年式八五公厘高射炮……”[17]

至于中国的出口商品,苏联政府为了帮助中国恢复生产,对于他们本可自给而无须进口的许多货物,都设法增加其国内的消费量,大量向中国购买。如大宗进口东北的苹果和鱼产品等。即使对一些并不需要的“冷货”,苏联也照收不误[18]。到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对苏贸易在新中国最初的工业化建设中更具有关键意义,因为恢复时期引进的重点项目主要是通过贷款方式,而同“一五计划”直接有关的成套设备进口则更多地要采取贸易形式,这也迫使中国企业提高生产以提供产品出口。

中苏贸易也出现诸如汇率、货物定价等矛盾,但中苏贸易迅速发展的趋势还是十分明显的。1949年中苏贸易额仅有2 630万美元,1950年即为24 190万美元,增长8倍多。在中国对所有国家贸易额中,中苏贸易额 1949年占第 3位,1950年则跃居第 1位,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0%,1953年更上升为56.3%[19]499-500。

四、苏联经济援助对中国工业化的作用

第一,苏联的资金、设备、技术和贸易等经济援助,使中国在经济基础相当落后的条件下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

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地质工业薄弱;煤、电、油供应紧张;钢铁、有色金属、基础化学、建筑材料等产品数量不足、品种不够、规格不全、质量不高;机械工业尚处在由修配到独立制造的转变过程中,还谈不上以最新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建立和发展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重工业,要想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是很难办到的。

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引进的技术设备大多集中于矿山设备、冶金设备制造业、高精度机床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拖拉机、汽车、造船、飞机工业以及新兴的石油化工、电子工业等,目的在于逐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19]。通过各种方式引进苏联的这些技术和设备,中国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备的民族工业体系。

第二,苏联的经济援助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建设布局,新中国工业建设布局趋向合理。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一带,从国防和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理的。中国政府决定充分利用东北及上海工业基地的技术条件,发挥现有工业基地的作用,积极着手建立新的工业基地,逐步改变我国工业地区分布某些不合理状态。根据这一思路,苏联援建项目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部署在东北地区50个、中部地区32个;44个国防企业,部署在中部和西部地区35个,其中有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20]297。通过对能源工业布局和建设,大大加强了东北作为能源基地的作用;通过对钢铁工业布局和建设,巩固了以鞍山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而武钢和包钢两基地的建成,使中国钢铁工业的地区分布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推进了一大步。

实施这些措施后,中国工业布局日趋合理,改变了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的布局,客观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国防安全。

第三,苏联的经济援助促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

在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要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规模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资源是一条有效途径。苏联援助中国期间提供了大量机器设备、设计图纸、技术资料和各种制品生产许可证等,还派遣专家进行技术援助,当时苏联提供的技术都是比较先进的,一些转让技术在世界上也是最佳的。

1958年底,苏联向中国无偿提供了1 100套工业企业及其他建设项目的资料,3 500套机械设备的图纸,950套技术资料和2 950份各种技术说明书[21]144。这些技术资料范围涉及冶金、矿山、选矿、地球物理测量、化工设备等,这些援助使中国缩短了设计时间,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旧中国100年的发展水平。苏联的援助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第四,苏联经济援助的负面影响。

当然,苏联的经济援助也给中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经验的不足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增多等,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设中存在投资过多、标准过高、贪大求全的倾向;项目结构的安排上,对农、轻、重比例的协调有待进一步合理化;引进技术装备只限于苏联和东欧,没有也不可能引进欧美各国的先进技术,从而丧失了全方位学习世界先进经验的机会,走向了自我封闭[22]。更为主要的是,由于苏联的经济援助主要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两国政治关系出现裂痕势必影响经济关系,苏联政府因中苏两党出现分裂而取消合同、撤走专家事件就是明证。

注释

①中国学者对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经济援助的研究散见于诸多著作当中。如徐晓天的《新中国与苏联的高层往来》、肖东川的《苏中关系(1945~1980)》、孙其明的《中苏关系始末》、孔寒著的《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详细记录了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和科技合作,认为这些援助虽然不是“无私”的,但也堪称“慷慨”。沈志华、李丹慧著的《战后中苏若干问题研究》,利用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系统考察了苏联对华援助的基本情况,对苏联援华贷款作了系统而历史地考察。一些学者强调苏联援助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更多学者认为苏联经济援助对中国的主要作用还是积极的。西方学者和政治家的结论与中国学者有些不同,尤·米·加列诺维奇著的《两大领袖斯大林与毛泽东》、张岱云等翻译的《赫鲁晓夫回忆录》,记述了中苏两国领导人的交往及中苏各方面的合作,认为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既“慷慨”,又“无私”,将中苏分裂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中国方面。

[1] 沈志华.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上)——来自中国和俄国的档案材料[J].俄罗斯研究,2001(1):28.

[2] (苏)康·伊·科瓦利.关于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会谈[J].中共党史研究,1990(3):35.

[3] 孟宪章.中苏贸易史资料[Z].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中国经济发展四十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8] 彭敏.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49~1950):第一集[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10]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11] 石林.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2] 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1953年5月15日)[Z].党的文献,1999.

[13] 刘少奇.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4] 上海中苏友好协会.中苏友好合作的成就[M].上海:新群出版社,1951.

[15] 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业卷[Z].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

[16] 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7] 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 建国初期156项建设工程文献选载[Z].党的文献,1999.

[19] 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对外贸易卷[Z].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20] 陈夕.156项工程与中国工业的现代化[J].党的文献,1999(5):40.

[2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2] 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王定兴)

On the Economic Aids Soviet Union Gave China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YANG Zexi1,2ZUO Shiyuan1
(1.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uangshi l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ngshi Hubei 435003; 2.School of History,Wuhan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2)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Sino-Soviet alliance relation is built up.Becaus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needs of politics,the Soviet Union provided China with large-scale economic aids,including low-interest loans,helping construct key projects,setting up joint ventures and bilateral trade,and so on.The economic aids help China to establish national industrial system,to speed up industrialization and to have a reasonable industry layout.Soviet Union gave China economic aids with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politics alliance.Therefore,the rift in the Sino-Soviet political relation is bound to affect the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The Sino-Soviet alliance has actually a fragile foundatio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oviet Union;China;economic aid

K27

A

1671-7422(2010)04-0051-06

10.3969/j.ISSN.1671-7422.2010.04.014

2010-04-20

杨泽喜(1969— ),男,湖北浠水人,讲师,博士生。

猜你喜欢
经济援助援助苏联
爱心援助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土耳其关系发展的表现
清代满蒙联姻关系及对蒙古的经济援助
冷战氛围下的日本经济复苏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