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芳, 王松岩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辽宁大连116002)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培育研究
杜 芳1, 王松岩2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辽宁大连116002)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面临着知名度低、艺术水平下滑、缺少资金、没有市场、传承艰难等困境。当代社会流行艺术的冲击、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缘化的原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培育策略,是一个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推近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应从五个方面来实施:加强传播和宣传体系的建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综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品;寻求法律保障与政策扶植。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述常见于报纸、期刊及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被称作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是赋予全人类的不可多得的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2001、2003和2005年制定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性法律文件,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及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传统文化逐渐被“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所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近年来,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全面开展保护工作。为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确立了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把它们转化为文化产业,是一个学术上亟需解决的课题。一则可以丰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二则能推动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1.数量丰富,知名度低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和分布区域比较集中。目前已普查出鞍山二人转、东北大鼓、奉天落子、满族民间故事、千山寺庙音乐、笙管乐、海城高跷、盖州高跷、朝鲜族农乐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 113项,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陈列馆、传习所及培训基地6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400人,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李秀媛、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赵本山等[2]。可见,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极为丰富。然而,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知名度低。在辽宁省已建立的1 113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项目中,影响力大至全国妇孺皆知的项目寥寥无几。中国人甚至辽宁人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陈列馆、传习所及培训基地都很陌生,不了解其地址,也很少参与其举办的活动。400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除前文提到的,其余的也都不为大众所熟悉。总体上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甚至辽宁省的影响力还有待增强。
2.艺术水平整体下滑,面临灭绝危机
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传承人仙逝,曲目流失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艺术水平整体下滑,有的面临灭绝危机。光明日报2009年2月12日报道了辽宁省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离世的情况。“辽南皮影”传人张永夫仙逝后,收藏多年的3 000多件珍稀宝物清代“影人”一度面临散佚危险,最后不得不“远嫁”他乡;“东北二人转”5个国家级传承人之一的李秀媛作古后,观众耳熟能详的60多部二人转剧目也随之入土,只留下视频3部。如此重要媒体对此事进行长篇报道,可见事态之严重。可是这个报道其实只揭示了冰山一角。辽宁省千山寺庙音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一些颇有造诣的寺庙音乐演奏者已离世,有的因为年事已高无法演奏,新人演奏技巧和对音乐的理解无法与前人相比。辽宁省鼓乐,尤其是大牌子曲和汉曲,也是我国重要非物质遗产,如今能完整演奏者寥寥无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水平已经整体下滑,这些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3.缺少资金,后继乏力
辽宁省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缺少资金,没有市场,后继无人,传承艰难的困境。从2009年2月12日的光明日报的报道可以发现:“辽南皮影”传人张永夫,“东北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之一的李秀媛,两位艺术家没有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因为要整理和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竟导致生前生活陷入困境,无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众所周知,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东北大鼓是东北重要娱乐项目,鼎盛时期,在沈阳的各茶楼、北市场、小河沿等地,到处都能听到东北大鼓。现在基本没有演出东北大鼓的地方和氛围,有名望的艺人大多谢世,最年轻的艺人也年近花甲,东北大鼓处于后继无人的窘境。有的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子女都拒绝传承。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瓶颈”。如若不找出原因和良策,辽宁省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历经时间磨砺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艺术技巧、知识、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会遭遇怎样的结局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目前已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改革的总体规划。辽宁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应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提出创建辽宁省特色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因此,在明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其现状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步伐。
