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阿根廷的外交政策探析

2010-08-15 00:49杨波
关键词:二战阿根廷德国

杨波

二战时期阿根廷的外交政策探析

杨波

1939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很多国家卷入其中,地处南美洲最南端的阿根廷也不例外。二战期间阿根廷的外交关系错综复杂,它和交战双方都有密切联系,最终阿根廷选择加入了反法西斯集团。探析了阿根廷在二战时期长期保持中立、在大战后期对德国宣战的原因,以及阿根廷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阿根廷;二战时期;外交政策

阿根廷是一个南美国家,幅员辽阔,土地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8位。阿根廷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后裔,自1816年独立以来,阿根廷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但阿根廷也有着它自身的特点,特别在二战期间,阿根廷的外交政策明显与其它拉美国家不同,这和它当时特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一、战争初期的亲德政策

二战期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在外交政策上和美国步调基本一致,这些国家坚决反对德国对拉美地区的渗透和侵略,区别只是有的国家比较激烈,而有的国家相对缓和。二战期间拉美地区共有20个独立的共和国,截止到1943年1月20日,有19个国家和轴心国断绝了外交关系,阿根廷成为唯一直到大战末期依然和德国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1945年3月27日,阿根廷对德国宣战,而此时大战已经接近尾声,由此可见阿根廷在二战期间的外交有亲德国的色彩,但我们却不能说阿根廷就是一个法西斯国家,公允地说阿根廷应该是一个亲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中立国。二战期间阿根廷和美国的步调不太一致,在很多会议特别是美洲内部会议上和美国的意见差别很大。战前第七、八届泛美会议上,阿根廷联合拉美国家,否决美国的部分提议,使美国的提议不能全部通过。应该看到在这两次会议上,阿根廷和部分拉美国家同美国的分歧,带有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原因是历史上美国对拉美的侵略渗透,使这些国家对美国有着很强的戒备心。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辉煌一时的胜利,对美洲的侵略野心也日渐昭显出来。从德国袭击波兰到德国对美国宣战的两年多时间里,美国在战争初期持中立政策,但逐渐就向非中立立场过渡,虽然有的拉美国家在对德政策上和美国有分歧,但在总体政策上和美国并没有太大区别。1940年7月,美洲国家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由美洲各共和国外长协商召开,会议通过了《美洲国家防御合作互助宣言》,这次会议和通过的宣言是在美国的领导下进行的,是针对德国的,和大多数美洲国家利益基本一致[1]。哈瓦那会议和宣言通过之后,美国开始了和拉美国家间的防务合作,但阿根廷和德国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相反阿根廷和德国的经济联系却很深刻,再加上阿根廷和英国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因此阿根廷对美国和拉美防务合作并不热心。阿根廷向美国表示,它没有看到德国对拉美有任何侵略危险,因此阿根廷在对德关系上继续执行严格中立政策。阿根廷在二战中的这一对德立场,和当时的大多数拉美国家迥然不同,阿根廷在二战期间的外交政策有着民族利己的色彩。

二、大战期间德国对阿根廷的影响

二战期间阿根廷和德国走得很近,原因是阿根廷是一个农牧业国家,农牧业在阿根廷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向来以欧洲为重要传统市场。阿根廷和德国的经济往来尤为重要,德国每年都要从阿根廷进口数百万吨的小麦、玉米、牛羊肉,而阿根廷也从德国购入大批铁路设备、火车机车、各种机器和工业品,可以说和德国的经济往来在阿根廷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就使阿根廷对德国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阿根廷以小麦和牛羊肉为主要出口商品,同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利害冲突。1938年头10个月,阿根廷对美国的出口额只有800万比索,而对德国的出口额却高达14000万比索。二战初期,德国占领大半个欧洲,德国控制的市场潜力更为广大,和德国保持友好关系,会给阿根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一情况对阿根廷的对外政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战爆发前和大战初期,德国对拉美进行了一系列的渗透,阿根廷在德国的这种渗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首先从居民构成来看,阿根廷是拉美各国中欧洲裔比重最高的国家,达到了97%,而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克罗地亚等国的移民又占居一半比重,这些国家都是法西斯主义占统治地位。大战爆发时德国在阿根廷的侨民多达30万人,这就为德国的渗透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1940年卡斯蒂略成为阿根廷总统。他是一个亲纳粹分子,虽然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所谓中立,但实际是在中立名义下,偏向德国、意大利、克罗地亚一方。卡斯蒂略政府代表着阿根廷大地主、大畜牧主的利益,他陶醉于德国在大战初期取得的成功,认为德国将取得战争的胜利。他对战争采取观望态度,迟迟不肯加入美洲防务体系,他幻想一旦德国取得战争胜利,他能够在轴心国的新秩序下享有特权地位,以便使阿根廷在国际市场上获取丰厚利润。在卡斯蒂略的策动和庇护下,德国和意大利的势力一步步深入阿根廷。这些法西斯分子攫取阿根廷相当大的一部分对外贸易,掌握和控制阿根廷的许多银行和大工业企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有131个纳粹组织和团体,这些组织的成员共有30万人以上,此外还有203个专门培训德语的学校,可以说在二战期间德国的势力在阿根廷无孔不入。许多无线电台和报纸也被纳粹控制,接受德国大使馆津贴的一些报纸如《暴风雨报》、《市参议会报》、《锻炼报》等,积极地展开反民主活动,德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变为纳粹在整个南美洲阴谋活动的中心[2]。希特勒扬言阿根廷国内有130万德国籍公民,佛朗哥在阿根廷则拥有一个长枪党分支,阿根廷成为二战时期法西斯势力在南美洲最猖獗的基地。

