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格拉底希腊古典美学析论

2010-08-15 00:48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美学美的

李 艇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10520)

前苏格拉底希腊古典美学析论

李 艇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10520)

希腊古典美学是人类古代文明史上的奇葩,不仅以精美绝伦、单纯而静穆、崇高而伟大的建筑、雕塑、戏剧、史诗闻名于世,更以富有创建性的美学理论令世人叹服;古希腊美学到了苏格拉底之后,经过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理论体系上的建树,达到了空前繁荣、成熟的境界;从苏格拉底之前的几位大师的思想入手,找到苏格拉底前希腊美学的发展线索和总体特征,弄清从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之后的美学发展历程。

希腊古典美学; 和谐; 原子论; 怡悦

在全部的历史中,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以至于历史发展到当代,人们还对希腊人的天才惊叹不已,使任何追求精神富有的人们都会对它怀有难以言状的偏爱。当然对希腊静穆、崇高、伟大的美学也是如此。

一般说来,中外的学者们在研究古希腊哲学史、思想史和美学史时,都将它们分为几个阶段:前苏格拉底、后苏格拉底、后亚里士多德。本文只对第一个阶段中,即前苏格拉底时期希腊美学进行分析,在这一个阶段中,如果从哲学角度来看,要涉及到十几位先哲,但是如果仅从美学的角度来谈,则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一 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年)萨摩斯岛人,是一个殷实的公民,指环雕刻匠姆奈尔克的儿子,他学术兴趣异常浓厚,对当时的各个学科的问题几乎无所不窥,并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了以他为首的哲学流派,正是如此,英国哲学家罗素才高度称赞他为“自有生民以来,在思想方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苏格拉底前的希腊哲学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重“物”轻“心”,自苏格拉底之后,自然哲学才逐步向人生哲学递进,直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综合心、物、人事、自然,才形成更广泛、严密的体系。毕达哥拉斯及门徒主要都是从自然哲学的观点研究美学问题的。他们面对着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要在自然现象中找出统摄一切的原则和规律。在回答这个哲学的首要问题时,毕达哥拉斯的回答:数是万物的起源,万物都是数,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原则是数,数的原则统摄着宇宙中一切。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始基,一切数又起源于“一”,“一”又叫做根数,是“一元”,从“一元”中产生出“二元”,“二元”是从属“一元”的不定质料,“一元”则是原则,从完满的“一元”与不定的“二元”中产生出许多数,从数目中产生点;从点中产生线,从线中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中产生立体,从立体产生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由此可见,毕达哥拉斯以数为本的思想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虽然如此,它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为本体论作为解释世界来源的学说,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解释一切,即宇宙万物必须由此演变而来;二是必须自明自证,即解释自己,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宇宙万物推到最后便进入不可知的境地,丧失了哲学理性的光彩,丢掉了本体论的意义。

以数为万物之本,把事物量的属性抽象出来单独考察,却恰恰能满足这些条件,在认识论上也是科学的,任何事物可以没有其他属性,但是必须兼包质与量这两种属性,如果从质上来把握世界,究其共性,在当时实在不易做到,因为客观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就是具有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要在这浩瀚无际的质中抽象出其科学的共性、规律,必须要借助思维逻辑上的归纳法,而这种思维形式及其结构,直到文艺复兴后的培根才出现。于是从量上入手,来揭示事物的来源及其规律,就显得容易一些,而且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于此,他就建立了他的哲学、美学的基础。

他提出了“美是和谐”的美学理论,这在西方美学史上,是最早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那么“美”与“数”,“和谐”与“数”又有什么联系呢?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有独到的看法,他说:“由于他们在数目中间见到了各种各类的和谐的特性与比例,而一切其他事物就其整个本性来说都是以数目为范型的,而数目本身则先于自然中的一切其他事物,所以他们以这一切进行推论,认为数目的基本元素就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元素,认为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

