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

2010-08-15 00:54周进珍
关键词:世界观伦理意识

周进珍

论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

周进珍

(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大学生态伦理教育是一种建构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迄今为止,还缺乏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的框架体系,使得生态伦理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大学生态伦理教育应该建立这样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的情感意识,使学生形成万物平等的生态世界观,养成善待自然的行为模式。

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目标体系;情感意识;世界观;行为模式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伦理教育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各种版本的专著、多种视角的论文纷纷问世。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的环境教育工程开始起步,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基本上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还存在着对生态伦理教育认识不够、教育内容较为狭隘、教育目标较为笼统单调、教育手段较为单一的缺陷,造成了生态伦理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现状。笔者认为,建构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是生态伦理教育的关键,有了明确的目标体系,其他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谓目标体系,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系统,它既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的行为的落脚点。由于生态伦理教育是从环境教育逐步演化而来的一种建构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所以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体系的建构原则应该是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结合。依据这些原则,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应该是:第一,培养受教育者珍爱自然的生态情感意识;第二,使受教育者形成万物平等的生态世界观;第三,使受教育者养成善待自然的自觉行为模式。这三方面的目标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地呈螺旋式上升状态,这就构成了大学生态伦理教育整体的而非局部的、系统的而非分散的目标体系。德国学者迪特里希·德尔纳在其《失败的逻辑》中认为,人们的失败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的结果,避免失败的关键在于要用系统、整体的方式进行思维。由此可以说,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的生态情感意识

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虽然离不开一定的生态伦理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了解生态伦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生态道德观念和情感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虽然是人类情感意识产生的前提,它有可能促成人的某些行为,但是知识本身却不可能成为人的内在行为动力,只有“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1]。事实上,情感是人与外在世界联系的根本通道,它的自我实现与否,将会对人本身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就强调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人心是什么?就是人的心理、心境、心向,是人的欲望、需求、情绪情感。所以,生态伦理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掌握生态伦理知识,而是要从人的心灵入手,只有依靠人的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情感的投入,才能使维护生态和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培养生态伦理情感意识的核心是“爱”的情感意识教育。这是因为“爱是人的本性,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2]所谓爱“就是使自己献身于其他事物或宇宙万物的一种冲动”。[3]在人世间,“生命精神于外,就是‘爱’的精神,爱的情感取决于宇宙的变异,宇宙在一阴一阳之道中建立万有之情,优美的生命才能于焉实现”。不仅如此,而且“所有生命的完成,与所有价值的实现,都得透过爱的精神”。[4]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伦理教育只重视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爱”的教育方面,只强调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伦关系,完全遮蔽了对大自然的爱,使大自然沦为任人宰割的境地。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人类把爱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只强调爱人而不爱非人类生命和自然,这种爱不算是真正的爱,至少是一种自私的、难以永续持久的爱。如果没有对自然的爱,人也就不是完整的人,而且一旦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崩溃,人类将会走向毁灭,爱也将不复存在。所以,人类应该把爱的情感延伸到自然万物,珍惜宇宙中所有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山水土石、江河湖海,把道德关怀从人类延伸到非人类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既要承认它们永续存在的权利,又要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义务,珍爱生命、珍爱生态。

爱因斯坦说:“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善的鲜明的辨别力。”[5]生态伦理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美和善的辨别力,使学生认识自然的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的生态情感意识是生态伦理教育最基本的目标,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形成生态世界观并以相应的价值观、人生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

二、使学生形成万物平等的生态世界观

如果说,在掌握生态伦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的情感意识是生态伦理教育最基本的目标,那么,在这一基本目标之上,还应该设定在人的一生当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支配人生存方式与行为模式的高层次目标,即使学生形成万物平等的生态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有崇高的信仰和精神世界,更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而世界观的形成,萌芽于少年时期,初步形成于青年前期,逐步成熟于青年中后期。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世界观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但是,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或者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意义上来强调加强学生的世界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世界观的形成层面。更为严重的是,传统教育总是在向学生传达着一种潜藏讯息——只要掌握知识,人就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知识是无往而不胜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一种普遍的信念和追求。于是在人们的世界观中,人是万物之灵长,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与道德伦理相关的只有人的利益,人只对人类负有道德义务,对大自然则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所欲为。正是这种世界观指导下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导致了大自然的报复,形成了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培育学生万物平等的生态世界观,是挽救生态危机,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生态世界观是系统整体的观念、普遍联系的观念、相互作用的观念、平衡和谐的观念,“尤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世界观扬弃并超越了培根——牛顿——笛卡尔的二元对立的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人类不可无视于生态法则为所欲为”[6]。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强调“从整体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入手,建立一种新的伦理观念,即以大地为道德基础的伦理学”[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需要培育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8]。英国哲学家汤因比指出:"要根治现代社会的弊病,只有依靠来自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革命。”[3]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生态世界观的重要性。生态世界观作为整体论是一种新的世界观,而传统的价值哲学总是与它发生矛盾,传统的自然保护政策也总是用经济尺度来代替伦理尺度,全然不考虑自然的内在价值,只把自然当做资源来保护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学生形成整体论生态世界观并非易事。因此,培养生态世界观必须和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与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意识到: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不过是无数生命物种中的一种,自然界离开了人类会照样运转,人类离开了自然却无法生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决定着人类生活的质量,人类必须意识到并维护这个整体,而不能破坏和削弱它。否则,由此而引起的地球生物物理条件发生大规模的急剧变化,就有可能瓦解生命维持系统,人类也将会从地球上消失。

