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直职教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0-08-15 00:54李毓红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北咸宁43710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市直咸宁市职教

李毓红(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北咸宁437100)

关于市直职教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毓红
(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北咸宁437100)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竞争不断激烈,教育竞争也在进一步的加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如何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已经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面对我市中职学校的现实状况,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国家教育综合配套改革实验背景下,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突破体制障碍谋发展;以“武汉城市圈”发展“两型社会”为契机,抢抓机遇谋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和论述。

科学发展;现状;趋势;建议及对策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和专题调研活动,围绕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着力解决学校发展前进中的难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和调研,因此而引发出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市直职教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直职教经过了几次整合,已初步形成了高职与中职相协调,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一)基本情况

一是完善了层次结构:市直现有独立存在的各类公办中职学校6所(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咸宁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咸宁市卫生学校、咸宁市艺术学校、咸宁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咸宁市商贸中专学校),另外还有公办的电大和高职学校内含有4所(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内挂有咸宁市财贸学校、咸宁市财税学校、咸宁市林业学校;咸宁市电大内挂有咸宁电子科技学校),此外还有一所民办的鄂南电子技术学校。

二是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现有的中职学校均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部门办学形成的,这些学校分别隶属于劳动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文体部门、交通部门、商业部门、财政部门、林业部门、教育部门。

三是办学形式多样化:当前的中职学校,除了正常招生开办的学历教育外,并积极开展了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还有部分学校开展了面向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面向服务“三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工作等各类短期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

(二)突显的现象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发展中突显的一些现象,找准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是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目前,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即使是上了职校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才。这些现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

二是中职学校现有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用工猛增,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成为了“香馍馍”,由此而刺激各中职学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而办学的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扩大规模的发展速度,许多中职学校不仅教学设备欠缺,学生住宿条件差,就连实习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然导致教学教育质量的低劣。

三是中职学校盲目设置市场抢手专业:由于中职学校面向市场设置专业而形成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从而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欠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最终的结果是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从教专业不对口,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四是中职学校恶性竞争导致市直中职苦不堪言:随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用工数量和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下滑,各中职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形成了招生大战,市直中职学校常常受到各县市出台的一些“土政策”的歧视,市直中职学校到招生季节往往连县市区初中的校门都很难进去,更不用说宣传招生了,由此而导致市直中职学校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直职业教育资源分散而影响发展职业教育合力的形成。由于历史原因,市直中职学校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弊病,而且各学校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各自为政,专业设置重复,基本建设浪费,仪器设备雷同,师资配备相近,招生恶性竞争。

二是各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财政投入给职业教育基本上只是各学校在编职工的人头经费,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是依靠收取学生的学费及杂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就必然在招生过程中形成恶性竞争,其结果是所有中职学校的学费收入出现下滑,加上各校为生存而投入基础能力建设而导致办学经费捉襟见肘,最终是负债运行。

三是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政策未能促进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政策比较多,如“雨露计划”、“星火计划”、“富康行动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计划”等,此外,还有“城市教育附加费”、“企业职工培训费”等,这些经费分散在不同部门而未能整合用于职业教育。

四是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困难而直接影响市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每年大约有2万名左右的职业学校(含高职)毕业生,但这些毕业生中的90%以上都是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其原因是本地企业待遇偏低,用人制度不优,用人环境欠佳,其结果是严重地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增加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成本。

五是初中学校的在校生数量萎缩而导致中职学校未来的生存困难。前几年我市初中毕业生一般在6万名左右,今年只有近4万名毕业生,而普通高中的规模又在扩展,中职招生数每年仅在2万名左右,加上各县市区都在扩建职教中心,因此,市直中职学校的招生就愈来愈艰难,市直中职学校不仅没有生源基地,而且各县市区又对市直中职学校的招生采取封杀政策,导致市直中职学校今年的招生数急剧下滑。

二、职教发展的趋势

职业教育是面向民众,服务社会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来抓,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一)“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全国第五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时,温总理在会上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提高到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大有迎来职业教育的“第二春天”之势。

一是国务院做出要把千亿资金投向职业教育的大手笔决定:即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1 000亿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其中有100亿元是用于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二是国务院做出要把百亿资金用于扶持中职贫困学生的资助:即中央和地方都在下大力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仅2007年就资助中职贫困生达95亿元,2008年又增至200亿元。

三是我国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即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由上而下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职业教育在逐渐向教育体系中的主流位置推进。

四是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从而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即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

五是我国未来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有较长的持续时期:即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一重任。