毕达哥拉斯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万物为数的思想后,便找到了一个观念性的、普遍的概念——“数”,这在认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他又进一步将这观念的概念实体化,使他成为万物之源,这是由于他心物不分、主客体不分所产生的错误,然后又依靠着数,发现了事物的比例、节奏、韵律、比例,毕达哥拉斯没有绝对地提出美是数的判断,因为单靠直观就可以发现,并不是事事都是美的,只有合比例的“数”——事物才是美的。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而美的原则则是事物(数)和谐的原则,所以,“数”作为世界观而存在,“和谐”作为艺术观而存在,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联系。毕达哥拉斯和其门徒常说这样的话:“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在美的本质论确定后,美学的根基便建立起来了,接踵而来的便是美的辩证法——“寓整齐于变化”,毕达哥拉斯的门徒波里克勒特在他的《论法规》里这样说;“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当然,并不能认为毕达哥拉斯已经有了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观念。而恰恰相反,他发现了事物的矛盾,而是想掩盖其矛盾运动,回避矛盾,不承认矛盾运动,这在他以数为本的世界观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在他们那里实体物和世界的‘规定’是‘枯燥’的,没有过程(运动)的”。

他的矛盾观仅是一种很朴素的感性认识,对立着的矛盾是僵死的、不能转化的,而这一点在其后不久的赫拉克利特便解决了。但这丝毫不影响“寓整齐于变化”成为一条美学原则,生长在美学的园囿之中,所谓“整齐”即整一,指规律性、共性;所谓“变化”即不同,讲的是杂多性、个性。“寓整齐于变化”就是将共性寓于个性,使个性与共性统一,这就是最早的典型论的萌芽意识,只有“和谐”的才能“寓整齐于变化”,才是美的,才是典型的,这样的美学观在当时的时代应当算是先进的。

他的美的本质论也体现在他的美感思想中,他提出了两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看法,一个是“小宇宙”(人)类似“大宇宙”的看法。他认为人体就像天体,都由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者,人由内在的和谐碰到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所以欣然契合,美感就是这样产生的,正是如此人们才能以虔诚的心情去欣赏美,这种理论很显然受当时希腊流行的“模仿”说的影响,直到20世纪初谷鲁斯的内模仿说提出都与之十分相似。另一种看法是人体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外在和谐的影响,尽管它十分神秘,可是在当时希腊的文艺论争中,也算是一种解释,所谓外在的和谐就是艺术美、自然美或形式美,所谓内在的和谐就是健全的心灵,在人的生活中便会将艺术的美转化为伦理的美、人格的美、思想的美,这种美可以移风易俗,对人的心灵和社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毕达哥拉斯十分重视艺术实践,提出了许多至今仍为艺术家们所遵循的艺术形式、规范,希腊公元前5世纪的雕刻家波里克勒特在毕达哥拉斯的影响下,研究了人体的数量比例,在《论法规》中说:“身体美确实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这种几何学的形式美的理论对后期西方油画等造型艺术的透视学、比例学、构图学都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欧洲有长久影响的“黄金分割”,提出最美的线形为长与宽成一定比例的长方形,就是这个流派发现的,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理论家都还认为“黄金分割”规定是“不可违反的”规律。“他还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这充分说明了在毕达哥拉斯美学思想中的形式论和数论的因素,这种因素一直到文艺复兴,在一切文化中都是主流。

在苏格拉底前的美学当中,仅就美学理论来讲毕达哥拉斯是独树一帜的,并且对后世也有较大的影响,17~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荷加兹等继承了“美是和谐”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构成美的诸经验特征,比如纤小、娇柔、光滑、秀美、变化一致等,为美学史的发展做了有益的推动。

二 赫拉克利特——美是斗争着的和谐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前47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小亚细亚的爱斐斯城,自公元494年波斯把米利都灭了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了希腊民族在小亚细亚的殖民地,也是当时欧亚两洲的文明融汇中心。西方哲学发展到赫拉克利特为之一变,他首次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本体论结合在一起,他综合了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优点,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世界观方面做出了概括和发展,成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集大成者。

