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东青 (拜里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0)
存货控制的好坏,对营运资本管理至关重要。库存控制是实施一项存货政策的机械程序。存货控制的责任是要测定特定地点现有存货的单位数和跟踪基本存货数量的增减。为了实施期望的存货管理政策,必须对存货控制程序进行设计。在我们周围,由于库存控制不善,导致物流、资金流出现问题,最终造成企业破产、倒闭的事情时有发生,可以说,库存控制的优化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当前需要慎重对待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营运资本包括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中变现及适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预付款及存货等;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又称短期融资,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等。营运资本管理是一项涉及日常经营和决策的连续过程,包括确定流动资产水平、流动资产筹资中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比例、各种流动资产的投资水平和流动负债的来源及其构成比例。
存货是一个财务上的概念,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它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销售。企业只有将产品卖出去,才能取得一定的现金流入,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用于销售是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的最基本特征。存货是企业的商品,就是要对外出售的,不对外出售的东西,在企业中一般就是指固定资产了,当然还包括留存企业自用的产品。第二,企业出售存货,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要是没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就不能算是存货。第三,出售存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这是由会计核算的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则决定的。第四,企业的存货必须是有形的。无形的资产,就像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均不能算作企业的存货,只能在无形资产科目下核算。其中与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和存货相关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构成存货确认的两个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残酷。企业的竞争从增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逐渐转变为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日趋重视,已经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无穷无尽,它是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存货的存在通常会占据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因此,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连续,一方面要有计划地购入、耗用和销售存货。一方面要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降低存货的管理成本和占用的资金量,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使企业的存货既能适应市场变化又能保持均衡生产。存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30%左右,其治理、利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治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实施正确的存货治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资金占用和降低经营风险,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两种基本思想,针对产品生命周期业务过程,综合工程方法、组织实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而实施的成本控制。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据营销学家估算,其成本降低作为的潜力比任何其他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50%,这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能占35%,而物流成本又能占产品全部成本30%—85%;在美国,直接劳动成本不足工厂成本10%,并且在不断下降,全部生产过程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余下的95%时间都是储存和运输时间。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也极其重要。在企业治理的其他环节成本降低潜力不大的情况下,在降低存货成本上下功夫已经是成本治理和企业治理的最终所向。存货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
目前我国仓库存货的技术水平分化,普遍都为简易仓库,缺乏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低下,自身发展能力极弱;管理法规不够健全完善,没有独立完整的《仓储法》;存量巨大,管理水平低下,仓库空间利用率低下,货物周转率低,物资流通速度低,保管能力差,物资损耗严重,不能充分利用仓库中巨量的沉淀资本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由于仓库体系的极不完善,因此存在着各种风险,需要制定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规避风险。这些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存货由于缺失、堆积、被盗、毁损、未及时完整办理保险、发生不可抗力造成的存货损失风险。财务风险:存货由于计价错误而造成的财务数据失真风险。合规风险:存货由于违反规定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价格变动风险:存货由于价格变动而造成的风险。存货过时风险:存货由于性能等落后于现实需要时,销售不出去而造成的风险。自然损耗风险:存货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损失。
合理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规避存货风险:岗位分离及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请购与采购控制;验收与保管控制;领用与发出控制;盘点与处置控制。
确定最佳的存货水平,并对之实施有效控制,是存货管理的关键。存货控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经济批量控制法和ABC管理法。ABC管理法是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库存控制、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及其他许多管理问题。它是管理控制基本原理中最有用、最有效的方法。
经济批量是经济进货批量的简称,是能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经济批量控制可通过建立经济批量模型来实现。决定存货经济批量的成本因素主要有前述存货成本中的变动性进货费用(简称进货费用)、变动性储存成本(简称储存成本)以及允许缺货时的存货短缺成本。存货成本项目与进货批量存在变动关系。
(1)ABC管理法内容。ABC管理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库存(物料、在制品、产成品)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资金占用或消耗数量等进行分类,排序,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A类物品(高值):价值占库存总值70%—80%的相对少数物品。通常为物品的15%—20%。B类物品(中值):总值占库存总值的15%—20%。物品数居中,通常占物品的30%—40%。C类物品(低值):库存总值几乎可以不计,只占5%—10%。是物品的大多数,通常占60%—70%。其要点是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数(B类和C类),并对关键的少数进行重点管理,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ABC管理法进行库存控制,采用的是“补充库存”的控制模式。通过对内部库存规模的适当控制,来保证外界的随机需求。所以,ABC管理法所针对的是独立需求型库存项目。
(2)基本作法。收集数据、按价值高低排序、计算整理、分类。
(3)ABC分类与库存控制方式。其一,A类物料的库存控制方式。A类物料是库存控制的重点,具有品种较少,价格较高,并且多为生产(经营)关键、常用物料。对A类的物料一般采用连续控制方式,随时检查库存情况,一旦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订货点),就要及时订货。A类物料一般采用定期订货,每次订货量以补充目标库存水平为限。尽可能地严加控制,包括最最完备、准确的记录,最高层监督的经常评审,从供应商按订单频繁交货,对车间紧密跟踪去压缩提前期,等等。其二,B类物料的控制方式。B类物料的库存控制方式,介于A类和C类物料之间,可采用一般(或定期)控制方式,并按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作正常控制,包括良好的记录与常规的关注。其三,C类物料的控制方式。C类物料由于库存品种多,价值低或年需用量较少,可按其库存总金额控制库存水平。对于C类物料一般采用比较粗放的定量控制方式。可以采用较大的订货批量或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尽可能使用最简便的控制,诸如定期目视检查库存实物、简化的记录或用最简的标志法表明补充存货已经订货了,采用大库存量与订货量以避免缺货还有安排车间日程计划时給以低优先级。
(4)库存记录。A类物品要求最准确、完整与明细的记录,要频繁地甚至实时的更新记录。对事务文件、报废、收货与发货的严密控制是必不可少的。B类物品只需正常的记录处理,成批更新,等等。C类物品,不用记录(或只用最简单的),成批更新,简化的以大量计数等等。
存货未来发展的趋势是:零库存管理;整合化管理;计算机与网络化管理。库存控制的成败不仅需要依靠信息数据、管理策略的技术支持,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与库存管理成员之间的合作意愿和协同能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库存控制在技术上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关键还在于各企业、决策者之间对资源共享的态度和认知程度,能否打破企业间的利益壁垒已经成为库存控制合理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才是实现企业库存控制最优化的最佳途径。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S].2006.
[2]赵涛:仓储经营管理[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梅盛才:企业存货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
[5]宋之杰、高敬忠:JIT存货管理理念与实现条件及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2005(11).
[6]田昊、刘彩华:JIT存货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6).
[7]刘颖、刘猛、关宇:油田企业优化备件管理的设想[J].石油矿场机械,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