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与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2010-08-15 00:48:29河南滑县建设局冯海燕王少党
河南科技 2010年9期
关键词:废气环境保护噪声

河南滑县建设局冯海燕王少党

公路建设与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河南滑县建设局冯海燕王少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交通命脉之一的公路的工程建设步伐也随之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但是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开山取土、填沟挖堑、废物乱弃、汽车尾气等等对周边环境影响也随之而来。公路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一、环境保护的内容和法规

环境保护具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环境保护;二是环境基础知识。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对公路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是否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因素的一要求。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我国制定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

我国制定有关的条例、办法、规定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等。

二、公路建设不同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鉴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生态应该把净化大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并应从满足人体角度,为人类提供方便,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建设重点;从偏重于视觉效果转向注重人体身心健康角度综合考虑,强调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1.公路施工阶段。在施工全过程中,坚决贯彻执行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并按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群众的投诉。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妥善处理废土方,弃土方应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林木、农田及其他工程设施。沿河弃土方应避免壅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应重视弃土堆的复垦,有条件时,宜在弃土堆顶面绿化,或整平成为耕地。

(2)取土坑应选在高地、荒地上,尽量不占耕地;当必须从耕地取土时,应将表面种植土铲除,集中成堆保存,并在工程交工前做好还地工作。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根据当地需要,用作蓄水池或鱼塘。在多年的经济作物区或重要的绿化带,不得设置取土坑。

(3)采石场的位置,应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其中包括噪声、爆破引起的地下振动、公共安全问题等。采石场的位置,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环境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办理必要的手续。

(4)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和减轻对水和大气的污染。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应随时进行洒水或其他防尘措施,使不出现明显的降尘。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应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覆盖。对施工中的易于引起尘害的细料堆,要集中堆放,并予遮盖或适当洒水,做好施工中的管理工作,不将粉尘带到空间。必要时进行洒水,以使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公害减至最低程度。

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站(场)等投料器均应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所作业的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防止粉尘、废气污染,机动的施工机械做好检修工作,尤其是废气的排放检测,将废气污染降到最低;严禁在工地燃烧各种垃圾及废物。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更不得排入饮用水源。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应堆放管理应当严格,防止在雨季时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施工机械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如果承包人预防措施不力,并已对邻近的河流、池塘、农田或卫生环境造成了危害,则由此而引起的一切损失及后果,应由承包人负责。

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加工厂、砼拌和站等距居民区不宜小于300m,而且应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做好工人宿舍的管理,设置有沉淀设施的洗手间,严禁随处大小便;设置吸烟区,工地及办公地点禁止吸烟;生活设施及必需品均使用环保材料及制品。工棚搭设整齐美观,垃圾收集起来放入垃圾桶。厨房和临时宿舍保持干净卫生,经常打扫,责任到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以后应妥善处理,以减少对河道、溪流的侵蚀,防止沉渣进入河道或溪流。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他措施,做到达标排放。

在全部工程完成之后,对施工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清理,清除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一切淤泥、垃圾及泥浆不准排入附近的灌溉水道。避免河道涌淤塞和污染;施工期间清理挖掘出的垃圾、废料按合同规定、图纸要求妥善处理,垃圾、废料的处理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工地周围村民的日常生活。挖出的适用的表土运至适当的地方堆放,堆放地不影响周围环境和阻塞道路。

施工机械以电动类型为主,减少柴油机废气排出,并采用无铅汽油。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要符合有关标准,机械要经常检修,避免废气、废油污染环境。使用机械设备的工艺操作,要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规定,并应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

(5)保护绿色植被。承包人应尽量保护施工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了现有的绿色植被,应负责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应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不应再发生其他形式的人为破坏。施工期间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干扰为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公路营运期生态影响。主要是间接影响,汽车废气的排放、交通噪声、交通振动与如诱发城市化,诱发居民迁移,造成狩猎和盗伐林木的机会等。以下将列出公路营运期噪声防治措施,以及道路声屏障、隔声绿化带的基本概念。

(1)路边植树绿化,减小大气污染。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采用清洁能源、尾气净化,并通过政策调控减少汽车使用。除此之外需要注意加强工程技术的研究,分析废气在特定环境下的扩散规律,以减轻局部位置的废气污染。

(2)对建设公路附近有单位及居民的噪声防治。采取噪声防治措施,设置设置隔声防护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及收费站设置噪声监控设备,发现噪声过大车辆时禁止上路。

(3)水污染防治。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食品农作物。

(5)设专人对公路沿线检查维修,如下雨排水不当或外界因素导致防护破坏,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植被毁坏与泥沙沉淀污染路面等。

三、公路生态管理

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

加拿大的公路设计,围绕着大地景观思想,多设置了开阔的中央分隔带,许多区段50~60米,全部植草,两侧植被管护范围约10~15米。每公里植被管护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采用较低的路基,使公路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路域范围内,始终树木草地不断。

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已受到普遍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原表土弃之不用,使草地种植时无营养土可用,养分先天不足,施肥以化肥为主,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使草地很快退化,造成巨大浪费。

四、进一步提高对公路环境保护的认识

我国在公路环境保护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加拿大的公路环境保护有完善的组织、可靠的法规,还有十分敬业的环保工作者,其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内容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我国目前的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是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五、结语

公路建设是人类在地球生物圈交通运行的重要活动,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在开发和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生态规律,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命的生物圈简单地看作人类的资源库和蓄污池。因为,人类对生物圈施加的任何影响,生物圈都将按照自身的规律反馈给人类。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ook=90,ebook=155

猜你喜欢
废气环境保护噪声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40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噪声可退化且依赖于状态和分布的平均场博弈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废气控制与治理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控制噪声有妙法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