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竹芬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临沧 677000)
邦丙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文化
杨竹芬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云南 临沧 677000)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纺织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手工艺,他们有悠久的纺织文化。到唐宋时期布朗族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纺织技艺,邦丙的布朗族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纺织工艺,因“衣”而产生的纺织文化真实地记录了布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研究布朗族的纺织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邦丙;布朗族;传统纺织;文化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临沧市的双江、永德、镇康、云县、耿马,保山市的保山、施甸、昌宁及普洱市的澜沧、墨江等市、县的山区和半山区,少数散居或杂居在坝区。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中国的布朗族共有91882人,其中90388人居住在云南省境内,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1]P3在缅甸、老挝、泰国也有分布。[2]P3
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邦丙乡邦丙村民委员会,下辖邦丙、梨树、岩板凳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共有550户,人口2336人,其中布朗族715人,占总人口的30.6%,是布朗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完整的一个布朗族村委会。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邦丙村寨依半上坡而建设民居,处于勐勐河、小黑江、澜沧江的深山河谷中,属于明显的立体气候,小黑江边地带海拔一般在800米以下的低热谷地带,属于热带气候类型,热量资源丰富,是邦丙村水稻、橡胶、紫胶的主要生产区。800米以上的河谷半干旱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是邦丙村主要经济作物核桃、茶叶的生产区。这种地理条件,也适合棉花的种植,《滇志》卷九记载说:“蒲人……永昌凤溪、施甸二长官司及十五喧三十八寨皆其种也。……皆勤力,耐劳苦,事耕锄,所种荞麦、棉花、黑豆。知汉语,通贸易。”说明蒲人很早就种植棉花,棉花多种在村寨周围的肥沃土地中,亩产皮棉5-7千克。邦丙、大文较多。[3]P820棉花的种植是邦丙村能够保持传统纺织业的必备条件。布朗族传统纺织业可以说是纺织文化的“活化石”。布朗族纺织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手工艺,据《后汉书.西南夷.哀牢传》说:“濮族地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染采文绣,帛叠、兰干细布”,“有桐华布,绩以为布”,“其华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从这些资料我们了解到布朗族的先民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他们有悠久的纺织文化。有专家提出,史书所载汉时运出“帛叠”(一名白叠)、“塌布”,即今布朗族所穿土白布和用来做被盖的“牛肚被”。[4]P115到唐宋时期布朗族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纺织技艺,邦丙的布朗族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纺织工艺,他们自种棉花,用传统工艺纺纱、纺线、织布、染色,自制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被,如“青婆罗缎”“桐华布”远近闻名。衣、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因“衣”而产生的纺织文化真实地记录了布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研究布朗族的纺织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邦丙布朗族的传统纺织系统由纺织工具、工艺、染色构成。