在生态世界观中,和谐、稳定、美丽是生态共同体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素,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整体。和谐,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及其协调的关键;稳定,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复杂结构,使其能够具有发挥自我调节和更新的功能;美丽,是一种超越了经济利益的更高的审美意识。这三个要素的核心要义就是克服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万物平等、相依共存。表面上看,这似乎抹杀了人的主体性,但实际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三、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的行为模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道德不是教师“教”的结果,而是学生选择、体验、践行的结果。生态伦理的原则、规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不会主动地转化为个人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促进生态价值伦理观念的落实。因此,大学生态伦理教育既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感意识和生态世界观,又要促使生态伦理由理论形态、观念形态向社会实践转化。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就是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他把人的德行分为理智的与道德的,理智的德行来自于教学,道德的德行来自于习惯。[10]这就从理论上表明,学生生态世界观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教育,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生态伦理学是关乎自然和人二者的,因此就要学以致用”。[11]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和意识,使其形成生态世界观的目的是养成善待自然的行为模式。

善待自然,首先是要以身作则,限制过度膨胀的物质欲望,特别是要放弃追求无限物欲之满足的权利,克服社会文明的种种诱惑造成的人性丧失,约束人对自然的索取。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地限制和放弃,那么自然将会以更加残酷的方式来限制我们。深层生态学认为,生态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化危机、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这种危机源自于人类对物质享受的贪婪。正如陆风所说,“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罪恶都可以说是起源于对资源的贪婪”。[12]目前许多西方人已经对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作出反思,自觉地把绿色生活方式应用于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造成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盲目攀比和追随。在这种现实面前,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首先要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做国民的示范和先导。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通过选择低污染、节约资源的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虽然“个人的行为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联合起来,便足以托起一种文明,一种与自然互惠共生的文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13]

善待自然,还要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坚决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与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作斗争。中国向以文明之邦而著称于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民谚说:"人穷山败,福至林兴"。这简朴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繁荣相互促进关系的直观认识。儒道两家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古代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一直维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自从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后,这种和谐便土崩瓦解了,人对大自然的爱和尊重变成了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掠夺。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生态危机却随之降临到人们头上。因此,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程,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从自我做起,像爱护亲人一般爱护自然,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 不仅如此,还要从眼前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节约水电、粮食,保护校园环境;用晓之以理的方式,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用撰写文章的方式,倡导生态文明,批判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可以通过媒体舆论,广泛地影响人们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通过政府相关机构干预、制裁那些顽固不化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总之,只要在自身灵魂的深处具有了维护生态和谐的情感意识和世界观,就有可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改变过去与自然对立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生活。

综上所述,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体系应该是,通过生态伦理知识的传递,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的情感意识;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形成万物平等的生态世界观;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的行为模式。在这三维的目标体系中,生态情感意识的培养和生态世界观的形成自始至终伴随着具体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仅仅依靠在课堂中讲授生态伦理学理论。一旦当生态情感意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血脉中,形成生态世界观,它又会反过来推动学生们养成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毋庸置疑,青年的血总是热的,他们对先进的理念有着天生的悟性。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应当是青年一代的共同行动。所以,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是能够实现的。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79.

[2] (美)弗洛姆.爱的艺术[M].康格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5.

[3]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392,149.

[4] 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51.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范岱年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39.

[6] 鲁枢元.自然与人文:上[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0.

[7]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14.

[8] 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导论[M].陈嘉映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

[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徐开采,余记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

[10] 王海明.伦理学:做人还是治人的科学[J].南通大学学报,2007(1):33.

[11] 卢风.享乐与生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87.

[12] 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陈咏梅)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ethics Education Objectives Syste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OU Jinzhen
(Normal School,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ngshi Hubei 435003)

Eco-ethics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s an education on the worldview,values,and outlook on lif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ethics.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arted ever since the 1980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So far the framework for a set of eco-ethics educ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eco-ethics education fails to reach its goal.Eco-ethics education objectives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emotional awareness to cherish the nature,to help the students hold the ecological world view that all things are created equal,to make them develop nature-friendly behavior mode.

university and college;ecological ethics education;objective system;emotional awareness;world view;behavior mode

G40-059.1

A

1671-7422(2010)04-0057-03

10.3969/j.ISSN.1671-7422.2010.04.015

2010-04-13

黄石理工学院教研项目“大学生态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032)。

周进珍(1959— ),女,陕西安康人,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世界观伦理意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智能化的“世界观”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世界观—雕塑遗产》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