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涛,那海龙,吕占一
(哈尔滨市阿城区水务局,哈尔滨 15030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出台,为新时期的水保监督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阿城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正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
自 1994年阿城区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成立区、乡、村 3级管理网络,成立“阿城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办公室”,19个乡镇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所,211个村设立管护点。区监督执法办配备14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监督员专门从事监督执法工作,乡镇配备了专、兼职管护员 422名,形成了 3级管理网络。
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水土保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由区政府法制办主持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根据《水土保持法》及配套法规的原则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起草了 11个规范性文件,以区长令形式公布了这些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使我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监督执法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立了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岗位执法责任制度、建立了举报制度、建立健全全区政府水土保持工作报告制度、年度监督检查制度、建立错案追究制度、建立协助责任制度、建立方案报告审批制度、收费使用管理制度、监督执法人员廉洁自律制度,为保证严肃执法,依法行政和加强监督执法人员自身建设,建立了严格的约束机制。
有了健全的机构,还必须要有素质高、业务精的执法队伍,这样才能保证法律、法规更好地贯彻执行。区里每年定期举行培训班,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进行专业执法培训和综合执法培训,聘请专家系统讲解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另有 8人参加哈尔滨市水务局组织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培训,不仅使监督执法人员掌握了执法程序和办案规则,还使其执法的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水土保持执法迈向法制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加大“两费”征收力度,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两费”征收工作。首先是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区砖场、采石场以及开发建设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并绘制路线图。其次通过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不同的征收对象,灵活机动的掌握收费标准(在标准范围内),并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促使大多数业主和单位能够主动配合执法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区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于1999年开始。据统计,自 1999年以来,我区审批水土保持方案达 182件,都由具有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质的区水利堪测设计院进行编写,并报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办进行审批。并在抓住“三权”的基础上,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协作,制约生产厂家在办理其他营业手续之前,先办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书),水保监督机构对生产厂家进行不定期检查,进行监督。
执法人员对违法案件的查处不存在推诿、拖拉的行为以积极态度协调纠纷,做到及时、准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无越权处罚,无重复处罚,无徇私舞弊,无以权谋私的行为。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阿城区共查处水土流失案件 6起,结案率达 100%,监督执法10a来,阿城区共收缴水土流失补偿费 260余万元,并全部用于返回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阿城区在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本身不仅涉及多学科,而且涉及多个部门,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体系建设,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沿着规范的轨道、法制的轨道、良性的轨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