1.纺织工具
邦丙布朗族的纺织工具大约有6件。压花机,将棉花籽压出;弹棉花机;纺线机;绕线机;倒线机;织布机;布朗族的织布机构造和织布方法很简单。前边用一根碗口粗、约1.6米长的竹筒拴在两根柱子上,将纱线叠作双层可在此筒上滑动,作为经线。靠近织布人一端有一个较细的竹筒,把纱线绷紧拴在腰部。经线的中央夹层还安置一个小竹筒和竹棍,用来上下分纱。妇女坐在小矮凳上,双足向前方登紧,然后用左右手来回地将细竹棍引线穿纱,同时还要用双手操纵挡纱板不断地把纬线挡紧。这种织布机,若是不停地织,一个妇女每天能织出30厘米宽2.5米长的白布。
2.工艺
邦丙的布朗族仍然保留着加工葛布的古老手工艺。布朗族妇女从小就学织葛布,他们收回葛藤,把葛藤外皮撕成细线,在河水里揉搓使之净白,晾干后逐节接长,若干股编成经线,上机、穿篦,篦眼较大,民间称为“葛布”,用来缝制口袋、床垫。
布朗族人除了制作葛布外,还把自己种植的棉花和苎麻收获后加工,苎麻春种秋收,剥去麻皮,晒干后,将麻皮撕成细条,再搓成麻线。加工棉花的方法由妇女摘下棉桃后,用木制的扎花机扎出棉籽,然后利用农闲时或在出工的路上,边走边用纺锤(布朗语“格仑”)纺成线。纺锤呈圆轮形,中央有一小孔,插入一根削圆的两端稍尖的竹竿,竹竿上部顶端削出一小齿钩,用手转动纺锤,就可把棉花纺成线,绕在纺锤柱上,再将纺好的线头卡于齿钩上,线就不会松散了。线纺好后,即可在古老的织布机上织出布。其制作工艺是:扎棉花、弹棉花、搓棉花、拉棉线、织棉布,纺车、织机均为布朗族用木材自制,主要用脚力操作。用手摇花机和纺线车纺线。
3.染色
织好布后,要染色,其染色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布朗族采用的染色原料,多是自家种植或野生的植物。如染蓝色是取自靛蓝的叶、茎,浸泡以大锅中数日,使其叶茎腐烂,即可取出,再用搅靛网,反复搅拌,搅出泡沫后,去掉清水,让其沉淀,两日后倾倒于细竹篮内,即成“蓝靛”。然后切成块状,待染布时,取出蓝靛,在配上一种树皮,一起置于铁锅中熬成篮汁,把白线或白布放入,熬煮半小时后取出,及染成蓝线或蓝布,若反复熬煮三遍,蓝布不易褪色。染红色是采自“梅树”的皮,撕成皮条,放入铁锅中熬成红汁,加上蓝靛共煮之,放入白布,经过一小时煮透后,布染成红色,其色不褪。染黄色是采用“黄花”的根,用石碓舂碎,用水泡数日,水变成黄色,捞去其渣,将白布放入黄汁一块煮沸,即可染成黄布。[5]P49邦丙的布朗族喜欢用自己种植的板蓝根做成染料染布,再把染好的布缝制成各种物品,其主要产品有服装、线毯、牛肚被、挎包等。
云南古代濮人的后裔布朗族勤于耕作,善于耕作,拥有悠久的稻作农业历史,有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有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饰艺术传统。这些历史传统,被布朗族一代一代传承一直延续到今天。农耕技术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民族,无论是物质农耕技术,还是精神农耕技术,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邦丙布朗族居住在滇南澜沧江流域的丛山峻岭中,交通不便,历史上长期隔绝,故而形成同一民族因地域不同其农耕技术不相同。布朗族的农耕文化,充满着原始民族崇尚巫术的风俗和笃信鬼神的色彩,邦丙布朗族今天还保留着“小鬼地”“小鬼田”,即布朗族人家每年春暖花开,耕种时节要选择吉日在自家的田边或地头劈出一平方米的小块地,撒上棉籽,做完“小鬼地”才能大面积耕种,“小鬼地”需要精心打理,要使之生长旺盛,因为它的长势会直接影响着这一年的棉花运势,到了收获季节“小鬼田”中的棉花被农家挂在堂屋中央祭祖的神坛上。邦丙布朗族每户人家至少要种两亩棉花,人多地多者还要多种。种棉地是有讲究的,要选土层厚、质地肥沃优良的地。于上一年的10月、11月份备好,要弄些草、树枝覆盖其上,干燥后用火烧成灰肥,第二年的1月挖地,挖好的地要晒一个月。翻土不能用牛犁,要用锄头把地挖细,4月撒棉籽。然后要祭棉神,祭棉神没有固定的地点,只须到寨外与棉地同一个方向的地方,带一把棉籽,在野外找一个树桩,在树桩周围挖一浅沟,撒入棉籽,边撒边念祭词。祭过棉神后才能播种棉花。棉花成熟收棉要选好日子。在头一天举行收棉祭祀仪式,即从地里采回少许棉花放在家里的神台上,用一块盐巴和一些果品到棉地里请回棉神。在家中祭祀完棉神后,盐巴和果品要分给邻居,神台上的棉花只能做灯芯或腊条线,用于祭神献佛。
邦丙布朗族的种棉技术和农耕礼仪都要根据傣历记日选择合适的吉日,一般选择属龙、属狗、属蛇的日子,意思是在这样的日子做活能够做得顺利。布朗族没有文字,主要使用傣文和汉文记事,推算吉日及种棉技术和祭祀活动,一般是口耳相传,没有文字记载,故多数是年老的人才知晓,年轻人就很少了解这些本民族的文化了。
