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昆 李晓燕
1.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张家口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系冀西北山地的一部分.辖有13个县,以阴山为界,张家口市分为坝上与坝下两部分.其中北部的尚义、康保、沽源、张北为坝上4县,属内蒙古高原的南缘,起伏较小,岗梁、滩地、水淖相间分布,为典型的波状高原.河流多为内陆季节性河,一般流程短、河床宽、由南向北注入内陆湖泊,较大的内陆河有安固里河、大青河等.崇礼、怀安、万全、宣化、怀来、阳原、涿鹿、蔚县、赤城属坝下,这9县地形复杂,既有属阴山余脉的冀北山地,也有属太行山脉的小五台山,加上洋河、桑干河及其支流的贯穿,形成了柴沟堡——宣化、怀来——涿鹿、阳原——蔚县等串珠状山间盆地区,统称为河川区.
张家口道教建筑的分布与其复杂的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区域看,庙观基本分布于坝下九县、尚义及张家口市区;从地貌来看,大部分道观位于河川区,除赤城地区、阳原地区(部分道观)、张家口(赐儿山庙宇群、水母宫)的道观深处山区外,其他地区的道教建筑大多都在河川区;而高原区的寺庙则是寥寥无几,仅存张北大囫囵乡龙王庙、沽源脑包沟龙王庙、马神庙三座遗址.
张家口的四个道教建筑区域是沿水系呈区域状分布的.洋河流域道教建筑群、桑干河流域道教建筑群、白河流域道教建筑群都是以河流划分命名的,道观依大河流而建,或依河流的支流而建,“有河才建庙、无河庙不成”成了张家口地区庙观分布的一大特色,对水的依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张家口主河流不仅连接起了诸多庙宇,也勾勒出了张家口道教文化的脉络图.
张家口道教建筑沿水系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气候条件.张家口地处中温带半干旱区,气温的日差、年差都比较大.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少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坝上350~400mm,坝下400~450mm,降水量少,干旱少雨是张家口气候的典型特征.而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肥沃的土壤、充沛的水量是农作物产量的保证,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降雨量没有保证的前提下,找河流、水淖成了古人建造村落的首要考虑.主要河流及其支脉以其流程长、河槽深、水量大滋养了大量肥沃的农田,也在其周围形成了大量村落和道观.
张家口道教建筑分布的另一个特点是:南多于北,坝下多坝上少.分布不均衡.
从现有的道观建筑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这种分布特点.张家口南部县区,特别是蔚县现存道观的数量庞大,达21座,在张家口地区仅存的51座道教建筑(或道教建筑群)当中,阳原、蔚县、涿鹿三县就占到32座.
以阴山为界,张家口分为坝上和坝下,坝上占到了张家口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坝上的道教建筑很少.以尚义为例,尽管属于坝上县份,道教建筑遗址也略多一点,看其分布图就会发现,这些建筑均分布于阴山南麓,所以尚义虽属于坝上的县份,但是尚义的道教庙宇均处于坝下.坝上现仅存三座庙宇遗址:张北大囫囵乡龙王庙、沽源脑包沟龙王庙、马神庙.而且建筑年代还不久远,如沽源县脑包沟龙王庙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这与数量庞大、历史久远的坝下道教建筑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张家口道教建筑分布“南多北少、坝下多于坝上”的格局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最主要是历史文化的因素.坝上康保、沽源、张北等县自古多为游牧民族控制.与中原政权若即若离,受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较少.
神仙信仰与修道需要促成了道教建筑的建造,但是仅有房舍还不能完全满足修道的需要,还要寻找一个满足道教修炼要求的地方.在道教建筑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形成了自己的选址标准.
所谓洞天福地系“道教所认定的神仙居所的名山胜境”.[1]
“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圣上真主宰其事,则有灵宫閟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注于四隅;或珠树琼林,疏于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驎泽马之所栖.”[2]
这是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中对洞天福地的描绘.在他笔下,洞天福地一派奇丽的风光,令人神往,“灵宫閟府、玉宇金台、瑶池翠沼、珠树琼林、神凤、天驎泽马”都是道人神奇想象世界的产物,是用来装点神仙胜境的.将想象扩展到人间,地上也有仙山.推而广之,指的就是山脉奇伟、山势险峻、人迹罕至、风景优美的名山佳境.纵观张家口的宫观,许多都符合洞天福地的标准.
古人对道教建筑的选址是十分看重的.道家洞天福地思想的另一个方面便是堪舆山水.选址讲究风水,总览张家口地区的道观,其选址都是十分讲究的.力图寻求最佳的风水布局.以阳原竹林寺为例.寺庙建在青元山后,而据《阳原县志》记载:“青元山,地当观山之背,千峰环向,若揖若拱.南望到代国,连山隐隐”从描述中,可以看到,山脉雄伟磅礴,可以南望到“代国”,山势的气脉也比较贯注,因为“千峰环向,若揖若拱”,青元山并非孤立的,有很多山环绕,而“气脉贯注、群山连贯、气势磅礴”正是好山的标准,也即“吉龙”(在中国风水学当中,山脉也称为龙脉,指的是山脉的走向和起伏变化,故将好的山称为“吉龙”).
道教建筑选址将风水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风水文化从其产生起就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在形成过程中也借鉴了风水学中的因素.
道教有成熟的方术体系,而该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古代的巫术.当道教信奉者涉足风水领域时,各种古老的巫术被采用.另一方面早期的风水师——五行家本来就是从巫师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他们虽然开始从事专门化的风水职业,但在从事风水活动时都直接或间接都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如风水活动中的动土仪式,在风水师心目中,诸方土地都有神仙管理,要动土就必须经过神仙的许可,所以好多他们要颂《请设三界地主鲁班仙师文》,向神仙祷告,特别是到后来,道士也和风水师一样开始从事堪舆工作.而且直到解放前,承担风水工作的主要群体还是道士,在张家口地区也将这类道士称为阴阳.许多道士们不但懂得观星宿,还会辨方正位、勘察山川地势,用阴阳五行的理论为人们选址.当然作为他们的居所——道观,他们更会慎重了.
(1)至于道教建筑自然分布于村落中这种状况,这要考虑道教的世俗性.道教的基本宗旨虽然是为了修炼成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道人与社会生活毫无关系.道教是一种世俗味很浓的宗教,道教信奉者要想修行必须得经过艰苦的考验.要想成为神仙,必须的是高尚的德操,这种德操不是天生的,也不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而是必须通过一番艰难磨练过程的.从复归的立场出发,道教修行者应该在一定的时期参与社会活动,以便积功累德.道人坚信:只要从事有益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工作,就得得到“德”的报答.[4]这种立场决定了道教信奉者对社会活动的介入,而到人群密集的村落、城镇便是很好的选择.
(2)道教的要义之一便是追求自然.讲求道教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自然的融合,而村落的布局相对简单随意,道教建筑自然也随之选址多样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