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绿色经济之路:低碳化和新能源

2010-08-15 00:52杨元华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4期
关键词:碳化新能源能源

杨元华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北京 100803)

通往绿色经济之路:低碳化和新能源

杨元华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北京 100803)

0 引言

时代在变革,经济在转型,发展方式在转变,观念在变化。“每个时代都有其需要的经济形态”,时代变迁需要新的观念、精神、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绿色经济就是时代所需要的经济形态。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世界正在逐步向绿色经济转型。如何走向绿色经济,人们在思考着、探索着、践行着。

通往罗马的道路不止一条,通往绿色经济的道路也是如此,低碳化,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一体化是必然之路和根本途径,这条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取向。

1 透支未来,人类遭灾

当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能源安全、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人类灾难,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而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的冲击。据联合国几年前公布的报告,人类活动已经破坏了地球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这表明人类的生产活动已超过了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必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进入21世纪,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恶化的惨剧:海啸和洪涝、气候变暖和酷暑干旱、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平面上升可能危及全球沿海地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低地。最近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上升0.6m。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西部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情况将更加严重。届时,淹岛灭国就会成为现实。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这次海啸使平均海拔只有1.2m的马尔代夫有40%的地区被海水淹没。

气候变化不仅破坏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而且影响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血吸虫病、登革热、黑热病、脑炎和疟疾等疾病也接踵而来。

正如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所预言的,当人类陶醉于“征服大自然的胜利”的时候,地球不堪忍受人类的过分掠夺和蹂躏,就会燃起复仇的火焰,对人类进行报复。超出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就必然导致贫穷,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阻止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阻碍人类文明进程和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工业文明中“征服自然,向大自然挑战”的口号已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和思考。建立生态文明,提倡“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为友”已越来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战略,即发展既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也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要,既要经济发展,也要青山碧水,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战略。

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自身元素的整体性和发展协调性,经济与政治、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性和发展协调性,经济与生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发展协调性。也就是说,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能源等资源供应安全和环境问题的挑战,各国都应当自律和采取科学的态度来善待地球、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科学开采、使用、管理和配置资源,建立防风险机制,大力提倡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和排放量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

当前,全球面临经济发展、能源和其他资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也可以用“3E”挑战来表述,即economy(经济)、energy(能源)和environment(环境)挑战。“3E”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体化系统性体系。这3个问题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地缘资源结构以及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等。三大挑战促使人们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3E对经济的威胁需要探索应对危机的解决办法,发展绿色经济就是根本出路。

2 从变化中看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粮食危机时,人们就提出要进行一场绿色农业革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绿色经济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延伸,认识到人类的生存是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而资源和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生态平衡问题。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经济界和学术界对绿色经济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诠释,但是他们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对绿色经济的深刻理解。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来的。在目前全球能源、粮食、金融和经济衰退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并将这种意识体现到经济危机重建的相关经济政策中;通过绿色投资等推动世界产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的“绿色化”,创造新的绿色工作机会,从关注经济发展上升到追求人的价值实现,关注人的局部发展上升到全面发展,关注物质需求上升到生存环境和精神层面,关注资源使用上升到循环利用节约的高度。该倡议所秉承的宗旨和理念是: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绿色经济的界定为:绿色经济主要包含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绿色建筑和可持续交通等8个领域。

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大系统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又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并不断互相影响。要从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层面去观察研究和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由许多要素、层次、方面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新能源、清洁能源、能源效率、水、农业等,所以需要进一步发挥整体合力和各领域的优势,使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行性、持续性、盈利性、清洁性、方便性、有效性、规律性、投入资金和人力风险可控性。

