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创新

2010-08-15 00:45:37万军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万军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 研究室, 北京 东城区 100743)

一直以来,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成果颇丰,而相形之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还较为薄弱。其实从经典作家开始,无论是在对既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还是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里,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以胡锦涛为首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原理

“社会建设”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是与“自然”相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狭义社会建设等要素在内的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中义的社会建设,是与经济建设并称的,实际上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狭义的社会建设,指的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如果说广义的社会建设,主要是哲学层面上的,那么,狭义的社会建设主要就是社会学层面的。在马克思那里,这三类社会建设的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阐释和发展,他的唯物史观和社会哲学上更多地体现的是他的广义社会建设理论,中义和狭义上的社会建设理论也很丰富。这三方面的社会建设理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狭义社会建设理论,但也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广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中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指导和关照。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狭义社会建设理论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界定“社会”这一概念的。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第一次定义这一基本范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1](P532)此外,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2](P363)这两个规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角下的社会本质,即社会并不是简单的人群的复合体,而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中轴线”理论和“历史合力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资产阶级学者相关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入手,通过对人类社会实践的考察,确认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引发者和内在的动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破除了以往唯心主义对于社会发展的种种臆测,为我们开展社会建设找到了现实路径。

集中反映这一观点的是恩格斯提出的“中轴线”理论,恩格斯形象地将生产力的发展比作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围绕的中轴线,“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1](P733)这就说明无论社会发展现象多么繁乱复杂,都是围绕生产力发展这根“中轴线”进行的。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要想推动社会进步,就必须回到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道路上来。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都有赖于此。“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P33)对处于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后,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社会才能到来。马克思为我们描绘了那一幅动人的情景:“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P305-306)

在充分强调社会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指出上层建筑诸因素对社会发展也起着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对经济基础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恩格斯在晚年将这一思想概括为“历史合力论”,其主要观点就是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真正推动是通过“历史合力”的方式实现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产生出来,而其中的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P697)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是一种以经济因素为始因的综合动力论,相应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所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而协调地发展。

(二)“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不是杂乱无章、没有方向的,也不是某个至高无上理念的自我实现。恰恰相反,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推动的,所以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更替,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他们在全面总结人类文明最高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社会形态发展的“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为我们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以分工和所有制的不同特征,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图式: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现代资产阶级私有制,最后是共产主义制度。后来他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思想,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五阶段”说,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草稿)》中,马克思依据人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征,又从社会关系角度提出人类三大社会形态的构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5](P104)

无论是“五形态”说,还是“三形态”说,其本质都是统一的,体现的都是人类社会从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无阶级社会这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进程。尽管标准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告诉我们,人类进步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实践中各个民族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演化可以是多途径、多线条的。这就告诉我们,既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善待自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目标论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仅是现实中社会建设的努力方向,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划时代的名著《共产党宣言》中,就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定义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1894年恩格斯应意大利社会党人朱泽培·卡内帕的来信约请,要求用最简短的字句来表达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以上述《共产党宣言》中这一精辟论述作为回答。

与资产阶级学者热衷的人本主义相比,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理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绝不是仅仅要求全人类抽象的、绝对的民主自由权利,而是更加丰富、全面、立体的权利。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所指的“人”,是全体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切实保障他们的现实和发展权益。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需要。首先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6](P31-32)所以,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并不断改革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次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以自由自觉和创造性为精髓的精神生活,是把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动物类的本能生存活动区别开来的“人的类特性”(又称“人的本质力量”)之所在。为此,必须在重视和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再次是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性是人的类本质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为此,不断自觉地调整、变革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制度革新或体制改革,是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

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所秉持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绝不是空头支票式的许诺,而是有现实途径和客观内容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的奋斗目标,才能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阻碍。当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接近和逐步实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提醒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和谐进步的前提条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绝不是征服者与异族的关系。一味地掠夺式地开采滥用自然资源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P383)他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的例子,这些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而砍光森林,但从此山泉消失、洪水泛滥、耕地成了不毛之地。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建设不能离开良好自然环境的帮助,只有更加自觉合理地建立起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途径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建设可以主要通过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来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政府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职能是社会发展的公共需要。在《法兰西内战》中,针对一些人认为未来社会即将取消公共管理的无政府主义谬论,马克思说道:“硬说中央的职能——不是指政府统治人民的权威,而是指由于国家的一般的共同需要而必须执行的职能——会变得不可能,是极其荒谬的。这些职能会存在。”[4](P57)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维持一定的政治经济生活秩序,使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转,即使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也一样需要。

