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丽萍,蔺彦丽
ICU收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病人,转入时一般处于急性期,病情危重,其中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居多,常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以保证病人有效的通气换气支持。但因人工气道的建立,病人暂时丧失语言沟通能力,无法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求,特别当病人出现不适时,因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产生急躁、恐惧、焦虑、紧张、期待等心理反应[1],昏迷、麻醉醒后的病人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知障碍,甚至烦躁、易怒、不配合,进而影响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呼吸增快、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严重时挣脱约束甚至发生意外拔管,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并且,由于ICU特殊的治疗环境,病人病情危重,无陪护,常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精神压力得不到有效的宣泄。针对意识清楚的病人,以人性化护理为出发点,旨在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从而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提高病人的应对能力。我们模拟病人,从病人的基本需求中总结应用一些沟通方法和技巧,并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临床资料 我院ICU 2006年4月—2008年 12月共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230例,治疗时间最长的104 d,年龄15岁~95岁,平均55岁。
1.2 方法 机械通气治疗中,病人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致其语言沟通障碍,对于听力正常的病人,根据病人不同反应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其遵医自觉性,实现有效性沟通。①对于机械通气治疗中不能完全配合且需进行肢体约束的病人,每床配1个或2个可发声的儿童塑料小玩具,帮病人握于手中,当病人有需求时手捏玩具,发出声响,以提示护士及时到达床旁。②对于在机械通气治疗中配合治疗护理,能进行书面交流的病人,床旁配备一小白板和白板笔,嘱病人将其需求简单写出,清楚地表达意愿和需求。③对于因地域和方言不同,听不懂医生的话、不识字或无书写能力的病人,用简明易懂的图画并配合手势进行交流,善于细致观察病人的细微表情,及时发现问题,减少病人因沟通障碍表达不清楚而出现烦躁情绪。护士在沟通时态度和蔼,目光温和,提示病人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恰当地运用表情、触摸、手势、眼神等方式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根据病人需求,将人工气道病人出现的经常性需求制作成病人沟通代码卡。按照出现频率的高低排序,用10个数字符号列出,以便病人能用手的五指表示数字,或可由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判断指出其中需求供病人确认。病人沟通代码卡内容:“您好!您想表达什么请指出,我们将尽力帮助您:①有痰;②插管不舒服;③疼痛(伤口、腹部、胸部、腿部、上肢);④想翻身或改变体位(半卧位、平卧位、坐位等);⑤感觉胸憋、气紧;⑥想排便(大便、小便);⑦感觉冷、热;⑧感觉饥饿、口渴;⑨想见(医生、家人、朋友);⑩灯光(刺眼、太暗)”。
230例机械通气治疗病人共发生4例非计划性拔管,其中3例气管插管意外拔管,1例意外拔除肠内营养管,意外拔管发生率占1.74%。
有文献报道,在我国不同种类的ICU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4%~5%。降低其发生率除合理的镇静、适当的约束、规范的护理操作外,还有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有效沟通与知识宣教[2]。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护士能及时准确地获知病人传递的信息,最短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省时省力,有效地鼓励病人参与护理过程,护士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增强了病人的自信,满足了病人的自尊需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因沟通不良而引起自行拔管,提高护理质量。
ICU为封闭式管理,无陪护,并且现阶段护士紧缺,护士难以在24 h处于病人的视野之内,当病人有需求时,希望护士能及时做出反应,我们将1个能发声的小玩具握于病人手中,告知病人如有需求可手捏玩具发出响声,引起护士注意,护士能及时到达病人身边满足其需求。此方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满足了病人在机械通气这一特殊时期的身心需要。对能进行书写交流的病人,在床旁备一小白板和笔,病人将自己的需要用简单的文字写在白板上清楚地表达需求而获得护士的帮助,在可能条件下,护士应在病人的视野内活动,说话时靠近病床,态度和蔼,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维护病人的自尊,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的信息,机械地做治疗、翻身等操作而忽视病人的存在;要舍得花时间与病人交流,并随时将对病人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病人,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暂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他们的视觉和听觉、思维功能正常,适时地告知、安慰、鼓励是必需的。如护士要提示病人目前的处境,使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培养病人稳定的情绪。具体实施如治疗开始及过程中护士应告知病人注意配合的事项,使病人明白积极配合是治疗的关键,同时,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年龄、知识层次、简单的家庭社会关系、住院费用来源等信息,注意仔细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口形、手势、体动等以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在适合的时机给病人安慰、鼓励,可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调、语速和触摸、手势、眼神等非语言交流方式达到沟通的目的,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沟通过程中注意尊重病人,具有同情心,进一步增强病人的自信和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运用病人沟通代码卡,从人工气道建立、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基础需求开始总结出10项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以方便病人用手表示。将卡片放在病人眼前,手指活动方便的病人可用数数的手势表示。手指不能活动的病人,护士通过细致地观察病人,可有针对性地指读给病人看、听,病人只需点头或摇头表示,避免了沟通的盲目性,同时,也避免因沟通障碍导致病人出现负面情绪,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在ICU特殊的治疗环境中,针对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暂时失去语言沟通能力的病人,非语言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沟通障碍,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富感染力[3]。根据不同病人的特点,护士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沟通技巧,采取有效沟通方式,满足病人需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赵丹宁,白洁,侯亚敏,等.机械通气对病人身心的影响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2):247-248.
[2]王娟.机械通气病人的沟通技巧[J].医护论坛,2009,6(22):219-220.
[3]李海玲.ICU综合征病人的多元文化护理[J].家庭护士,2008,6(8A):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