所谓系统工程,就是要抓源头,抓流程,抓终端,要考虑绿色革命的成本,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周期。农业部专家说,绿色革命就是资源高效,剩余物、废弃物高效利用,环境友好,不能单纯考虑某一个行业的经济效益,要超越现有的机制、地域、国家和行业的范畴,要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综合考虑,要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筹融资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要实现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进行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行资源的再利用,这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人类正在走向绿色经济时代。绿色能源是绿色经济的基本保证,技术进步是绿色经济的关键,循环利用是绿色经济的有效方法,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经济的根本方向,最终建立一个绿色经济体系。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和投资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给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巨大挑战,生产方式要从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物质循环和梯级利用为特征,发展按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不是为经济而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就是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资源的经济向以人为本、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循环利用、合理保护资源、保护生物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发展与环保、人与自然平衡、协调发展为特征的经济转变。

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资源、生态的关系融为一体,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自身元素的整体性和发展协调性,经济与政治、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性和发展协调性,经济与生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发展协调性。也就是说,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和环境的核心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以经济和环境的和谐为目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3 绿色经济的内涵、目标和特征

发展绿色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个发展问题,是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科学和综合利用问题统筹协调起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实现5个发展:

1)科学发展,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科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过科学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和谐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全民参与和公平分配的基础上,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生活,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3)安全发展,就是确保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存安全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着力于生态建设和能力建设,保护环境和资源,在发展中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资源的承受力,实现生态平衡。

5)全球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绿色经济的内涵是保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性产业、完善技术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此,在政策保障方面,应当将重点放在推进人口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完善投融资机制、市场机制、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使绿色之路顺利畅通。

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为了促进人类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融合,实现民生增长和扩大就业,涉及经济发展模式、生活方式、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等重大问题。

绿色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农业、能源等各个行业;主要方式是循环利用一切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等。发展绿色经济的驱动力是创新,创新经济的先驱是著名德国经济史学家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创造性破坏”“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这3个关键词已成为美国甚至全球主流经济论述中的核心概念。

绿色经济的实质是均衡,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各种自然资源的平衡发展。发展绿色经济要从5个层面入手:国家政策,企业战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国际合作协调。

当今时代,绿色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平衡经济,绿色经济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产生的新概念,它具有多元化的目标、现代化的手段、科学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生态知识化的基础,并具有阶段性、关联性、周期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从整个市场的联动关系来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机会,这种模式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

总体来说,发展绿色经济也是一场新兴产业的革命,是一次空前的人类思想革命,其意义远远超过前3次的产业革命,以前的产业革命分别是由蒸汽机、电力和电脑网络引导的,蒸汽机动力对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20世纪初期的以电气化为基础的产业革命和20世界末以新型网络化为基础的产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飞速前进的同时,对碳基燃料、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也呈几何数级增加。绿色经济革命也包含着产业低碳化和新能源的革命,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革命,也是一场人类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革命,从而实现经济和能源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说绿色经济是人文经济、生态经济、清洁经济、可持续经济、质量经济、文明经济和创新经济,因此需要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行经济转型、资源转换、观念转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

从本质上来说,向绿色经济转换需要很大的投入,因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在发展基础上才能推动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兼顾短期效应和长远目标,短期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长远可以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生产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从多视角看低碳化和新能源

当前,低碳化和新能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可以归属于绿色经济的大范畴,低碳经济强调的是去碳化和低碳化,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只有正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才能正确把握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

“低碳化”概念最早见于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在1999年出版的《生态经济革命》一书。他指出:创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首要工作是能源经济的变革,面对气候变化威胁,应尽快从化石燃料(石油、煤炭)为核心,转变成为以太阳能、氢能为核心的经济。

到2003年,绿色经济这一概念见之于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化》,绿色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在人类历史上,使用能源经历了两次转换,18世纪前的漫长岁月以秸秆薪柴作为燃料,被称为传统生物质能,到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产业革命促使能源结构发生第一次大转变,从薪柴转向煤炭;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能源结构发生第二次大转变,即从煤炭转向石油和天然气,这一转变首先在美国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转向石油和天然气。到目前为止,工业发达国家已完成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转变,只有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能源结构的转变。

