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2010-08-15 00:52:52王跃朋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矛盾科学

王跃朋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到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得以提高。但是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结构性矛盾没得到有效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加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才能使我们的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胜利。

2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的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际,在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到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症结、拿出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各项工作的根本依据,成为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思路、抓好工作落实的具体动力和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统一。

3 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要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还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全面发展,不是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不分重点,而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置于优先地位,因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片面的经济增长不能给人们带来普遍幸福,改革开放后曾一度搞GDP崇拜,不是依靠国民的消费、满足人民的需要来促进经济发展,而是靠高投资和出口导向型来拉动增长,结果付出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社会差距拉大、矛盾尖锐等巨大成本。科学发展观把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倾向引导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

4 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辩证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五对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等,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深刻总结了我国长期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引导和推动我国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最终为实现新的平衡和协调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协调经济社会矛盾的主要思路是扶持弱势群体,比如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实行全民医保制度等,这是协调城乡差距的有力举措。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西部经济发展,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同时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5 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客观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正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根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发展的动力。因此,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农民减负问题,生产安全问题,灾民生活困难问题,失学儿童教育问题,群众的医疗健康问题,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等,始终都应当是各级领导集体时刻关心的“大事”。要从制度上、法律上、经济上给予保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把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消除掉,促进全社会的全面发展。

6 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发展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数量增长的渐变阶段,处于量变状态,另一种则是在量变积累基础上,发生质的飞跃即质变。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数量增长,主要指的是质的飞跃。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但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既要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三大产业的水平和效益,又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还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本书编写组.科学发展观若干重要问题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万刚,廖达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求索,2004(6):5-7.

[4] 黄星天.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炮涵解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9):11-15.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矛盾科学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数学杂志(2022年4期)2022-09-27 02:42:48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8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童话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50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科学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01
科学拔牙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