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兴华乡中学 高 敏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第6单元选入的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有这样两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于“不毛”一词,课本是这样注释的:“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如果真是做如此解释的话,那么,诸葛亮作为“一国之望”冒险深入此地的意义何在?这是否也有悖于诸葛亮南征的特定背景和战略目的呢?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蜀汉人心未稳,南方雍闿、孟获叛乱,严重危及蜀汉政权。诸葛亮要实现“思惟北征”“一统汉室”的宏伟目标,首先就要进行南征,平息叛乱。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闻魏文帝曹丕兴兵征吴,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于是调集兵马,向南中进军。到是年秋“遂平四郡”,这里所指的四郡,即:益州(郡城在今云南晋宁县东)、永昌(郡城在今云南保山市)、牂柯(郡城在今贵州福泉县)、越巂(郡城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四郡。对于这个历史事件,《三国志·诸葛亮传》也有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戒讲武,以俟大举。”诸葛亮自己在《前出师表》中也说:“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可见,诸葛亮南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平息叛乱,稳定南方,更重要的是要另辟财源,筹军资、饶蜀汉、足甲兵,借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那上文所提到的四郡也就绝非“不毛之地”。我们还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另外一些证据。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有这样的表述:益州郡素有“盐池田鱼之饶,金银畜产之富”“益州西部,金、银、宝货之地;居其官者,皆富及十世”。而永昌郡哀牢地则“土地沃腴,(有)黄金、光珠、虎魄(琥珀)、翡翠、孔雀、犀、象、蚕桑、采帛、文绣。又有……濮竹……桐华布……兰干细布……厨毹(毛织物)、帛叠、水晶、瑁璃、轲虫、蚌珠。宜五谷,出铜锡”,是“金银宝货之地”。这样看来,那四郡非但“不毛之地”,而是“富饶之乡”了。
那么既然“不毛”非“不长草木,不长庄稼”之意,那此意又由何而来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云:“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不毛’即‘不苗’,也就是不生长庄稼的地方。”《辞海》中对“不毛”的解释是这样的:“不毛,不生长草木五谷,不种桑麻,也指最荒瘠的或未开辟的地方。”显然,教材的释义就是由这两种解释援引而来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解释如果就单个的词汇来看,并没有错,如果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时代背景去分析,就该另当别论了。那么,“不毛之地”在《出师表》中该作何解释呢?我们再看一下当时的背景。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诸葛亮率军从成都出发,沿今岷江而下,至宜宾,又初步分为3路进军:即诸葛亮攻越巂、马忠攻牂柯、李恢攻益州,《出师表》中的“五月渡泸”说明诸葛亮在五月就已平定越巂,要渡过泸水攻永昌郡了。显然,这“不毛之地”应该是与永昌郡相关联的地方。永昌郡,原为哀牢国地。“其国土肥沃,居民从事农耕、纺织等业,并与交趾、大秦贸易”(《辞海》352页)。东汉时哀牢王要求内属,东汉政权将原哀牢国地与益州郡析出的六县,共置为永昌郡。东汉的永昌郡就包括了今天的云南西部及缅甸东北部地区,是当时西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雍闿、孟获叛乱的中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毛”应该不是泛泛虚指不长草木,不长庄稼的荒凉之地,应是实指某一地区,而这个地区就是永昌郡,包括了今天云南西部及缅甸东北部地区,这才符合诸葛亮《出师表》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