赫拉克利特的本体观的核心是变而动,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可见,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世界的基始是物质性的火,确立了这个基础就确立了唯物的世界观,当然对一种美学理论的估价,不能仅靠是否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来评判,但是,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无疑对美学观、美学理论的创立都有帮助。赫拉克利特的美学观和哲学观是紧密相联的,他以火为本,初一看来似乎是一个退步,是哲学上的逆流,因为早在毕达哥拉斯就已提出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非直观、超感觉、形而上的本体“数”,作为他哲学最大的范畴存在,过了近半个世纪后的赫拉克利特反而以一种具体、可感、直观、特殊的物质作为本体,其性质固然是有限的,以此有限的本体来解释、并作为万物之本源,很难推出质、量两皆无穷的宇宙万物来,也就是说在宇宙论上他是失败的。

然而,细加推敲就会发现,他以火为本体实在是费尽心机,因为“火”不仅在本体上是唯物的,而且它本身可以说明万物的变化过程,所以在赫拉克利特宇宙万物的质底是什么?到底没有深究,而是借“火”说明万物的变化的过程、结构。不过是借“火”的概念做一种符号,表示宇宙万物不是一个僵死的过程,乃是一种活的过程。

众所周知,“火”本身只要存在,就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它不过是一种氧化的过程,即物质于氧不断地发生化合反应,所以他提出“火”以后,便不斤斤计较描写它的性质,只拈出一个“变”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上发挥得极其详尽,这就可以见得他是不重视“火”的本质,到非常重视“火”所代表的“变”的过程,在变的过程方面,他提出“相反相成”的道理,构成了他哲学体系的重要部分,这就是他为什么被列宁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的主要原因,也是在他的美学思想中为什么重视美的辩证法,标举相对美、强调审美个性差异的思想缘由。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他充其量也只是个朴素的唯物主义、朴素的辩证法的先哲。又处在唯物论与唯心论大争论的时代,在他的哲学中,出现了一些调和主义的思想,即出现了一些泛神论的倾向,如他说:“神是日又是夜,是冬又是夏,是战又是和,是多又是多余。他变幻着形象,和火一样,当火混合着香料时,便按照个人的口味而得到各种名称”。这时处于思想斗争尖锐时、唯物主义哲学草创时的思想家来说是难免的。这种思想反映在政治学、哲学上是有害的,但不会危害自然科学,对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有帮助的,为作家、艺术家陶醉于博大的自然、在想象中塑造具有无限能力的形象提供了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抒发方式。

在美的本质论上,赫拉克利特承袭了前人毕达哥拉斯的美是和谐的思想,但又与毕达哥拉斯有着显著的差别,毕达哥拉斯是在强调静止、统一的前提下提出美是和谐的,而赫拉克利特则是以矛盾、斗争为侧重面,在朴素的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来看美是和谐的,所谓和谐、美都是斗争、矛盾的绝对运动的产物,是相对静止时的和谐,从这一点上看,他就比南意大利的美学家科学得多,在他的著作残篇中保留着许多关于“斗争着的和谐”的思想。

如“自然界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例如自然便是将雄配雌,雌配雄。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部分,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混合着不同音调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书法混合着元音和辅音,从而构成整个这种艺术”。这段话直到现在看来都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辩证法宣言,从自然到艺术均有所论,只有承认矛盾斗争、又承认其统一和谐的一面,才算得上是辩证思想,也只有这样才有“相对”思想,产生美的相对性的认识。