种棉与纺织在布朗族的生活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每个布朗族人从出生到去世的人生旅程中,都与种棉与纺织有密切关系,形成了独特的纺织文化的生命内涵。
1.服饰
布朗族所着的衣服、包头和布带多由妇女纺织和染色而成。男子黑色圆领长袖对襟衫,黑色宽裆大裤脚,黑色长布包头巾。中老年妇女黑色或深蓝色圆领窄袖短衫,青年妇女多蓝色或白色底面,在领、袖部位镶拼各色花布。短衫下摆略呈弧形。妇女穿黑色筒裙,戴银质耳环、手镯。妇女的头巾长3米左右,一般黑色布料。包头前,先梳髻,包头时,刻意修饰左右两端,缠毕,略呈梭形,妇女系腰带。
2.婚俗
恋爱自由,结婚由父母做主。邦丙布朗族一般都有恋爱、说媒、过礼、迎亲、回门等过程。正式恋爱之前有“串姑娘”的活动。入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地相约到姑娘家门前,弹起牛腿弦,唱“开门调”,请姑娘来开门。姑娘开门迎客,来客进门,唱“凳子调”,“烧火调”,姑娘送凳子,烧火,泡茶,然后在火塘边相互对歌,。正式恋爱中的男青年,总是晚上10点以后才访问自己的对象,热恋中的男子去得要晚。姑娘一边纺线,一边与男朋友交谈。迎亲时双方都穿着本民族自制的服装,男方带上酒、肉、老鼠干巴等礼物,送给女方家。婚礼与其他其他民族大同小异。
3.丧俗
由于布朗人有灵魂不灭观念和对祖先的崇拜感情,因而产生了与这种观念和感情相适应的丧葬仪式。邦丙布朗族死后要举行葬礼,有一座公共墓地,称为“山”,它是祖先灵魂的所在地。“山”的树,严禁砍伐,甚至不能采树叶,不能大小便,若擅自进入山林,会给全寨人带来灾难。丧葬有土葬,也有火葬的。埋葬方式保留着古老的“台葬”和“叠葬”。邦丙布朗族正常死亡后,装棺前为死者洗身,穿新衣服,口含碎银。入殓后,棺木上盖着8米长的白布,停尸两昼夜,亲友前来吊唁,棺木旁安置死者生前用过的遗物。出殡日期,由巫师卜卦择定,请僧侣前来诵经,超度亡魂,给死者指路,念“指路经”。同时将白布从棺木一直拉出门外广场。作为给死者“搭桥”渡河,然后将棺木和尸体抬到坟地火化。火化次日,由家属把骨灰捡起,用一块白布包好,放置坟穴内,再堆成墓状,坟头插些树枝和刺条。布朗族的墓地,是按长幼辈分依次台葬,凡七八十岁的高龄老人,坟墓要在山顶上台;五六十岁老人埋葬在山坡次台;三四十岁成年人埋于山脚二台,三十岁以下埋于山脚一台,坟地共分四台。非正常死亡的人,坟地要远离公共墓地。尸体头向西,脚向东,仰面直葬,不垒坟头,亦不举行葬礼。“叠葬”是按辈分在原有的墓坑下葬,便形成了叠葬,即同一墓坑内埋葬着同一辈分的尸体,重叠相垒,不分男女性别,这种“叠葬”是按辈分合葬的必然结果。
4.节日
插花节,即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10天。节前,各家杀猪,炸“烤蚌”。节日当天早饭后,全寨青年男女穿戴自己纺织自己缝制的民族服饰,敲着蜂桶鼓、象脚鼓,排队懂啊江边,姑娘们以碗盛沙,到佛寺前空场上堆放,插上鲜花。全村老幼围着沙堆,跟着象脚鼓、蜂桶鼓队后面跳舞,几圈之后,由鼓队引导,在全村各通道跳舞,庆祝活动要持续5-7天。插花节期间,还有“赕佛”的活动。关门节、开门节,与傣族同。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同,停止生产,打秋千,打陀螺。节日期间,制作丰盛的食品佳肴。
综上所述,布朗族的纺织品在服饰、婚俗、丧俗、节日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布朗族纺织品不仅独具大自然的风韵,而且耐洗不退色,因其原料和制作的纯天然,因此具有很好的吸汗、透气功能,有益于人体健康。布朗族人的这些古老的纺织和印染工艺在邦丙村和其他布朗族地区依然保留着,到布朗山的人们越来越多,他们被布朗族的纺织品所吸引,纺织品已经成为赠送贵宾的礼物。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
[1]张晓琼.变迁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王国祥.布朗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3]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10.
[4]俸春华.澜沧江畔布朗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9.
[5]杨毓骧.布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
K890
A
1005-1554(2010)03-0045-03
2010-05-07
杨竹芬(1967-),女,云南昆明人,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硕士,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