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龙, 邵 迪
(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2.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北廊坊065000)
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世俗化 (的)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宗教的世俗化则是世俗化问题中的一个基本和重要层面。宗教的世俗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但在过去的年代,人们并没有因为宗教世俗化了而怀疑它是否还是宗教,然而宗教在现代社会中危及到了宗教的核心,即神圣性。因而这一问题成 (为)了人们热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社会中的宗教生存 (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同时也是其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难题。深入了解宗教世俗化的性质及 (其)特征,有利于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健康发展,(同时)有利于 (我们)引导宗教为现代社会 (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术界通常认为,宗教世俗化的概念最早是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出现在韦斯特伐利亚和约中。该合约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其主要内容之一便是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同时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获得了原先由天主教会控制的大片土地。由此看来,“世俗化”一词本来是用于法律条文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只不过后来随着其意义和内涵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出现在了现代社会的不同层面之中,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便是宗教。对于宗教世俗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尚无完全统一的意见和观点。宗教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克思韦伯曾指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智化的时代,总之是世界祛除巫魅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领域,或者流入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1](P16)可见,在韦伯看来,所谓的世俗化实际上就是他所说的理性化和理智化。这确实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和普遍的现象和特征。而彼得贝格尔认为:“我们所谓的世俗化意指这样一种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社会和文化的一些部分摆脱了宗教制度和宗教象征的控制。”[1](P128)贝格尔所说的这种过程实际上就是反神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去神圣化的过程,这和韦伯所言的理性化和理智化过程是相吻合的。由此可见,贝格尔在宗教社会学思想方面多少还是受韦伯的影响的。而除二人之外对宗教世俗化概念和性质做出较为全面和详尽概括的要算是拉里西纳尔了。他认为宗教世俗化的内涵在于:“第一,表示宗教的衰退,即指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和宗教组织失去了它们的社会意义;第二,表示宗教团体的价值取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即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适合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第三,表示宗教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分离,宗教失去了其公共性与社会职能,变成了纯私人的事物;第四,表示信仰和行为的转变,即在世俗化过程中,各种主义发挥了过去由宗教团体承担的职能,扮演了宗教代理人的角色;第五,表示世界逐渐摆脱了其神圣特征,即社会的超自然成分减少,神秘性减退;第六,表示‘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的变化等。”[2](P200)
可见,对于宗教世俗化的性质问题,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角度,但其中也包含了共性特征。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概括:宗教世俗化是和宗教的神圣化相对的一个概念;宗教世俗化所表达的是俗世对神圣世界和观念的一种反抗和摆脱的过程;同时宗教的世俗化与宗教的神圣化之间处于一种张力的关系之中。简而言之,宗教世俗化的性质就是世俗社会对神圣社会的摆脱以及神圣社会在世俗社会中的调整与适应。宗教世俗化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特征。
宗教的要素主要包括宗教的意识观念、行为和组织三方面。对于宗教世俗化的特征,我们也可以从这三方面来考察,即宗教意识观念的现世化、宗教组织的现代化、以及宗教行为的简化。
1.宗教意识观念现世化
宗教意识观念要素的核心是宗教的信仰。所谓宗教的信仰就是对神圣者和彼岸世界的信仰。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两个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现世化的倾向。古典的宗教观念中,神圣者处于绝对和无限超越的地位。在基督教古典教义之中,上帝被认为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是人类无法实现的绝对的无限。人类虽然具有上帝形象,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上帝独有的至真、至善。而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则是越来越具有将相对和有限的世俗之物或者世俗之人置于绝对和无限地位的倾向。这在上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看来是现代人类所犯的最深重的罪。正如他所说:“现代人希望靠自然本身的内在力量,或者理性的逐渐扩张,或者剪除罪恶的特殊根源,诸如僧侣阶级、专制政府以及阶级分化等,来走向某一完美的社会。”[3](P23)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扩张,加上自身理性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人类大有取上帝而代之进而凭自身力量在现世社会中建立上帝之国的趋势。而这种视有限的自我或者有限的自然能力为至高无上的无限和绝对的思想和行为是现代社会中宗教世俗化在宗教信仰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