1942年1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三届美洲共和国外长协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召开的,在会议上美洲各共和国商谈了对德国宣战和断交问题,但智利和阿根廷持有异议,反对和德国断交,这次会议之后,除智利和阿根廷外,美洲的其它20个共和国都和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1943年1月20日智利也和德国断交,至此阿根廷成为美洲国家中唯一和德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

三、战争中期阿根廷对外关系的调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阿根廷既对美国表示亲善,也对德国表示友好,阿根廷外长吉尼亚苏向美国驻阿大使阿穆尔说,阿根廷将视美国为友好盟国。阿根廷总统卡斯蒂略也致电罗斯福,声称阿根廷将采取行动,防止轴心国利用阿根廷从事不利于西半球安全的活动。卡斯蒂略还通过阿根廷驻美参赞向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表示,他个人相信德国将被打败,英美将获胜,阿根廷将按美洲各共和国之间所缔结的各种协定的文字和精神行事。阿根廷海军上将马丁内斯在和德国外交官梅宁的会晤中发表了另一种言论,说阿根廷不但将顶住压力,继续同德国保持友好关系,而且最终会公开站到德国一边。梅宁在同吉尼亚苏谈话后,向德国外交部报告说,阿根廷总统和外长“不但相信德国将取得胜利,而且希望德国胜利”。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轴心国在军事上出现了不利局面,开始进入战略防御,阿根廷的外交也出现了调整。阿根廷开始在美国和德国之间左右摇摆,和战争双方讨价还价大做生意,这一政策为阿根廷带回丰厚的利益回报。实际地说,卡斯蒂略政府的这一政策,应该和大多数阿根廷人的民族主义信念有关,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阿根廷国民认为,正在进行的大战和阿根廷并没有太大关系,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是阿根廷最好的选择。由于阿根廷的中立,阿根廷商船很少遭到德国的袭击,阿根廷在和轴心国的贸易中获取丰厚的回报。与此同时,阿根廷也向盟国提供了大批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应该说它对反法西斯战争是有一定贡献的。这一政策导致了战时阿根廷出口猛增,刺激了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从1937年到1945年,羊增加了28%,猪增加了104%。1943年,阿根廷工业产值较1935年翻了1番。产业工人从1935年为45万人,增加到1945年的120万人,战时阿根廷的黄金外汇储备增加了3倍[3]。

四、战争后期阿根廷对德国宣战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联红军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阿根廷国内的民主进步势力也逐渐强大起来。1943年6月4日,集结在联合军官团里的一批阿根廷军人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卡斯蒂略政府,由劳松掌握政权,两天后政府领导权又转到拉米雷斯手中。阿根廷政局的变化,使它的对外政策和阿美关系也随之出现了跌宕起伏的新局面。拉米雷斯政府刚上台时,曾做出准备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姿态,但很快又和德国打得火热,1944年3月,法雷尔继任阿根廷总统,阿根廷依旧和德国保持外交关系,并且和德国签订了大量的商业协定。但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阿根廷政府也开始考虑怎样为自己在战后谋个更好的处境。1945年2月,美洲国家在墨西哥举行会议,与会国一致决议:任何国家如果没有参加反德国的战争,就不允许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这样,阿根廷政府才勉强于1945年3月27日宣布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乌克兰的克里木半岛召开雅尔塔会议,讨论创建联合国,三国一致决定,被邀请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应是1945年3月1日前向轴心国宣战的国家。当时的拉美国家除阿根廷外,都向轴心国宣战了。阿根廷对德宣战,较雅尔塔会议规定的期限已经晚了三个星期,按照它在大战期间的实际表现,阿根廷是否有资格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还是个问题,但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拉美各国同苏联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此时的美国,已视苏联为战后争霸世界的主要对手,因而美国需要阿根廷这个小兄弟在联合国内为其呐喊助威,因为阿根廷政府一向敌视苏联,于是美国迫不及待地要把阿根廷塞进联合国。早在雅尔塔会议期间,斯大林就表示过,他对阿根廷没有好感,并说在未来的联合国会议上,真正对德作战的国家如果和那些在战争期间摇摆不定、投机取巧的国家并排坐在一起,是会感到委屈的。在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上,苏联反对邀请阿根廷参加,但美国和拉美国家却极力支持阿根廷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为此美国向苏联施加强大的压力。最后美国和19个拉美国家一起,争取到一些国家的支持,在旧金山会议上以31票支持4票反对,最终通过了对阿根廷的邀请信。

阿根廷在大战行将结束之时对德国宣战,并最终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对于阿根廷来说,这是它外交上的胜利。但更深刻的一面,此时的世界已经处在冷战前夕,曾几何时美国还在谴责阿根廷和法西斯国家勾结,说阿根廷是“西半球法西斯运动的总部”和对其它拉美国家进行恶劣影响的潜在源泉,现在却极力把阿根廷塞进联合国,使它和反法西斯战争中流血牺牲的国家并列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4]。这个突兀的变化,与其说是阿根廷外交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美国外交的需要,美国在外交上一向奉行务实主义,凡是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不管对方表现怎样,都是可以拿来作为朋友的。美国为了在战后和苏联争霸世界,首先需要的就是稳固拉丁美洲这个后院,防止苏联势力渗入拉丁美洲,在此情况下,美国自然要安抚阿根廷,使阿根廷能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对于阿根廷以前的所作所为,美国自然也不便再追究下去,就这样阿根廷顺利地进入了联合国。

[1]哥尼昂斯基.拉丁美洲和美国(1939-1959)[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76.

[2]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90.

[3]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拉丁美洲史论文集[G].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274.

[4]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59.

K783.52

A

1673-1999(2010)05-0148-03

杨波(1973-),男,河南信阳人,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文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史。

2009-10-11

猜你喜欢
二战阿根廷德国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阿根廷可能禁止敌敌畏和敌百虫的使用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