(二)“中职地位”日趋凸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发展对人才资源配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载体: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中、初级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也迫切需要大量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训又大量地来自于中职教育。

二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职教育,是推进各地企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当地人力资源开发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三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强大枢纽: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新农村建设和城市扩容需要转移大量劳动力,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离不开中职教育。

三、对策及建议

市直中职学校的现状和中职发展的历程都显示出中职发展的困境,当前紧迫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和问题,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共同发展,逐步解决困扰我市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为振兴市区经济,建设鄂南经济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一)解放思想,拓展思路

我国中职发展建设现状及暴露出来的问题与市直所有中职学校的情况极为相似,具有普遍性,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各学校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的,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来统筹解决。

一是以“武汉城市圈”发展“两型社会”为契机,抢抓机遇谋发展:即配合我市作为东部沿海工业产业带向中部转移的桥头堡,大胆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知难而进,趁势而上,在职业教育的天地里,要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二是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突破体制障碍谋发展:即采取“股份制,公办民助,国有民办”等多种形式来探索新型办学模式,以国家级重点的示范性职业学校为龙头,一般学校为骨干,组建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利用现有职教资源进行分片整合,逐步形成以职教集团为龙头,以本地企业为基础,以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三是以“湖北咸宁经济开发区”的振兴为契机,服务本地经济谋发展:即以本地企业发展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为依托,一方面对口设置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直接为本地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另一方面直接与企业挂钩,为企业新员工开展上岗前的培训,对企业的老员工开展提升技能的培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不管如何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因此,抓住人才才能实施“人才兴市”的战略,市区经济开发区正处在发展阶段,大量需要技能型人才,而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大量外流,因此,中职教育应该面向本地企业,推行“以人为本”和服务本地的就业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鄂南经济强市这一宏大目标。

四是以中央给湖北“两型社会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契机,统筹中职招生谋发展:当前中职招生混乱,各校恶性竞争,不仅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招生数量不平衡,而且招生成本在直线上升,严重地影响着各校的学费收入,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应该由市教育局根据各校办学条件核定招生数,并由市教育局统筹招生与录取、注册与发证的工作。

五是以中央对农村的多项扶贫政策为契机,倾斜中职教育谋发展:近几年来,中央对农村的扶贫政策比较多,特别是“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总共有九个渠道的资金,至目前为止,这些资金分散在各主管部门,并没有形成合力为当地中职教育和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应该将这些资金统筹起来,既为当地中职教育给予扶持,更要让享受这些资金的中职学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二)统筹兼顾,整合资源

根据市直中职教育的现状和各类中职学校当前的运行情况,要想走出困境,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事才有可能得到科学发展。

1.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指导方针,以服务建设鄂南经济强市为具体目标。

2.指导原则

一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市区一体化要求,将咸安和温泉城区职业学校纳入咸宁市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具体要求,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 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市区人口达到100万人,这些目标应与市区职业教育布局相匹配,才能形成合理的城区职业教育分布格局。

二是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需要我们采取“并、撤、剥、扩、建”等方法,对现有中职学校进行就近整合,理顺关系形成合力。

三是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既要有利于城区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和教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又要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因此,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要确保整个工作的平稳推进,确保社会的稳定。

3.具体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思想的深入人心,对职业教育愈来愈重视,国家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对我们这些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广大工作者而言,无疑是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市直中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特提出如下之意见:

一是要尽快扭转高中与中职在校生比例不协调的局面:目前,我市普通高中的在校生数明显地多于中职在校生数,且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最终还是进不了大学而无一技之长进入社会,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源头上治理,即从招生环节控制,由市教育局统筹高中阶段的招生、录取、注册、发证等工作,这件事在武汉市就做得相当成功。

二是要尽快扭转中职招生过程中的无序竞争状态:当前,我市一些中职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读书的旗号,严重影响中职学校的正常招生。有的中职学校将招生回扣额提升到1 200元,导致许多中职学校的学费大量流失,给中职办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是要尽快扭转中职资源分散而不利于形成发展合力的状态:在计划经济时期部门办学形成的多头管理的中职学校,在现阶段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分区域整合,应不分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无论是招生和就业都应进行整合,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应实行关、停、并、转,切实提升中职学校的综合实力。

四是要尽快扭转中职学校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现状:中职教育要走校企联合的路子,各地应推行“企业订单、学校下单、政府买单”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为当地企业培训实用型技能人才,中职学校要从用人企业的立场出发,不唯考试论,而应适应当地企业的需求出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政府应将多方资金整合起来,直接用于为当地企业输送毕业生的中职学校,从而也就增加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活力。