而在对彼岸世界的信仰方面,宗教世俗化的倾向则更加明显。这种倾向在神学自由主义思想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尔布列希特利奇尔认为宗教是实践的,而非形而上学的,也不是神秘的;因此,上帝之国虽然具有超越的性质,但是通过人们负责而有美德的生活所表现的个人的无私爱心的使命,具体的实现在社会的道德改造之中,从而它又彻底是现世的。[4](P366)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的人类随着对自然的不断征服以及自身理性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自信心也愈发暴涨;其结果便是对自我的信任和爱正在逐渐代替对上帝敬畏和依赖,对现世的关注正在逐渐代替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人类所拥有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强大的理智能力使得人类陷入了自满和骄傲的地步。这是现代社会中的人所应该警惕的。
2.宗教组织的现代化
所谓宗教组织主要是指宗教人员在其中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和机构。宗教人员和宗教机构是构成宗教组织的两个根本要素。宗教机构,比如寺院和教堂等,本身是应该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和封闭性的。人们见到此类的场所和机构本应望而生畏的;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神圣性和封闭性程度呈现出了持续的减弱趋势。
宗教的世俗化在宗教组织方面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相信大家对如下的描述不是很陌生。“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僧人,竟手戴金戒指、手表,拿着大哥大,吸着中华牌香烟。他身材魁梧,满面红光,看上去非常健壮,完全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苦行僧’形象。”[5]虽然这些现象不是普遍的,但是我们从一个侧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宗教世俗化对宗教神职人员的深刻影响。
宗教组织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宗教机构功能的变化。本应保持高度封闭性的寺庙和教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已然变得越来越开放。很多宗教机构出于经济收入的考虑便把这些地方变成了旅游场所和培训机构,更有甚者竟然将其设为休闲娱乐场所。比如:在我国西南的一些寺庙中,有些和尚经常会看一些杂志、小说以及录像带,以此作为娱乐和消遣。有的甚至会在夜间放映武打电影。如此而为,神圣何在?敬畏何在?呜呼哀哉!可悲可叹!世俗与神圣之间的差距大有被缩小甚至取消的趋势。
可见,宗教的世俗化在宗教组织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并且是十分深刻的。
3.宗教行为的简化
宗教行为是宗教信仰观念的外在化,同时也是宗教组织向信徒灌输宗教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宗教要素中的这一层面也未能逃脱世俗化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戒律和宗教礼仪的简化方面。
宗教戒律作为宗教行为的理论指要,从本质上来讲是宗教禁忌的规范化和条文化。传统宗教中的戒律是十分繁杂和严格的,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条例和禁忌已经逐渐地变得简化了。比如:一些寺庙当中的很多年轻和尚经常在晚间到商店买一些肉类食品,甚至会违反戒律而饮酒等。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俗化对现代宗教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基督教传教方式上也有着很明显的体现。现代化工具在教会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例如:“用无线电广播传教,设立电视教堂,用电话传教,用电脑传送经文等。”[6](P144)
上述影响在宗教礼仪上同样有着很鲜明的展现。总体看来,简化是现代宗教礼仪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西方,很多教会很少举办圣事。天主教教会当中也有很多越来越简化如洗礼和婚礼等很重要的礼仪。“新教教会更多的充当了社区社交活动的场所,它们组织老人俱乐部、婚姻咨询处等等。”[6](P143)反观国内,情形也大同小异。这在藏传佛教中有着很明显的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简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一些寺院每年9月份的嘛呢法会从原来的22天缩短为7天,原来为期7天的3月修供法会已经不再举行。”“许多寺院对诵经期限也进行了灵活变通,例如:原来规定的超度亡人的诵经要求7个僧人念7天,而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两三个僧人念两三天经,甚至也可以是一个僧人念一天经。”[7](P216-217)
可见,世俗化的浪潮在宗教的不同层面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无论是宗教意识、宗教组织还是宗教行为都受到了世俗化的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宗教的世俗化在现代社会中愈演愈烈。它是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宗教的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大有导致传统宗教在现代社会中丧失其功能的趋势。从其特征来看,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形式是十分多样化的。因此,宗教如果要在当今社会中健康的发展,必须做出调整,但是在其调整过程之中绝不能够将自身的核心内核,即神圣性。当然,世俗化的背后隐含着宗教复兴的可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神圣与世俗总是相互依存的。世俗的社会正是产生神圣宗教的沃土。正如伊利亚德所说:“对于这些声称自己是非宗教徒的现代人,宗教和神话在他们无意识的深处都已‘黯然失色’。这也意味着,对于这种人,再次地整合一种宗教生命观的可能性存在于他心灵的深处。”[8](P124)正确引导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可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彼得·贝格尔.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R·尼布尔.成穷译.人的本性与命运 (上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4]段德智.宗教概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陈元福,章海英,周永明.青海环湖地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00,(3):78-84.
[6]孙尚扬.宗教社会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陈荣富.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 [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社,2004.
[8]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 [M].北京:华夏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