人类正在走向低碳化时代。低碳能源是低碳化的基本保证,技术进步是低碳化的关键,循环利用是低碳化的有效方法,可持续发展是低碳化的根本方向,最终建立一个低碳的能源生产体系。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发展的历史告诉世人,谁占有能源资源,谁就占据人类技术的制高点。

发展新能源不是单纯开发一种动力源,而是引领低碳化的潮流。当前,低排放无碳化是一场挑战,其影响大于IT革命和市场变革。低碳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比重不断下降,能源结构的科学合理化,能源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由此可见,低排和减排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低碳化的基础。

发展低碳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人类文明已经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发展低碳化和新能源,是建立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和必要前提。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观认为,整个世界构成一个整体,组成人类共同体、生物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低碳化的根本方向,最终建立一个低碳的能源生产体系。

5 发展低碳化新能源需要4个轮子推动

发展新能源需要政策推动和扶持,对我国来说,发展新能源要立足于推动科学发展,立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要把应对发展新能源和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各省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发展新能源,正如胡锦涛主席2008年6月20日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政策措施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改变发展方式。

发展新能源需要4个轮子的推动:一是政策轮子,二是技术轮子,三是资金轮子,四是市场机制轮子。让这4个轮子飞快地转动需要新的思路,即创新思维和可靠的信息。发展低碳化和新能源就是商机,当前世界正处于转型期,低排放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必将兴起成为朝阳产业,但是必须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层面的双层呵护。在资金方面需要建立金融机制和工具来支撑。目前这些产业依然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投融资体制的严重滞后是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投资总量不足,比例偏低,投融资渠道单一,难以满足新兴产业的投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

发展新能源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短期内投资无法实现良好的收益,所以除了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外,要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缺乏这些资本的投入和参与市场竞争,新能源初期的价格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降低。而要做出好的能源选择,需要比较独立完整的信息和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既要重视数据,更要确保数据的独立性、透明性和可获得性。政府应当独立搜集、分析、传播这些数据和信息,这将有助于在各种新能源决策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方面,国家级科研机构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发展理念与新的增长方式。新的增长方式要靠新的产业拉动与新技术的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必然与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有关,谁抓住了这一新技术新产业的龙头,谁就有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必须依靠新产业,以新产业淘汰旧产业才能实现。

努力实现传统能源清洁化与新能源发展结合。首先,应处理好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清洁利用传统能源的关系。能源转型将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化石燃料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占主导地位。随着目前新能源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能源转型将会加速,但新能源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能源产业的消失。在发展新能源时,不能忘记中国国情,不能忽视传统能源。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和现代能源的发展的结合是最完美的。能源的转换是技术的转换,过程相对缓慢,要最先准确把握转换的方向并促使能源企业的转型,以占领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制高点。

Roadmap to the Green Economy:Low Carbonization and New Energy

YANG Yuan-hua
(Center for World Affairs Studies of Xinhua News Agency,Beijing 100803,China)

At present , the whole world are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from economical development, security of energy and oth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eveloping the green economy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ut to deal with these three challenges. As a part ofthe green economy, lowcarbonination and new energy have become a focus of worldwide attention, as they actuallymean an ecological revolu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also become a revolution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newenergyis longroad, onwhich it takes fourwheelsin policy, technology, capital and marketme chanism to driveforward.

greeneconomy;lowcarbonization;newenergy

当前,全球面临经济发展、能源和其他资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发展绿色经济是应对这三大挑战的根本出路。作为绿色经济革命的一部分,低碳化和新能源的革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革命,也是一场人类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革命。发展新能源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政策轮子、技术轮子、资金轮子以及市场机制轮子这4个轮子的共同推动。

绿色经济;低碳化;新能源

1674-3814(2010)04-0001-05

TK01+8

A

2010-04-05。

杨元华(1933—),男,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编辑,新华社前驻欧盟总部首席记者。

(编辑 徐花荣)

猜你喜欢
碳化新能源能源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唐山市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策略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
一种连续碳化反应装置及应用其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