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鹏,薛 红
(鸡西市水务局,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堤防工程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保证河道行洪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堤防工程的管理是河道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做好堤防工程的管护至关重要。在堤防管理中,堤防绿化对堤防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如何做好绿化的规划、布局和树种的选择和做好树木的管护工作,是对堤防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堤防两侧应留有适当宽度的护堤地,用绿化造林,以巩固土层,提高防洪能力。凡过去已预留、征用、划拨的护堤地、废堤、堆土区、池塘以及江河堤防外滩等,其所有权均归国家所有,由堤防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占用。尚无护堤地的由当地政府按河流特征、堤防的重要程度重新划定,险工要段的护堤地应适当加宽。
无论干堤、支堤或内河堤防,都必须保持其完整性,禁止在堤身或护堤内耕种、放牧、铲草皮、取土、破坏覆盖层、盖房、挖坑洞以及打井等有害堤防安全的一切活动。
堤身一般应种植爬根草,防止水土流失。对于堤坡上的雨淋沟、浪坎和堤面上的积水沟要及时填平、修复、或采用灌浆进行处理。干砌块石护坡要注意在护坡脚设置稳固的矩形或梯形砌石固脚,在迎流顶冲堤段坡脚处尚需加铺块石与护岸相连。
对堤防上一切测量标志、水文观测和通讯设施、里程碑以及分界碑等都要妥善保护好,护堤块石严禁搬动。
确因建设需要必需开口的,应事先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经批准后才能动工修建。但一定要按期、按质按量予以恢复,绝不允许留下任何隐患。沿堤兴建涵闸、泵站、埋设各种管道,必须按堤防的重要程度和设计的有关规定确定设计等级,经堤防管理部门同意后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堤防管理部门应检查监督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加固、改建,废弃的则应清除回填加固。
对堤路结合的堤防,应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交通部门负责加铺路面,经常维修养护,并服从今后堤防加高加固的需要。未铺路面的堤顶,除防汛专用车外,一般不准任何机动车辆通行。
堤防及江河滩地上的违章建筑物,须全部拆除,保证堤身完整和河道的宣泄能力。河道湖泊严禁盲目围垦。
1)堤岸林要按迎水防浪,背水取材的原则进行栽种布局。即在迎水面护堤地种植防浪林;在背水面护堤地种植用材和经济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河道中的防浪林应不妨碍行泄洪水;用材和经济林应不影响防汛抢险。堤身除重要险段要做砌石或混凝土护坡外,一般只宜栽植固堤草皮,以免布置不当给堤防管理造成困难。但堆土的河段以及一般小河和大中沟植树可不受此限制。无堤无滩地的河流,只限于两岸植树。
2)防浪林营造宽度应以削减风浪并无害于堤防的原则。一般河道防浪林带宽度可视滩地情况酌量确定。沿海由于风大浪程远,一般至少需种几十排。防浪林的配置应与堤脚平等,林带内缘栽树要距设计标准的堤脚线 5~10 m以外,以免影响今后堤防加高培厚以及根系横穿堤基造成漏洞。
3)为了便于防汛巡堤检查、抢险取土和物资运输等活动,临水的防浪林和背水的用材、经济林应留出垂直堤身的通道,一般防浪林每隔500 m留一宽为10m的通道,背水堤脚向外留一宽为 2~4m的顺堤通道。
4)河道一般堆土较宽,除两侧各栽几行乔木外,应发展一些以刺槐为主的林木,采取乔灌结合的形式,形成疏密结构,有利于改善两岸农田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
5)对所有的护堤林木、乔灌、草等种植或间伐更新、修枝打杈,都要服从了河道管理部门的规划合理安排。
由于河滩地势低洼,汛期树木易涝、易渍,特别是平原河道坡降平缓,排水不畅,汛期较长,因此防浪林,必须选择耐水、耐湿树种。如柳树,柳树不仅耐水湿且在其成活后,截去主干,枝叶丛生,形成较大树冠,将其保持在洪水位变化附近,消除风浪能力甚强。在迎水面较高地段高水持续时间不长时,也可营造其他树种,如杨树、杉树以及松树等。
多以用材林为主,结合发展经济林,虽然不像防浪林在汛期淹没在水中,但其地下水位高,因此要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树种。防风固沙用材林是在堤防背水地带营造的林木,可取树种比较多:
3.2.1 落叶松
它是一种阳性速生树种,喜阳光,耐荫庇,根系可缩性大,生长期长,适应范围广,耐干旱寒冷,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湿润、酸碱度为 5.5~7.0的沙质壤土造林,该树种也是防汛抢险用的好木材。
3.2.2 樟子松
它属阳性树种,不耐荫庇,扎根深,耐旱耐寒,适应范围广,能在瘠薄的沙地生长,也是用材好树种。
3.2.3 水曲柳
属阳性树种,喜阳光,扎根深,坑风力强,耐水湿和寒冷气候,适合北方堤防工程范围内土壤潮湿和低洼地造林。
3.2.4 杨树
属阳性树种,很喜光,根系发达,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不怕沙压,萌发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在平地,洼地,不经常积水的地方栽植。
3.2.5 柳树
指乔木柳,树性同一般柳树,堤内堤外,低洼地段均可营造此树种。
由于黑松耐盐、耐干旱、耐瘠薄,生长快,抗风力强,长绿而美观,是我国东部沿海种植的主要树种。
在堤顶地由于地势高,无渍涝之害,在选择树种时,主要根据气候土质情况选择防风固沙树种比较好。新开挖的截弯取直改道的人工河,由于土壤缺乏肥力,仍以耐瘠薄树种为主,以发展刺槐、紫穗槐等有固氮作用的树种。
扶育包括:除草、松土、透光、修枝、平茬、摘芽、定杆等工作。幼林除草松土年限和次数应根据树种、密度、土壤湿度、杂草生长等情况确定,落叶松、樟子松、杨、柳、榆等扶育三年,头两年各除草两次,第三年除草一次;生长速度较慢的树种,扶育年限为四年,头三年各除草两次,第四年一次,除草、松土时间,应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第一次在 5月下旬~6月上旬。穴状整地扶育可在造林结束后随即进行;第二次在 6月下旬~7月上旬,必须在杂草结实前进行。一年扶育一次的可在 6月中旬进行,松土深度一般在 5~10c m。
为防止发生火灾,应将造林地四周的杂草除净,对成片的幼林地,要将周围的土壤翻起来,构成一定宽度的防火带。此外,要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靠近农田的护堤林的一侧挖防护沟,打枕头垄,留出抹牛地等,靠近农道的要挖防护壕,严防乱坎盗伐防护林。
主要有杨树烂皮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毛虫,杨树毒蛾,牡蛎介壳虫等,常采用敌敌畏、敌百虫喷洒或树干涂抹药水等方法消除各种病虫害。
[1] 郭海祥,王学忠,陈桂杰.刍议于洪区防洪工程管护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