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分析

2010-08-15 00:51李娅琳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词汇

李娅琳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其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自身的文化角度出发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由于受各自文化的影响,会出现一种文化里所表达的意思在另一种文化里找不到对应的词,从而产生不一致甚至空缺现象,给跨文化交际带来误解和障碍。本文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词汇空缺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1 地理环境和生活经验差异导致的词汇空缺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深受地理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因此,语言都带有各民族生活的烙印。如汉语中的豆腐、饺子、旗袍,功夫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在英美语言中是找不到对应词汇的。同样,英语中的一些反映他们独特文化个性的词汇在汉语言里也没有对等的词,如 jeep、chocolate、hamburger、salad 我们就只能按其读音翻译成吉普、巧克力、汉堡包、色拉。

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每种语言中都有不少反映与本民族生活地理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关的词汇。地域上的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在各自对方的语言中出现词汇空缺。如汉语中的“盘古开天”、“泰山北斗”、“付诸东流”、“愚公移山”等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地域色彩的词汇在英语中是找不到对应词的。同样,英语中的When Dover and Calais meets(比喻绝不可能的事。Dover多佛,英国港口;Calais加来,法国港口),carry coal to New castle(多此一举。New castle为英国产煤地)等带有英美地域色彩的习语在汉语中也没有完全对等的词。

再如对“西风”和"west wind"的理解,由于中英两国的地理位置不同,在英国,当西风吹来的时候正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在中国,则正是深秋或隆冬之际,天气变冷,树木凋零。因此,两国的人们对“西风”和"west wind"所产生的联想是截然不同的。英国大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对"west wind进行了高度的赞颂,他歌唱西风以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扫除破败的残叶,“送飞翔的种籽到它们的冬床”,待到来年春天,西风的妹妹——东风驾临大地,就会“蓓蕾儿吐馨”,“漫山遍野铺上了姹紫嫣红”,出现一个春光明媚的新世界。在这里雪莱把"west wind"作为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可是,“西风”在汉语里却成了凄凉、萧条的代名词。如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再如艾性的《避乱逢友人》:“海田未必知天数,空对西风老泪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理位置会影响一个词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于人们思维的影响。

1.2 社会风俗和民族习惯差异导致的词汇空缺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习俗。习俗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所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必然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英汉两个民族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必然造成其社会成员在认识问题、观察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大凡兴土动工都要先看地形环境是否得“风”得“水”,然后再宜土,避凶地,即中国人常说的“风水宝地”。这就是古代相地术的所谓的“风水”。可是,西方文化中只有相面术,没有相地术。因此,“风水”一词在英语中是没有对应词的。

又如中国的“红白喜事”一词。中国人习惯把结婚、生孩子、做寿等喜庆之事称为“红喜”,把老人过世称为“白喜”。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英美人来说,“红喜”并不费解,英语就称喜庆为“red-letter day”,但把上了年纪人的去世也当成一大“喜事”,这就令他们费解了。“白喜”一词在他们的语言里是没有的。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吉利,所以,按英美人的风俗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穿白色婚纱。"a white day"在英语里是“吉日”的意思。

1.3 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差异导致的词汇空缺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与之相比,英美国家的发展史相对较短,因而在跨文化交际时也会出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产生词汇空缺现象。如汉语中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这些为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词汇,在英美语言词汇里是没有的。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妻妾等级分明,汉语里有关后妃的词汇相当丰富。以清朝为例,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而在英语中,除了“皇后”一词有"empress"与之对应外,其他的词则完全没有对应词。

从文化取向上看,中国文化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崇尚群体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具代表性的反映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特点的词汇应该算是称谓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重视血缘宗亲关系,有一套严格区分亲属间关系的称谓。亲属称谓既详细又具体。采用的是叙述型,即父系和母系、直系和旁系界限分明,既表明辈分,又表明长幼。如血亲,传统上分为“九族”,长幼顺序为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子女有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姨兄、姨弟、姨姐、姨妹等十二个称谓。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则既简单又笼统,采用的是类分型,父系母系,直系旁系,长幼都不分。如上述的十二个称谓在英语里则笼统称为“cousin”。汉语里的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夫等在英语里都用“uncle”一词来表示;伯母、婶婶、舅妈、姑妈、姨妈都用“aunt”一词。除了这些直系亲属称谓,汉语里还有许多如表叔、表舅、表姑、表姑奶奶、表姨婆等对旁系亲属的称谓。汉民族这种严格的称谓区分导致了汉语亲属称谓的复杂化。在跨文化交流和翻译时往往使译者望词兴叹,找不到恰当的对应词来表达。

