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田 芳
(1.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人文社科系,重庆400052;2.重庆市彭水县教研室,重庆 彭水409600)
语言知识与语言习得
陈 萍1,田 芳2
(1.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人文社科系,重庆400052;2.重庆市彭水县教研室,重庆 彭水409600)
获得语言知识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但语言知识却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性工具。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人类能够习得语言是基于一种本能,是习语者的内在因素和语言环境等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文化知识的介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语言研究者和语言教学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语言;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言习得
自普通语言学学科建立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以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建构一种理想的语言教学模式。基于理性主义的语言教学法极为重视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而基于经验主义的语言教学法,则注重通过接触模仿,积累言语经验,促进个体认知的不断发展并最终使认识主体获得语言能力。然而,实践证明,不管采用哪种语言教学方法,只要我们承认学习语言不可能像鹦鹉学舌那样学一句用一句,就不得不通过学习语言知识以形成目的语语言能力。因此,完全排斥语言知识的语言教学法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采用经验主义教学法,也必须从语言的接触积累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归纳提炼出语言知识,从而形成语言能力。总之,语言是使用者运用的对象,而不是“认识和言说”的对象,语言知识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但语言知识却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性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和认知工具,语言的功能与价值体现在语言运用中。除了具有严重语言障碍的人,每个人都具备或高或低的语言运用能力,因为这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所必备的生存能力。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能够将语言符号与语境要素匹配起来的语言能力,而获得这种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语言运用。因此,语言教学之目的,不仅是要让学习者驾驭语言符号系统,而且要使学习者理解和把握各种语境要素,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提高学习者对语言符号和语境诸要素的匹配能力。
学得与习得虽然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相径庭。习得是一个内在的遵循一定程序和规律的自然过程;学得却是一个外力灌输的过程,是把动物学习规律用之于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不符合人类语言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语言习得论最早由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对语言的定义和人类获得语言能力的途径作了全新的解释: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种属属性,它是存在于大脑中的由人类的遗传基因所控制的一种特定物质。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人先获得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知识,而后进一步获得具体运用该语言的能力,最后再由语言能力生成无穷无尽的语言行为。因此,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是人脑中不依靠学习而能自然构建起来的一种系统。乔姆斯基指出,语言是一种物质状态,不能简单地按照经典的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为“语言是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人类先天的语言能力基因在后天语言经验的作用下,从元始状态(initialstate)进入稳定状态(steadystate)的结果,而不是靠“刺激-反应”训练而形成的习惯。这个理论推演开来,其实就是认为人类可以借助大脑中存在的先天语言属性,形成语言能力(competence),然后再生成语言行为,而这种先天语言属性就被称为包含了所有语言的普通原则的普遍语法。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人类获得语言能力是一种本能,既不依靠认知活动,也不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其内部过程是固定不变的——当人接触到目的语材料后,就会激活固定在普遍语法中的参数,从而逐渐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学习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活动,就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两种方式而言,“习得的效果远好于学得”[1]。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称为习得,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称为学得。不少语言研究者相信,语言学习有最佳期和临界期。一般说来,七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期,十三四岁左右是语言学习的临界期,成人的语言学习在临界期之外。
(1)研究者的视角
