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旭,赵洪玮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解读福克纳短篇小说《殉葬》的文化并置
杨 旭,赵洪玮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殉葬》(Red Leaves)并置了三种文化:印第安文化,西方文化与黑人文化,使得小说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充满张力。本文通过释读小说中文化并置的象征意义,揭示小说蕴含的多重主题。这对于研究福克纳的作品主题与创作心理有重要意义。
文化并置;《殉葬》;象征意义;主题;威廉·福克纳
近几年来,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受到国外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国内,除了《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福克纳的其它短篇小说未得到足够的释读。《殉葬》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被收录在作者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说集《这十三篇》(1932年)中。小说用短短9000字涵盖了一个印第安民族的家族史和一个黑人紧张又漫长的逃亡路。James Ferguson认为《殉葬》丰富深刻,“松散又契合,严肃又有趣,讽刺又感人,悲剧亦喜剧”[1](P146),是福克纳最好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之所以引起评论家如此高的评价与小说的深刻性和多重主题有很大关系。该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并置了白人、黑人与印第安人所代表的三种不同文化,这种叙事表现了野性的大自然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对三种文化的并置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捕捉文学大师福克纳的艺术魅力。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在福克纳的作品中,他们往往象征着原始与野性,也象征着一个种族的灭亡。在作者刻画的众多印第安人形象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熊》中的山姆,他坚忍而深沉,是艾萨克的精神导师,具有自然神性。而在这篇小说中,印第安人没有没有凸显出如山姆一样的自然神性。西方文化直接渗透到他们的原始社会之中,使他们在异化的社会状态中慢慢衰落。先是杜姆篡位,然后是依塞梯贝哈留洋,到西方主动寻求西方文明的同化,轮到莫克土贝当酋长是,他已然像一条贪婪懒惰,随时有可能死掉的寄生虫,“身高大约只有五英尺多一英寸,体重足有两百五十磅……裤腰上边像个铜色的气球似的,鼓起了那又光又圆的肚子。”[2](P95)。在他之后,这个神秘的印第安部落瓦解了。三代酋长衰落痕迹表明印第安人离开了他们的传统之根——自然界,就只能走向灭亡。
小说借一个印第安老人之口交代了变化前的印第安社会:“这世道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都叫白人败坏了。我们的日子多少年来一直过得满好,可后来白人偏要把他们的黑奴硬塞给我们……”[2](P97)。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印第安文化从和谐异化为离奇,主要原因是印第安人社会角色的转变。福克纳使他们脱离了自然,充当起奴隶主,这并不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但这一陌生化的手法抛开血统问题,更赤裸地揭露了奴隶制本身。“陌生化不断破坏人们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重新调整心里定势,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3]抛开南方贵族为奴隶主的模式,印第安人作为奴隶主更深刻地揭露出奴隶制的罪恶。如果说《熊》中山姆所体现出来的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是高贵的,这篇小说中的印第安人则渐渐失去了传统,丧失自然,从高贵的原始人变成了四不像的野兽。同时说明了奴隶制是社会的退步,人类的退步,是违反人性的。在奴隶制的介入下,野蛮的原始社会变得更加野蛮,原始的印第安人变得更加残忍。
印第安文化的异化源于西方文化的侵入。德•维特雷和奴隶制在该小说中是西方文化入侵的两个重要象征。德•维特雷是《殉葬》中唯一一个正面出现的白人。他“头戴假发,身穿紧身衣,一张牙齿尽落的皱皮老脸总是留着几分心眼儿,做出一副怪里怪气的苦相,似有无限的悲痛。”[2](P91)从外表上看他就是一个狡猾贪婪,表里不一的人,是私有制的代言人。杜姆正是在与德•维特雷接触后,学会了蓄奴,谋害了酋长及其合法继位者,篡夺了酋长之位。上文提到,奴隶制是致使印第安文化异化的原因,它也是印第安人从西方社会吸纳的社会规则。该小说表面上是在写印第安人与黑人的冲突,主角却是白人世界的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西方文化对印第安传统的消解不仅以德·维特雷和蓄奴制作为象征。它们与小说中其它白色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印第安世界之外的宏大的西方文化背景。锈迹斑斑的酋长府、绷上皮条吊起来的描金大床、闲置在十加仑的酒桶旁边,象征着腐败的大烛台、被当成权杖的红跟轻便鞋等从西方社会带来的物品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这些元素慢慢分解着印第安这个原始的部落,在这种大背景下,印第安文化的丧失是可悲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福克纳毕生都在写一个正在落寞的南方小镇,作为一个保守的南方作家,看到自己的家园和传统的价值观正在新兴的工业文明和斯诺普斯中消解,来势汹汹,无法抵抗,迷失感、矛盾和时空错位经常成了他作品的基调。这篇小说虽然洋溢着原始、异域和自然的情调,但福克纳在该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地缘感与《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甚至《喧哗与骚动》有异曲同工之处,具有鲜明的作家特色。从地域上说是福克纳对美国当时南方社会复杂心境的移情,从时间上是对现代生活的担忧,对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的思考。