1.经济结构变化的冲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并为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或迟或早也要发生改变。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农村的主要文艺形式。前工业时代,几千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地主和农民的地租关系所构成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及其存活方式。封建制度下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以封建制度下的生活为主,是那个时代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的反映,作品所反映的民间风情、人物掌故,深受封建伦理影响,充满封建社会所提倡的思想价值取向。这从辽宁省皮影戏的代表剧目《苏武牧羊》、《东郭先生和狼》、《千手观音》、《喜桥会》中看得很清楚。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也没有如今的高科技支撑,非常简单,从事演艺的人也很少。以皮影戏为例,辽宁省皮影戏四五个人一组,一个黑色的皮箱、一把竹竿、几部书、几件乐器、一块白布就是全部行头。其受众也来自重土难迁的广大的农村居民。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工商业生产、劳务输出等复合型经济结构转化。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旧有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势必会受到冲击。皮影戏已逐渐失去观众,有的是网络科技及新兴媒体所带来的冲击,对过去岁月中产生的皮影戏,兴趣减退;有的是因为生计去了城市发展。而皮影戏“一口能说千古事,双手能舞百万兵”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只适应农民拿着小板凳坐在农村的田间地头欣赏,却不适应城市剧场演出,因为坐在后排的观众看皮影会相当吃力。马克思在论述经济基础决定艺术,经济基础的改变会导致艺术改变时曾经指出:“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3]可见,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经济基础。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若不与时俱进,必将面临危机。
2.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势必随之发展。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土壤基本上在辽宁省农村。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辽宁省农村有了飞速的发展。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市场经济,以及日益开放的社会现实,极大地改变了辽宁省农村相对孤立封闭的社会环境。城乡之间的交流日趋广泛,农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当代各种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动漫、现代音乐、现代歌剧、现代歌舞,纷纷走入农村。农村娱乐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文化的全球化,农村文化城市化使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社会的流行文化,对古老的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或不感兴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知之甚少,就难以奢谈进一步发扬创新。这固然体现了农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受到冲击。
3.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房地产和旅游开发也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区的领导为了追求GDP,为了加快现代化步伐,对遗留下的文化遗产视而不见,缺乏保护意识。不断搞大拆大建,许多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场所消失了,许多喜欢并且可以欣赏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的人群分散了,如此一来消亡的不仅是我们看得到的物质,一起消亡的还有看不到的传统民俗与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
4.法律法规不健全
法律是一定范围内社会问题的规则,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由国家(地区)政权制定,国家(地区)强制力保障实行。从社会学角度讲,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对置身于法制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摆脱法律而生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所有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在辽宁省出现消亡现象,之所以出现了为了生存“背井离乡”、“忍痛改嫁”的事件,究其原因,是因为还没有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状况进行更为仔细地普查和细致地跟踪,尤其是缺乏更为完善的法律保护,再加上执法不严,出现违法不究的现象,致使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件无法受到法律严惩,导致破坏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件屡禁不止。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时空限制,以及文化全球化影响日益加剧,农村文化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赖以生存的民间传统礼俗正面临不断消逝或变异,与之相关的“文化型态”与“语境”也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4]。因此,要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文化产业,其培育策略的研究,刻不容缓。我们不能恢复非物质文化繁荣时期的传统经济结构,也不能阻止农村文化城市化的脚步,以及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但我们可以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含量以及潜在的市场价值,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培育,把传统的“文化瑰宝”推向市场,并转化为相关的文化产品,形成文化品牌效应,这应当是我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培育的一个突破口。在最大限度保持该文化遗产本来面目的同时,适当融入时代因素,使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创新的起点上获得新的突破,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1.注重与影视等其他传播媒介的结合,构建多元化传播和宣传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影视文化产业的源泉。《游园惊梦》、《大国医》、《梅兰芳》无不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中医、京剧中获得艺术的滋养。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特别丰富,这些在辽宁省的沃土上生存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因此,要充分汲取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并将其渗透到影视文化产业中去。各类文化影视剧的剧本编写,外景拍摄都要打上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烙印。利用辽宁省现有的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的影视人才,在影视剧中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打好一张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牌”。如,赵本山推出的融入了二人转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就是成功的案例;苏州昆剧院通过社会化运作,引入名人、外资打造名剧精品,把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长生殿》推向了全国和海外舞台,在美国、欧洲和国内台湾、香港、北京及全国11所著名高校巡回演出引起轰动,创造了近年昆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目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理念、现代内容,这样融传统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可见,不是非物质文化缺乏市场,而是藏于深闺人未知。辽宁省影视文化产业在培育和传播非物质文化方面是极具潜力的。1 113项非物质遗产,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辽宁省特色的影视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影视演出等文化产业的结合,既能推进影视演出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保护并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它对其生长的原生态的社会环境有着极强的依存性和附着性[6]。艺术审美活动作为一种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沟通的过程,无论是艺术美、自然美,还是社会美,都要对象化和具体化,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庙堂”后,决不能失去“江湖”。它来自民间,就要在民间存活。为此,要扩大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目的覆盖面,着力实施好城市、农村的宣传工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要有大规模地宣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信息的计划,给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足够的时空舞台。多渠道、多样式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要让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辽宁省人人耳熟能详的文化资源,要让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提高辽宁省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大展异彩,要让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延伸出的文化产品走进辽宁省千家万户。