正如他所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像一只猴子。”“善与恶是同一回事,医生用各种办法割、烧和折磨病人,都向他们索取酬金”。割和烧本来都是给肉体带来疼痛的事,而医生却用来治病,为患者减少疼痛,这种相对性的产生就是因为矛盾斗争的对象、范围发生了变化。还有“海水是最纯洁的,又是最不纯洁的;对于鱼它是能喝的和有益的;对于人,它是不能喝和有害的。”真、善、美都是有条件的,绝对的真、善、美是不存在的,而一但这个条件不存在,真、善、美就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美的相对性的发现,在美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找不到美的这个特性,也就影响到美的本质的认识,因为真、善、美三位一体,任何美的东西都离不开善,具有功利性。由于古人的社会观是十分幼稚的,这样只有借助美的相对性来弥补这一点缺憾。关于美的相对性的辩证法,很容易产生不可知论,使辩证法破产而导致出相对主义,而赫拉克利特的美学便避开了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科学的辩证法至少要依赖三个条件:一是承认物质第一性,他可以保证思维规律与客观规律相吻合;二是承认对立统一,只有发现了事物的矛盾,才能找到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它是辩证法的认识论基础;三是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因为忽视规律客观性的辩证法,在看待万事万物时都是不可捉摸的、瞬息万变的、扑朔迷离的,认识只能处在一片混沌。对于前二者人们可以很明显地在赫拉克利特思想中找出依据,至于后一点,在他的思想中也存在着,这就是他所说的“逻各斯”。根据黑格尔的解释就是理性的规律。正是由于这些,保证了赫拉克利特美学朴素辩证法的科学性,而美中不足的是他缺少正确的威唯物历史观与螺旋上升的社会发展观,较多的是“在圆周上,起点与终点重合”的循环论,使他的辩证法并不彻底。

三 德谟克利特——美是怡悦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10年),出生于希腊北部的阿布德拉城,是古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原子论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列宁称他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他学问深厚,兴趣广泛,其渊博的程度不亚于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他著作很多,成为“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从此之后希腊的唯物主义开始衰落了,正如罗素所说:“德谟克利特以后的哲学——哪怕是最好的哲学——的错误之点,就在于和宇宙对比之下不恰当地强调了人。”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极其有似于近代科学的观点,并且避免了大部分希腊的冥想所常犯的错误。”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原子与虚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一种形状大小不同、而质上相同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它是永恒不变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它的特性是充满坚固、虚空的属性空虚,它是原子运动的必要条件,运动是原子自身固有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结合而生成万物,离散即是事物的消失,原子在虚空中永久地运动,是世界万事万物生灭变化的原因。原子论作为一种本体论,要比以前任何一种学说都较靠近近代科学,大部分地摆脱了古典哲学主观臆想的弊端。

在艺术的起源上,他坚持具有明显唯物论倾向的模仿说,认为“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这种看法在当时对文艺的推动肯定是很大的,它可以促使作家、艺术家深入到生活中,产生汹涌澎湃的激情,寻找要表现的题材和突破口,塑造典型,达到艺术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产生永久的艺术魅力。

希腊的自然哲学到德谟克利特逐步地衰退了,人生哲学的成份增多,他们把美学思想与人生、社会、伦理联系起来,一方面表示了当时人们审美能力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种联系,无疑使美学的研究领域日渐宽广。他大胆地鼓励人们追求美,创造美好的生活,“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只有不断地感受生活快乐的人才是爱美的人,禁欲主义者都是愚蠢的人,而“愚蠢的人活着并不感到生活的快乐。”那么美是如何与人们的生活、人的内在品质相联系呢?德谟克利特提出了人体美与心灵美的关系,他认为“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由此也看出生活、社会对意识形态的制约性,美学并不是能够按纯粹理论的模式发展的,它源于、并受制于生活实践,受社会伦理的影响,所以美与善的结合是客观的必然。因此,德谟克利特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特征,“那些偶像穿戴和装饰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可惜他们是没有心的”。这种伦理美的观点,很容易反映在艺术论上产生追求典型性、真实性、有真情实感的、反对公式化、形式化的艺术观,这也就是德谟克利特所追求的要与“聪明才智相结合”的“有心”的美学观。

诗的美以及一切艺术的美都是与热情相伴而行的,艺术家、诗人受现实美的陶冶,产生喷涌奔迸的情感,它推动者诗人想象的潮头,就能产生精湛的史诗般的艺术品。“德谟克利特不承认有某人可以不充满感情而成为大诗人。”也许正是由于对感情的认识,对主观感情的揭示,使他首次提出文艺创作时主体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灵感,他说“一位诗人以热情并在神圣的灵感之下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荷马由于生来就得到神的才能,所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伟大诗篇。”这里的“神的才能”就是灵感,他还认为“没有一种心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固然这些思想略有所偏颇,而对灵感的提出却是艺术创作理论的一次飞跃,由模仿说到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由对客观生活的态度,到作家、艺术家的艺术心里窥探,这都标志着艺术正走向自觉,这个标志就是艺术主观能动性的发现,它的功绩在于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即一种新的认识论。