那么,马克思主义心目中的社会管理职能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管理,是指对整个社会的宏观管理而非部分管理。1845年2月8日,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讲到在共产主义社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将简化时就说:“管理机构必须管理的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切表现,一切方面。”[3](P608)这是因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是对社会总体活动的管理,而不是对个别社会活动的干涉。由于剥夺了资本家的管理权,将社会一切生产部门都交由整个社会来管理。这种管理是同社会化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因而必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随着社会对生产力的占有,这种社会性就将为生产者完全自觉地运用,并且从造成混乱和周期性崩溃的原因变为生产本身的最有力的杠杆”。[7](P304)

其次,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管理是人民群众而不是统治阶级的管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这种管理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所以,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8](P369)其根本宗旨,是把资本家的意志、权威幻化为国家或者公众意志,从外部强加给社会,这样的管理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产生对抗。而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因此,这里的社会管理也不具有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而是人民实行自己当家作主权利的途径。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就说过,“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4](P64)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人民管理制,“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被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假托的社会力量。”[4](P95)巴黎公社的诸多尝试,实行真正民主的普选制,保证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选出各级代表和国家领导人,选民对各级领导人和公职人员拥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反对特权,废除高薪,缩小工资差别,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坚决反对个人专断等,都为我们展现了人民管理的实现形式。

再次,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管理是国家从属于社会的管理。资产阶级解放运动是政治解放,但最终的解放方式是社会解放。只有共产主义制度才能使国家从属于社会,消除其阶级统治的异化性质,从而成为真正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实干的”、“负责任”的普选机构,“由一个站在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4](P313)在共产主义社会,“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4](P313)只有这时,以前为国家压制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才能发扬光大,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从事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将会立即显著增加,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复杂而日益增加”。[4](P303)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保障也是实现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建设中之所以需要社会保障,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社会提供后备基金予以保障;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需要社会予以部分生活保障;年老已不能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口,需要社会予以社会保障。”[8]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批判拉萨尔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应当得到“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观点时指出,在社会生产中,社会总产品作为消费资料进行个人分配之前,需要进行两方面的扣除:一是用来进行再生产方面的扣除,其中就包括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二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的扣除,其中包括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保障为现代一切生产方式所共有,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系统。

结合巴黎公社等地的探索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就扬弃分工、实现工业化、推动产业化、加入全球化、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普遍的义务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意义的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有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但远未形成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时代使命主要是唤醒无产阶级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更多关注的是对现有社会的革命性批判;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未来社会建设的实践问题尚没有直接提到他们面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问题逐步提到人们面前。从列宁开始,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各自具体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首次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明确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格局“四位一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关键地位,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尽管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们一直在从事社会建设工作,但大都将其看成是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附属品,对其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格局中的地位没有清醒认识。直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时,才首次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在随后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在党的十七大中,专门列一章来讲社会建设,这在我们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第一次。这就使得原来掩藏在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得以浮出水面,成为一门专门科学。科学发展观第一次完整地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纳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体系中,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

第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是坚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的肯定和发扬。尽管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立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崭新的理论命题,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念和必胜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推进,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发展新路。中国共产党人的尝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得以持续推进的基础。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的继承和应用。“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提出,突破了我们历史上谈“人”色变的“左”的思想束缚,是我们政治哲学上的一大突破。这个“人”,我们定义为人民群众的整体,定义为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以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所提的单个的、抽象的、概念化的个人。“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就是落实“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实际行动,就是“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尤其要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长远目标和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促进公民自由全面发展与解决群众的现实生活困难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更容易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恩格斯著名的“中轴线”理论,充分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的地位提到了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提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就把发展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指明了发展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意义。不仅如此,科学发展观还对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全新阐述。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是包含经济、社会和人的进步在内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全面的发展观强调促进发展、加快发展,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就使发展的内涵更加丰满,也更能促进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

第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历史合力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历史合力论”指出了推动社会发展必须依靠多方面的合力,而科学发展观就将其进一步延伸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注重社会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整体进程中的相互关系。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指出要推进社会建设,必须做到七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的文献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提出“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诸多生态文明的新概念、新要求,这就为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现实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三大战略。这就为我们推进社会建设找到了现实途径。

第五,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做出了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只是对社会管理提出了几条原则,如强调人民为主体的、对社会整体的管理,强调对国家属于社会的管理。这些都是基本的原则和奋斗目标。但由于全国各地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巨大差距,以及中国共产党一党长期执政的现实国情,使得我们的社会管理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实现社会整体的自主管理,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整个社会的公众参与。这是新时期加强社会管理的现实途径,也为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做出积极的探索。

总之,科学发展观既高扬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旗帜,又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肥沃土壤,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新世纪新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思想解决我国现实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必将为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发挥深入而持久的历史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杨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科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