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振强
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的区别
□ 高振强
世上很多的争论源自于概念的模糊不清,看起来探讨同一个问题,彼此各执一词,非常激动,其实是你说东我说西,你南辕我北辙,最终不知所然,浪费大量精力。关于法的精神、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许多争论,也有这样的问题。为减少争论,须首先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弄清法的精神、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理清法、法治、精神、理念等几个相关概念。
法的概念区别很大。一般认为,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施行的,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表达其要求的规范或规范体系。[1]这是对于人定法而言的,人定法的范围比较具体,也就相对容易定义。具体而言,人定法的范围也有分别,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等,成文法又包括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等。事实上,行政规章有时被称为法律,有时又被列于法律之外。除此之外,西方文化中还往往把法解释为自然法,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自然法是制定人定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和依据。
法治一词的各种解释比较起来却相去甚远。通常的说法有法律统治、由法而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等,其隐含主词是法律、是人民、还是统治者,却不相同。英文的说法也有:rule by law,rule of law,rule under natrural law等多种。分析起来,隐含的主语或主体是理解法治的关键。不少主张法治的学者认为,法治区别于人治,人治是具有特权的人的统治,法治应该是法律的统治,法律是主体。但这种说法很容易遭到反对:法律是人定的,法律这东西怎么能统治人呢?[2]如果没有人在制订和运用法律,法律也就不存在,法律不会自行统治。司法执法者作为主体也不恰当,因为司法人员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一般认为,人民才是法治的真正主体,现代国家主权在民,人民通过制订和运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究竟是法在治还是人在治?这似乎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把法律拟人为统治者,这对西方基督教有神文化来说容易理解,对中国文化传统而言,法律统治人有些费解,用法律统治或依法治国才是一般的表述。
解释精神和理念的概念,辞海和汉语大词典显得不够用了。精神主要有七种含义:一是 “绝对精神”,指世界的动因或规律。黑格尔对“绝对精神”进行了深刻论述。二是哲学上或抽象意义上的主观世界,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的意识、思想、观念或宗教中的神。如我国六、七十年代曾有“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口头禅。关于主观世界能否决定客观物质世界,思想界划分为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三是人们关于某种或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意识观念或思想境界,既可以如实反映事物或现象,也可以相对独立,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这个含义只是前者外延的一部分。四是精神产品。如精神生产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五是内容实质。如文件精神,传达会议精神。精、气、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常重要的概念,精、神二字组成精神一词表示内容实质之意,应是合适的。六是人表现出来的活力或思想状态。如说某人的精神好,做事有精神。七是意旨目的目标或价值取向,这种解释可以说是内容实质之意的引申。如延安精神,美国精神,雷锋精神,钉子精神,敬业精神。法治精神的“精神”,可在上述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种意义上使用,可指法治意识、法治思想、法治理想、法治意念、法治价值追求,但一般指法治的意旨和价值取向。
理念在 《现代汉语辞海》(中国国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和《当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4月版)中没有列出解释条目,在《汉语大词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中仅有一种解释:“理性概念”。《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对理念的解读与柏柆图的观点有共通之处。《辞海》将理念解释为意同理式、观念,可以理解为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观念,有时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3]《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信念、思想、观念。[4]理念一词应用非常广泛,除了这些解释,还有其它多种含义。尤其是西方语言中的理念概念的引入更是丰富了汉语中的理念含义,但同时也造成了某些思维混乱。一些新派生的含义并没有在字典、词典中得到体现。
法治理念必须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西方和中国都在说同样一个词,理解却有很大区别。认为万事万物是由理念或与理念类似的形式因、神、上帝等派生,这可以说是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主流观点。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等都认为事物的理念或形式因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基督教神学认为是神的理念创造了世俗世界。古念、观念、信念皆可,因此,我们可以将理念定义为理性概念或理性观念。中国对于理念一词的运用较晚,但关于理念的思想却并不晚。从理念派生万事万物的意义上说,中国道家的道、儒家理学的理和佛家的法都有理念的意味。从理念应由人们遵从的意义上说,宋代朱熹理学的卫道士形象作出了更为相似的注解。但是,虽然引入了西方法治理念的观念,我们对法治的理解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儒家没有让天理统治一切,对天不满时还要骂天,天理与国法、人情之间还存在着博弈,如果让天理、道理或神明决定一切,仁爱观点、礼仪之道、帝王的权威等会受到挑战,这是他们不能允许的。道家认为“天地之间人为贵”,道生一切但并不主宰一切。佛家对世俗世界采取超越态度,万相皆空,佛、法、真如等也不同于能够决定不同物性的自然神。
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思想和语言环境对法治理念进行一个既区别于西方又区别于传统的新的界定。区别于西方,意味着我们不能片面认为法治理念就能够决定一切,不能片面认为法治就是法律统治。区别于中国传统,意味着我们不能片面理解以人为本,不能认为人能否定法治理念或随意超越与法治理念相联系的法律制度。区别于西方,我们应该认为法治理念不是一种决定客观物质世界或社会制度的东西而主要是人们的主观理性观念;区别于中国传统,我们不能对其随意而为,不能否定其蕴含的客观刚性内容。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法治理念是对法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是对法律精神的领会和对法的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理性观念。[1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性认识,或者理解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性观念。
比较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的含义,我们有必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区别:
1.法治理念强调理性,法治精神强调感情与价值。理念是理性观念或理性概念,因此法治精神是强调理性的,是对法治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精神不见得出于理性,而具有较强的感情、意向和价值色彩,因此法治精神强调对法治的意向和价值追求,是关于法治的思想和感情的精华。
2.法治理念侧重客观性,法治精神侧重主观性。理念的存在形式可以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却要求是客观的。如果从理念应体现客观规律、理乃是外物之理的角度讲,理念的内容是客观的;如果从西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摹本的角度,它更应具有外在客观性。而法治精神体现人们对法治的意向价值和感情追求,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就唯物主义哲学看来,一切意识的内容都具有客观性,但同时进入意识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也具有主观性,它们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调社会主义属性,单纯讲法治精神则不一定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调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性认识,把党的领导、服务大局作为法治理念的内容,有人认为是不可理解的,但如果理性的思考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不讲这两条还真不好办。单讲法治精神,不必一定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一般是指法治精神的共性。
[1]刘作翔.法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版。
[2]李步云.法苑春秋[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48页。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4,3175,1306页。参见范沁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4页。
[4]现代汉语辞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36页。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理选读[M].(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75页。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页。
[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
[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页。
[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5页。
[1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5页。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第31页。
[1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13][德]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1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15][奥]阿·菲德罗斯.国际法[M].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页。
[16]汪习根、桂晓伟.论法治理念[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作者:重庆市巴南区副区长、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