在美感产生及其特质上,他坚持了原子论的唯物一元论,美感是怎样产生的呢?他认为“快乐是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把审美意识当作是人们在欣赏活动中对美的能动的反映,这种观点正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他还进一步区分了人的美感和肉体快感的区分,认为二者有着根本的差异,“凡期望灵魂的善的人,则只有一种容易幻灭的好处。”美感是神圣的,而肉体的快感却是短暂易逝的,所以人们必须要超脱日常的肉体快感,“动物只要求为它所必须的东西,反之,人则要求超过这个。”

美感的特质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就是“怡悦”,这个概念在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残篇中并没有出现过,而托拜乌斯摘引过。古代朴素的道德标准是离不开感觉的愉快与否的,在古代善与美往往可以通用,都不脱离感性的愉快与有用。因此,怡悦也需要一定的感性快乐。残篇说“快乐和不适构成了那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的标准。”“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生活而无宴饮,就像长途跋涉而无旅店一样,”从残篇来看德谟克利特是不排斥肉体的感性愉快的,但是更重视精神上的宁静,精神上的宁静与肉体的愉快二者结合,在伦理上就达到生活的最高境界——怡悦。并且他认为“怡悦的人永远不得不做正义的并为法律所许可的事,他不论白天、黑夜都轻松愉快,勇往直前,并且无忧无虑。”作为生活目的的怡悦,不是狭义的感性愉快,而是精神上的、灵魂的宁静。灵魂的幸福就是怡悦,这种传统一直留在希腊艺术中,所以后来的温克尔曼称赞希腊艺术的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怡悦的前提首先是要保证思想、精神上的宁静,要抛弃一些微不足道的杂念,认清历史的发展趋势,节制私欲,端正思想,使自己的思想摆脱举棋不定时的犹豫,彷徨时的痛苦,使自己的追求、理想与历史、社会、规律相吻合,以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是肉体的愉快,要追求现世的幸福,保全人的应有的欲望和特权,但是由于人们时常丧失理性,所以必须节制本能享受怡悦,“人们通过音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的宁静淡泊,才能得到愉快。”由此看来,所谓怡悦就是热情与理性、规律性与目的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吻合时的一种高尚的美的境界。

当时德谟克利特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不同的思想,他将前者称为闇昧认识,将后者称为真理性认识,对于二者的关系他是这样看的,“有两种形式的认识:真理性认识和闇昧的认识,属于后者的是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但真理性认识和这根本不同,当闇昧的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不能再看,不能再听,不能再嗅,不能再尝,不能在触摸,而知识的探求又要求精确时,于是真理性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他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所以,一种美学观的产生有赖于世界观的形成,至此,我们可以把这个思想与德谟克利特整个哲学联系起来,怡悦不仅是感性的而且也是理性的,感性与理智在伦理上的统一,反映了本体论上本质与现象,认识论上感觉与理智相统一的基本立场。

德谟克利特将美的探索深入到了主观领域,是一次理论上的突破,但统治着他哲学基础的是他的原子虚空论,一但动摇了原子与虚空,也就使其美学受到冲击,而原子论在自然哲学上是很有力的一种思想,在美学上显得十分贫乏。另外,德谟克利特尽管开始将人与动物、美感与快感区分开来,寻找人的独特的内质,但仅流于一般,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思想,就使美学这门与善紧密联系的科学仍停留在创建阶段。

[1]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1.

[2] 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卷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 罗斑.希腊思想科学精神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 朱光潜.朱光潜文集卷四[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5] 列宁.列宁全集卷三十八[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6]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8] 黑格尔.黑格尔哲学讲演录卷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全集卷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 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B83-02

A

1671-4733(2010)04-0104-05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4.033

2010-10-25

李艇(1963-),男,河南安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及经济学,电话:13316157989。

猜你喜欢
毕达哥拉斯美学美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毕达哥拉斯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天才毕达哥拉斯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