小说中印第安人蒙昧,奴隶制让一切变得更糟,西方文明更是显得滑稽可笑,正如Volpe所说的,“显得自傲又腐朽,西方人成了自然界的异端。”[4](P141)当然,这并不是一篇没有希望的小说,福克纳在小说的第二部分细致地描写了一个黑人临死前对生命的最后感受,通过他,我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也能看出福克纳以红叶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福克纳曾经这样解释这篇小说的题目Red Leaves:“那很可能是象征。红叶指的是印第安人。是无法阻止的自然规律窒息、杀死了那个黑人。印第安人杀死他时并不讨厌他,很可能还喜欢他。但红叶就是红叶,不论后悔与否,都是自然规律。”[1]146这段话里,秋叶虽然是生命走到尽头的表现,注定要飘零,但它终归是灿烂夺目的。在这篇小说中,人类没有西方文明的影响下进步,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野蛮代替了另一种野蛮。在这片阴郁黑色的原始丛林中,如红叶绚烂的只有黑人奔跑的灵魂。
黑人被迫离开非洲大陆,但并没有忘记带来自己的文化。鼓和火堆,蝮蛇头护身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尤其是鼓的意象,贯穿于黑人的逃亡始终,使得黑奴的逃亡更像一种宗教仪式。在黑奴被抓的时刻,他“用本族的语言唱一支什么歌。声音清朗、洪亮,带着一种激昂、悲哀的情调”。[2](P111)在被印第安人抓回去陪葬时,他不停回忆自己被毒蛇咬的那一幕,似乎想说服自己他死亡的是蛇的报复,与祖宗有关,这样就为自己的死因找了一个能解释的,合乎黑人文化的理由。黑人源远流长的文化像大树的根,深扎于黑人的心中。
小说中的黑人生活在死亡边缘,他在绝望中深深表现出了对生命的眷恋。火“意味着有生命”[2](P113),黑人的幻想中常出现火堆,火堆旁还有妇女哺乳。在小说的最后一节,当人们簇拥着把黑人送向地狱时,福克纳却突然描绘起黑奴的一段恬静生活:
“土坡上斑驳一片,铺满了晌午的浓荫,往日这个恬静的时刻……他可以在厨房门口一坐,跟做饭的女人聊闲天。从厨房后面望去,奴舍中间的小巷静悄悄的,一片安谧,远远可以看见两边人家的妇女在隔巷答话,像乌木娃娃一样踩在尘土里的黑小孩身上飘过一阵阵炊烟。”[2](P113)
可以看出,尽管生活给他带来痛苦,奴隶制使他受尽摧残,但黑人内心深处也有憧憬和希望,有着对人类最简单的幸福的渴望和对生命无条件的热爱。“在死亡和痛苦之间,人类总是选择痛苦。”[4](P145)福克纳在这篇小说中肯定了黑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为什么黑奴在被押送到墓坑的时候,他“是最高的一个了”[2](P112),“看上去比谁都高”[2](P113)。正如福克纳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说的:“诗人和作家的职责是写出人的灵魂,能够怜悯、牺牲和耐劳的精神,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昔日的荣耀。为此人类将永垂不朽”[5](P255),黑人已死亡谢幕,但他更重视自己的传统,比起半死不活的印第安首领,他连续 6天的奔跑象征着生命力。比起尔虞我诈的,围绕金钱和权利的生活的德•维特雷,他用更单纯的灵魂真正体会过生命,热爱过生活,他拥有坚韧、活力、耐力等人类永垂不朽的品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殉葬》虽然写的是印第安人世界貌似荒诞的殉葬仪式,其文学话语中却暗涵多重象征意义,使小说充满张力。“每一部长篇小说,每一个中篇或短篇小说,所表现得似乎都比它直接说的要更丰富些,它的主题也比它本身要大一些。所有一本本的书都像是从同一个坑里开采出来的大理石块:她们都带有母体的纹理与瑕疵”[6](P29),福克纳作为一个思想复杂,主题深刻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如其长篇一样,也值得细细解读。在这篇小说中,三种文化激烈地融合、冲突、对比,福克纳藉此呼唤和谐人性,呼唤人类最原始的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类未来应该如何调整,应该何去何从进行了深刻的思索,也应当引发读者的思考。
[1] Skei,Hans H. Reading Faulkner's Best Short Stories[M]. Columbia:Univ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9.
[2] 福克纳. 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 陶洁,编.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 杨向荣. 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
[4] Volpe,Edmond Loris. A Reader's Guide to William Faulkner:The Short Stories[M]. 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2004.
[5] 威廉·福克纳. 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A]. 李文俊,选编. 福克纳评论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 马尔科姆·考利. 福克纳:约克那帕塔法的故事[A]. 李文俊,编. 福克纳的神话[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An Interpretation on the Culture Juxtaposition of Faulkner's Short Story Red Leaves
YANG Xu, ZHAO Hong-wei
Red Leaves is William Faulkner’s first work related to Indians. This paper presnets symbolic meaning in the juxtaposition among Indian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and blacks’ culture in the story, aiming to demonstrate the themes in the story including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slavery and humanity, primitive value and modern value and life and death. This story is short but fully strained. Reading it would be helpful in the study of William Faulkner’s writing themes and thoughts.
culture juxtaposition; Red Leaves; symbolism; themes; William Faulkner
I106.4
A
1008-7427(2010)01-0074-02
2009-10-04
作者杨旭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赵洪玮系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