语言习得研究者从中介语、错误分析、习得程序的认定、习语者语言的变化性和语用特征等五个方面对习语者习得语言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中介语是习语者学习目的语的语言,判断中介语发展水平及其特点的标准是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错误分析中识别错误主要依靠语法标准。“习得程序的认定,主要是根据不同习语者掌握某些目的语语法、语音项目的先后顺序而推论习语者大脑内的习得顺序,同样是以语言知识为立脚点。”[2]习语者语言的变化性主要研究其在不同场合运用的不同语言结构和语体,如果离开语言知识,这种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至于习语者语言的语用特征,既牵涉语用学,也涉及目的语的结构与功能。因此,不论习语者习得了什么语言,都必须以语言知识为基点。
(2)习语者怎样习得语言
①外部因素。首先是社会因素,即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指习语者所在地的本族语、官方用语、族际通用语、多数人的母语。在这种环境下,存在按乔氏理论习得语言的可能,但习得的首要任务是内化目的语语法,其次是输入和交互。所谓的输入和交互,是指从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对交际语料进行理解与选择,如果输入或交互的信息有误,交际必然不能完成。这从反面证明语言知识应是语言习得、语言教学的立足点。
②习语者的内在因素。指的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影响习得效果的内隐因素,共分为三类:
第一,语言迁移作用。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迁移主要表示习语者建立语言体系之时第一语言特征的自动渗入。当代语言习得理论从音位学、句法、语义、语用学等各个方面论证了语言习得存在着迁移现象。实际上,迁移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迁移的内容主要是语言知识,这种观点与心理学对迁移的解释是一致的。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习论与格式塔学习论都强调迁移作用,格式塔的关系迁移理论和布鲁纳的原理迁移论尤其重视学习者既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所以,习得论者依据迁移的作用,也认为语言知识是获得语言能力的基础。
第二,认知作用。“这种作用存在于输入语料/信息以及输出时建构语言系统的心智活动之中。”[3]——这意味着对目的语的理解与习得都离不了认知活动。这样,语言习得论者就把中介语和习语者语言的变化与认知活动联系起来,从而远离了语言是在“脑内自然生长”的机械习得理论。
第三,语言共性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典习得论”所遵从的语言习得机制,即借助习语者天生的普遍语法内化为目的语语法。二是从语言类型学出发,认为第一语言知识包含了目的语语言知识——因为输入的语料并不能给习语者提供形成目的语语言能力要用到的全部语言规则和信息,所以习语者必须利用语言的共性从第一语言的语言知识中去获取所缺信息。
(3)对习语者个体差异的研究。个体差异可分为两类:一为固定的个体差异,即年龄与习语潜能;一为可变的个体差异,即动机和认知方式。动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习语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习语需要。如果习语者身处目的语社会环境中,其习得语言的首要目的是使用,比如第二语言习语者。如果习语者身处非目的语社会环境中,其首要目的是掌握习得目的语的方式和手段,即语言知识。至于认知方式,不论是独立型或依赖型,其主导因素既包含个性差异,也包含习语者所处语言环境的影响,因为目的语语言环境在影响认知动力的同时,也会影响认知方式。而个人会采取哪种认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知识的作用。
成人学习语言,往往要接触一些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如音系构成、文字学常识、词汇知识、语法规则、文化习俗等。语言、文化知识的介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语言习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影响。首先,语言习得者所接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研究的成果,而任何研究都难以达到穷尽完善的境地,因此,语言习得者所获取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也不会尽善尽美。其次,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原因,语言习得者不可能把一种语言的语言知识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全部获取,而必然是伴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掌握,而这往往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此外,语言知识和文化规则不是数学定理,不会亘古不变。由于历史发展演变的不同步,新的语言现象横向扩散的不平衡,语言与方言之间的特殊影响,社会阶层的特殊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以及语言运用中的变异等因素,语言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有悖于一般规则的例外现象,这就需要语言习得者去仔细分辨。正因为上述原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介入又可能会对语言的习得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语言习得者时常将一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类推到例外现象上,或者“泛化”到另一种语言中,造成语言学习过程中常见的“过度概括”。
每个人在获得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获取了语言所附丽的文化世界,并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迁移到语言的习得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世界也具有共性和个性,因此,文化迁移也有正迁移和负迁移。”[4]语言和文化的迁移现象,有些较为明显,有些较为隐蔽;有些是表层的,有些是深层的。语言和文化的正迁移,是成人语言学习的优势,而语言和文化的负迁移是成人语言学习的弱势,甚至是语言习得中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有效地克服负迁移,也成为当前语言教学中需要攻克的难题。
[1]李宇明.语言学习与教育[J].语言文字应用,2000, (3).
[2]朱曼殊,缪小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4]孙德坤.关于“学习”与“习得”的区别[J].世界汉语教学,2008,(2).
H0-06
A
1008-6382(2010)01-0063-03
2010-01-04
陈萍(1964-),女,重庆彭水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责任编辑 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