中国文化里除了对亲属的称谓外,还有许多不指亲缘关系而只表示尊敬的称谓。如对长辈有老爷爷、老奶奶、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对同辈有大哥、大嫂、小老弟、大妹子等。而在西方社会里,对亲属以外的人大都直呼其名。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上的这些差异造成了语言转换过程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

1.4 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差异导致词汇空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对语言的决定作用在于思维的不同角度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民族认知心理。如在西方,狗一直是人们最喜爱的宠物之一,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狗在英语里主要为褒义词。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最重要的人)。但在汉文化里,狗一般被看成是卑贱可恶的动物,因而在汉语中主要用于贬义,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腿子、丧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同样,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凶恶的象征。在西方神话中,龙能够从口中喷烟吐火,是很凶残的怪物,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称作"the great dragon";英语里的"dragon lady"不是“龙女”而是“母老虎”或“母夜叉”的意思。而在中国人的眼里,龙是吉祥的神物,更是尊严的化身。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龙作为帝王的象征起到了神化帝王的作用。皇帝穿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后代称为“龙子龙孙”;皇帝睡觉的床称为“龙床”。如今,中国人也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龙的形象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汉语里有许多带有“龙”字的成语,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如: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

对于颜色的看法,中西方民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黄色,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黄色是法定的尊色,代表尊贵、庄严,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皇帝穿的是黄色的龙袍,睡的是黄色的龙帐,坐的是黄色的龙辇御轿。皇帝的圣旨写在黄色的绫子上,皇帝出巡打的是黄色的龙旗。皇帝发布的诏书叫“黄榜”。总之,在古代中国,黄色成了皇帝的专用色。在现代汉语里,诸如“黄灿灿”、“黄澄澄”、“黄道吉日”等词语都反映出黄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中的五颗星星就是黄色的。可在西方文化里,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常常有忧郁的、病态的、令人讨厌的、胆小的等涵义,如①yellow 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②yellow dog,卑鄙的人。它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 yellow press,黄色报刊。再如白色,在汉民族文化与认知心理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funeral)。白色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打“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叫做“白忙”、“白费力”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白脸”奸雄;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但在西方文化里,白色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纯洁的涵义。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它还有正直、诚实、无恶意的意思,如①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②white hand,廉洁、诚实;③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导致其表达思想内容的相应的语言形式上的不同。

2 研究词汇空缺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它能够最大限度、最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镜像。由于各个民族在思维方式、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词汇的语义必然都打上了各个民族文化的烙印。英汉两种语言其词汇的文化内涵都极为丰富,语言之间的共性是广泛存在的,但是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和结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想方法。因此,我们研究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的就应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及其生活环境。只有了解民族文化,掌握其词汇的文化内涵并经过运用,才能提高两种语言交流中的适应能力和运用能力。而词汇空缺现象的研究,正是在对不同语言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俗、思维方式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正确客观地认识和恰当地处理词汇空缺现象能使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解和借鉴他国文化,也更有利于我们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魅力,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扫清障碍。

跨文化交际是两种文化的对比与交融。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流中的最主要的手段,而在运用语言时词汇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际中的词汇空缺会影响人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出不准确的判断和选择,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了解并掌握造成词汇空缺现象的深层原因,明白其内涵,就可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减少障碍,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3 结语

学习一种语言,不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词汇作为最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语言表现形式,尤其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词汇空缺”方面的意识,经常性地对比两种语言文化,通过比较,了解其语言背后的文化及其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词汇空缺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是在跨文化翻译中对于词汇空缺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音译法,如clone(克隆 )、叩头(kowtow);意译法,如“气虚”:deficiency of vi-

,honeymoon(蜜月);直译法,如 hot dog(热狗),纸老虎(paper tiger);还有音意兼译法,如“窝窝头”:Wowotow(steamed bread of corn or sorghum)等技巧。这属于另一个要探讨的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1]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5):42-4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8-239.

[3]郭洁.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之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148-149.

[4]李金兰.中英委婉语的文化解读[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4):38-41.

[5]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28-229.

[6]庄淑娟.比较中西文化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3):156-158.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词汇
情景交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