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科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强化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的思考
徐光科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目前,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存在行业法律法规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包括专业法制教育等诸多问题,文章提出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为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提供教学素材;修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法制教育;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思路,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高校;法制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依法治教
大部分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包括专业法制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他们的教学计划没有涵括专业法制教育的内容,教授者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罗列和堆积;而学习者,往往局限于应付专业课的过关考试,难以培养学生的懂法守法、专业法制意识。
由于高校存在没有涵括专业法制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大学生法律素质在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培养、如何正确处理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正义等方面难以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叠,通过学习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该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在初中、高中学习阶段已经学习了,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在高校学生管理讲座或者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中已经涵括。第二,该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由原来的一门课程浓缩到几章内容,课时少、内容多,不能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2]第三,该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用不明显。新华网、法制晚报曾发表《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犯罪率高,犯罪者半数是法盲》的撰文,撰文称,经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犯罪动机十分幼稚,他们成长中形成的性格缺陷和盲目意识导致他们实施犯罪。第四,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般归类于思想品德教育之中,把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授课老师一般也是由思想品德老师担任,将法制教育归入德育教育,大大降低了法制教育的层次和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忽视。
目前,我国行业法律法规由于专业性太强、制定难度大、涵盖领域过广、商会职能权限没有明确等原因,导致行业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甚至还处于制定法律法规的起步阶段。例如,商会承担了政府部门交给的很多行业引导的重任,但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商会的职能权限,以致商会许多工作开展起来名不正言不顺,[1]如果出台一部《行业法》,明确规定商会的权限范围,到底什么能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商会才能给行业更多的引导,商会本身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行业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使高校缺乏专业法制教育教学素材,从而使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受到了巨大制约。
目前,部分高校没有法学院,也没有法律系,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本身就缺乏,知晓本行业法律法规的专家、学者更是捉襟见肘,也就是说,师资队伍奇缺也是制约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的一大瓶颈。这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大部分不是法律专业的,自己对许多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论问题理解尚浅,教师缺乏行业经验、实践经验、法律根底,就缺少了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难免单一,教学方式多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大多数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难以达到对大学生行业法律意识培养的目的。
所谓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使教育工作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使之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依法治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步完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制教育体制。市场经济遵循法制秩序,只有依法治教才能为法制秩序的市场经济培养出具有高度法制意识的高校人才来,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依法治教是规范高校和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高校的法制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育的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其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3]由此可见,强化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0年来,在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和“依法治国”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教育立法成果显著,教育立法的成就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例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等教育专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多项教育行政法规。并且,各地相继出台具有创制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其中有执行国家教育法律的实施细则、义务教育投入条例、校园校舍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
强化高校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认知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保障作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法规才能有效维护社会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使他们有正确的法律素养、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在遇事、处事时能经常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依照法律的要求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他们认识到国家法律法规是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从而最终保障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和义务。
笔者认为,非法律专业的法制教育可以加强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所学专业,从法律的角度审视社会,其作用极其明显,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领域的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理论功底,而且便于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人才规格准确定位,使高校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目标、教育特色等方面的定位。
在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比本科院校更具前瞻性,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少非法律专业在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笔者所在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法律法规课程、会计专业开设了经济法课程、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开设了会展政策与法规课程、畜牧兽医专业开设了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与管理课程等等,勿庸置疑,少数高职高专院校在强化专业法制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该专业领域的法律法规有详细的了解,这种成功经验应该加大推广的力度。
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向专业法制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院校学习,在不断加强研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从课程体系入手,进一步改造课程结构,尤其是要对专业课的教育如何与法制教育融合贯通进行深入研究,想方设法强化专业法制教育;要将专业课的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贯通,可以将专业法律实践活动作为突破口,即将专业课知识与法律实践活动高度融合,例如,可以将会计专业的审计知识与审计有关的模拟法庭融为一体,整合教学;可以设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场所,确保活动情节设计的需要和活动及时开展;可以建立有效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竞争激励机制,由此,高校非法律专业的法制教育必将得以强化。
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不足,笔者认为,应该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增加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笔者认为,应该调整课堂讲授学时,增加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自主学习的内容,力求从根本上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可以将社会调查与实践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可组织观看多媒体、电视教学片,或者观看网络视频,可请劳动模范、专家学者、企业家为学生举办讲座和作专题报告,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了解社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
第二,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第三,改革该课程的课程设置,以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方面,适当增加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高度浓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2]从教学内容来看,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节课中完全学完涵盖法理学、法史学、部门法学等内容庞杂的法律知识,因此,应该将该课程的绝大部分学时用于法律基础的教学,以便于教师较详细、具体地介绍法律知识,以便于大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
另一方面,改革该课程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鉴于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课时非常有限,笔者认为,与其求泛求全,不如求精求实,该部分的教学内容应以民法、经济法、刑法为核心,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核心法律知识。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其有序发展的推动力,对那些还有待发展的行业尤为重要。我国很多新型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因缺乏整体化、系统化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很多新型产业未能迈出更大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国新型产业跟不上国际发展的现状,跟不上国际标准、国际技术的要求,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无一不在呼唤着新型产业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步伐,尤其目前我国很多新型产业法律法规多而分散、凌乱的状况提醒新型产业法律法规应该加快完善了。
除新型产业法律法规应该加快完善外,国家应该不断地完善其他各行业法律法规,为高校非法律专业法制教育提供教学素材。国家应该加大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力度,加快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加大对科研机构研究行业法律法规的资金支持,尽可能地克服行业法律法规制定中遇到的专业性太强、涵盖领域过广、商会职能权限没有明确等困难,使我国的行业法律法规能够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的教材,为高校学生学习提供素材和资料,从而为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奠定更深的理论基石。
加快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加快知晓本行业法律法规的专家、学者的培养力度,缓解专家、学者人才奇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繁荣,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更上层楼,新时期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深谙高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以及实践经验。因此,各高校针对本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首先立足于现有的法学教师队伍,通过培训,开发其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非法律专业法学教师自身素质,根据学校法制教育的需要,着眼学科发展前沿,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非法律专业法学教师培养速度。其次,国家应该在师范类院校开设行业法律法规的专业培训,增设一些新的培养行业法律法规专业人才的专业,为我国加快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基本基石。
笔者认为,国家在实施办学水平评估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高校法制教育的考评力度,使高校的管理用法律评价取代道德评价,用传统的道德评价学生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而采用法律评价可以缓解或者一定程度上避免诸多法律纠纷,促进高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校用法律评价,可以进一步明确学生和高校的权利义务,使高校有更多权利,学生有更多学习、学术、生活的自由,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国家意志性”、“规范性”,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的公平与正义、诚实守信与知行合一。
[1]王素慧,曹新宇.吁出台行业法确立商会权责[J].广州:民营经济报,2006-10-23.
[2]田安国,徐光科.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黄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王蕾.论依法治教,现代商贸工业[M].武汉: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社,2010(11).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lay Law Education
XUGuang-ke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438002 Hubei)
Sound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University lay the cornerstone of legal educ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its orderly development,and strengthen legal education college is non-legal professional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administering education,but also strong support for education in national development.Currently,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legal education college existence of non-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incomplete,most of the university's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does not include professional legal education and many other issues.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sound 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the legal system for the college education of non-leg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material;modified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s,and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legal education;speed up the legal basis fo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s of ideas,designed to improv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and legal awarene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egal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Administering education
A
1672-1 047(2010)06-0 050-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0.06.15
收入日期:2010-11-2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问题研究”(2008C201221)。
徐光科,男,法学硕士,讲师;E-m ail:xgk@hgpu.edu.cn
[责任审校:蔡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