五是要尽快扭转政府不重视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政府应当首先做好本职范围内的事情;要按照《教育法》第14条之规定:“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应加大对中职教育经费的投入,要把中央反复强调用于职教的经费真正地用于职教,如教育附加费中用于职教部分,再如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应该整合用于中职教育,还有国家规定从企业利润中提取用于企业员工的培训费也应加大力度与中职对接。此外,政府还应该随着地方财力的增加而逐年增加对中职学校的投入。

4.整合建议

根据上述原则和市区中职学校实际,现对市直职教布局提出如下两个方案,各有利弊,按照我们的倾向顺序排列如下:

(一)组建二个职教中心

即按照隶属关系和区域分布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市直和咸安两所职教中心。

一是以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为龙头,将咸宁市职业技术学院中的财税学校、林业学校、财贸与工商管理学校中的一部分;咸宁市电视广播大学中的咸宁电子科技学校、咸宁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咸宁市艺术学校合并。

二是以咸宁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为龙头,将咸宁市商贸学校、咸安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

注:咸宁市卫生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可独立存在,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内的温泉高中和咸宁市艺术学校中的高中可分离出去,可考虑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某个校区开办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附属高中。

此方案的优点是不必大动干戈,也无需政府加大投入。只需要在龙头学校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扩建即可实现,且就近整合,易于磨合。缺点是市直职教中心的规模过大,教职工的人数过多。

(二)组建一个职教中心

(1)组建一个职教中心,归并二所学校

将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并入职院,形成理工系;将咸宁市卫生学校并入学院,形成护理系;以咸宁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为龙头,将其余中职学校一并纳入,既可在原校址上扩建,也可另行选址重建。

此方案主要是依据中职生源逐年下滑,且市直中职学校没有生源基地,各县市区新组建的职教中心的规模比较大,考虑到部分初中毕业生为了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而选择武汉市等地就读,市直没有必要搞过大规模的职教中心。且卫校紧靠学院,技校紧靠职院不必花过大的精力即可办妥,难度是国家相关政策能否批准。

(2)组建一所职教中心,开办一所民办大学

以咸宁市生物机电工程学校为依托,将市直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市商贸中专和咸安的中职及职高并入,既可在咸宁市机电工程学校原址上改扩建,也可另征土地新建,暂时保留市职业技术学院内的中专部。

以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为依托,将市电视广播大学、市卫生学校、市艺术中专并入,创办一所民办鄂南理工学院。只需在咸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原址上改扩建即可。

将市高级技工学校内的温泉高中和艺校内的高中部分离出来,既可考虑将卫生学校的校园办高中以作鄂南理工学院的附属高中,也可考虑将市职业技术学院内某一校区空出来办高中以作职业技术学院的附属高中。这样既可保留高中的现有规模给学校提升办学效益,又可增强学院或高职的生源吸引力。

此方案主要是基于市高级技工学校内有一所高中,而职业技术学院原有中专校园分散不便管理,可空出一个单独的校园办高中。考虑到公办大学的审批控制严格,可引进投资商联合办学,以民办大学的方式申报即可,这样既可解决一个职教中心规模过大,难以磨合,生源不足等弊病;又可填补本市没有三类本科学院和民办大学之空白;既可解决当前市直中职学校办学经济不足的问题,又可减少市财政对中职经费投入的量。

(3)组建一所职教中心

另征土地新建校园,将温泉城区和咸安的所有中职学校并入。

此方案虽然可行,但存在几个不利因素,一是教职工队伍庞大,又来自不同背景的学校,很难磨合;二是新建校园投资过大,资金难以落实;三是教职工住宿分散,要集中难度大,不集中交通费用高;四是各校有一部分退休教职工很难做好工作;五是市直中职学校没有生源基地,仅靠咸安的生源很难保证一所大规模职教中心的需求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咸宁职教人不会满足,咸宁职教人不会退缩,立足咸宁办职教,办好职教兴咸宁。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我们定会继续践行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奋勇向前。扬帆破浪,策马加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续写咸宁职业教育的新篇章,铸就咸宁职业教育的新辉煌。

G718

A

1006-5342(2010)09-0167-04

2010-08-05

猜你喜欢
市直咸宁市职教
关工委走进市直机关单位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工友艺苑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遵义市召开市直单位老干部情况通报会
庆阳开展2015年市直国有林区森林保险理赔工作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