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 政法系,四川康定626001)
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
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 政法系,四川康定626001)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指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单向度”社会。这种“单向度”表现在三个方面:“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政治和“单向度”的思想文化。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单向度”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重视对人的关怀;合理发挥科技的作用;避免工具理性膨胀的负面影响。
单向度;马尔库塞;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现代化
美籍德裔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是法兰克福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深刻地揭露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指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单向度”社会。
马尔库塞早年师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并在其指导下撰写了《黑格尔的本体论与历史理论的基础》一文。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全文公开发表后,马尔库塞曾撰文称其 “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把他的早期哲学研究方向由黑格尔哲学转到《手稿》。但他主要不是研究《手稿》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而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从黑格尔哲学中寻找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哲学渊源。他认为,马克思的 “这些手稿也使人们能用一种更加富有成效的方法提出关于马克思和黑格尔之间的实际关系这个问题”[1]。马尔库塞指出,人的本质概念是黑格尔哲学与《手稿》之间的内在中介,人的本质的解放是《手稿》的基本主题。可以说,马尔库塞始终关注的是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他虽然生活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却始终保持着哲学家清醒的理论思维和批判意识,并敏锐地发现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力量操纵和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人的生活方式,从而造成“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等种种病态的现实。
“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特定用语,意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成为肯定的方面了,变成单向维度的了。在马尔库塞看来,生活在正常社会中的人,应该有两个“向度”,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与社会现实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但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向度,因而使这个社会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正如马尔库塞所论述的那样:“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2]2
马尔库赛认为,当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首先表现在人已经成为“单向度”的个体。他在强调人的自主性、人的价值与尊严及人的本性解放的立场上,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揭露和全面控诉。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依靠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依靠自动化的实现,不仅使肮脏而激烈的肉体劳动减少,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大量消费品,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扩大和满足,并且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对这种表面上物质极度繁荣的满足,不是真正需要的满足,而是虚假需要的满足。人们所以感到幸福、安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由于技术的进步,发达工业社会不难做到这一点。马尔库赛指出:“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现行的人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2]6发达工业社会正是通过制造和满足这种“虚假需要”来左右人们的意识,支配人们的生活,将人“整合”或“一体化”到现存的社会制度中。于是,人不再作为社会的反抗力量;人作为一个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主体应该具有的个性、自主力、反抗性、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都被技术理性消解了。这样的“一体化”,导致了人成为失去超越和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个极权主义社会,而且也的确是个“新社会”。“在这里传统的麻烦之点不是正被清除,就是正被隔离,引起动乱的因素也得到控制”[2]19。这个社会不仅消除了危害其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而且“包容了其存在的曾经表现为整个制度的对立面的那些阶级。”[2]19就是说,先前作为政治反对派而存在的社会民主党放弃了暴力夺取政权的主张。因而,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在发达工业社会是处于边缘的。他指出,“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使马克思的 '无产阶级'一词成为一个神话”[2]170,社会政治变成了“单向度的政治”。
马尔库塞认为,由于这种政治领域的单向性,尽管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极力宣扬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多元主义的民主制度,但这种制度实质上却是非常虚伪的。由于当代工业社会是靠高生产率和高消费来维持其现存的统治秩序,它只能依靠科技推动下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把整个社会动员起来,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凌驾和超越任何特定的个人和集团之上的利益”[2]216。政治权力通过对机械与技术体系来实现对国家架构的控制,从而有效地维护现存的政治体制。“统治者们能提供的消费品愈多,下层人民对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官僚们的依附,也就愈牢固”[2]217。当技术进步实现后,它将表现出巨大的控制力,社会将演变成没有任何反对派、反对阶级的社会,将走向极权主义的统治。
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对人进行了全面的操纵和控制,使人丧失了“内心自由”和对现存制度的批判性。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越发展,当代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就越具有控制性,社会可以借助最新的“意识工业”手段——无线电、电影院、电视、报刊、广告等加强对人们心理的控制。它们对人们进行说教和操纵,压制人们的自由意识,规定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立了“单向度的思想与行为型式”,使人丧失了“内部自由”。这种“单向度”思想标志着“自由与反对的衰落”,人们把受操纵的生活当作舒适的生活来接受,把压抑性的社会需要当作个人的需要,把社会的强制当成个人的自由。马尔库塞指出,“单向度”的思想“不是道德或精神的堕落与腐败”造成的,而是发达工业社会所具有的“客观的社会过程”。
当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还表现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原本是唯一能超越一切的东西,但是在发达工业社会,艺术已经失去了它的传统功能。由于艺术的普遍传播,人已经变成了用于改造自己思想的文化机器中的零件。艺术虽然可以得到普及,但是却变成了“单向度”的艺术。一切标志着文明的东西,一方面成为解放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成为新的统治和压制工具。在发达工业社会,文化被高度商业化了,成为一种单纯的消费品。表达人们理想的文化,高于现实、对现实持批判态度的文化,即所谓“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拒斥。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要具有真实性和虚假性,并提出要对二者加以区别,这是十分深刻的。因为资本主义正是通过制造和满足人的虚假需要来维持其社会制度的。但是,他对需要的理解是抽象和空洞的,他把需要与人的社会实践割裂开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其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马尔库塞的“无产阶级融合论”看到了工人阶级所处的真实地位,看到了技术发达使工人愈加依附于工厂和公司,认为劳动阶级只不过是 “受到抬举的奴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并未发生改变,并因此否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则是错误的。
马尔库塞看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文化的堕落,强调思想和文化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把这种堕落一概归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从不合理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面找原因,表现了其思想的局限性。科学技术就其本质来讲,是中性的,科学技术是为人类带来福祉还是灾难,关键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谁去掌握它和运用它。
(1)重视对人的关怀
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仍在相当范围内发生作用,加上包括技术和市场经济等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异化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对人性的压抑甚至是扭曲的不合理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以,从现实国情出发,我们应该注重研究人的问题,注重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关注个人以及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关注社会对人权的尊重。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是应当的,但如果物欲膨胀,不注重道德自律、人格修养,必然会沦为物质的奴隶,从而失去人在社会中的真正价值。
(2)合理发挥科技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个中性事物,主要看我们怎么去利用。科学技术既可以成为人类走向文明的“善”,又可以成为把社会推向全面“单向度”的“恶”。在现代化建设中,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巨大“恩惠”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树立一种正确的科技发展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带动作用,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必须确立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目标——造福人类,促进科技与人的和谐发展;二是必须注重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性问题,即以实现“科技——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3)避免工具理性膨胀的负面影响
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的合理化,工具理性占据了统治地位,唯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思维方式成为主导一切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意味着人的否定、批判和怀疑能力的丧失,也即直接意味着自我的丧失。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抵制这样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否则就会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精神空虚,缺乏理想和信仰,导致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
[1]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
B505
A
1008-6382(2010)01-0036-03
2009-12-14
陈光军(1969-),男,江西南昌人,四川民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周 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