2.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高尔基说:“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要继承、革新、发展、繁荣,关键是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呈现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传承。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无疑是重中之重。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纳入到各级各类教育体系,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了提升传统二人转的文化底蕴,挖掘传统艺术的原汁原味,长春师范学院在全国高校率先增设了“二人转”专业,而后,辽宁大学又成立了本山艺术学院,开设了表演、舞蹈、声乐、二人转等专业,使二人转这种通俗的艺术从“江湖”步入“庙堂”,为二人转后继者从“大俗”步入“大雅”奠定了基础,城乡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远扎根传统工艺,大胆推陈出新,出资创办了凌源皮影职业学校和产业基地。这些成功的经验也为众多专家所肯定,但目前只在艺术类高校中推行,推广的范围太小。我们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于每一个学习阶段,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艺术类课程,在辽宁省中小学校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普遍推行专业基础和业余欣赏课,大力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此外,鼓励民办学校、剧团、博物馆利用各种渠道办学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应融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人才时时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艺术文化气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养料一样融入人们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人类文化的骄傲和人类文化的象征。在国外,艺术教育被定义为是一种游戏,一种热爱,一种生活存在方式。如果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有高徒传承,且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会后继无人了。
3.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性研究
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高低是文化产业成功与否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反映的就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命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包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博物馆、民俗文化等科研部门应该深入研究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含量和学术价值,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历史、功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民族文化中的传承和融入当代社会的生存发展空间。“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今天的传统是昨天的现代,今天的现代,可能就是明天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流动的,动才能活。传承本身就是动,从历史的经验看,很少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变化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在继承中吸收新的艺术元素,求新求变,生命力就会衰减,甚至消亡。在继承中创新,使之为当代民众的文化生活服务,才是最好的传承,才是最有效的保护。”[6]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求新求变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得到时代的认同,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提高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的综合开发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进行综合开发,扩大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规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是整个文化产业的创意核心,可以为明星经济、唱片产业、广告业、演艺业、服务业等提供内容资源和经济动力。建设包括以传统非物文化遗产为内容或形式的影视拍摄景点旅游、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玩具文具、食品服饰、娱乐设施、游艺场所、游戏软件等多种文化产业。总之,可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形象注册的各类商品和服务把整个文化产业搞好搞红。从美国、韩国、日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文化产业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发展。辽宁省应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衍生品的综合开发,形成其文化产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
5.加强法律保障与政策扶植
韩国抢先把“端午节”注册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件给辽宁省敲响了警钟,这种漏报现象不应该在辽宁省重演。政府要加强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制度,在政策上要引导非物质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登记制度、税收政策等鼓励企业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事业投资,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辽宁省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要加大力度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评选。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期间,辽宁省文化厅应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及技艺展示活动。政府要制定法规和政策,按市场规则办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形成产业优势,需要政府做更深入更细致的工作。政府要成为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的坚实后盾,推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发展。
[1]周丽洁.现代化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社会科学辑刊,2009,(6):64-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物质文化数字博物馆国家名录:辽宁省[EB/OL].http://www.ihchina.cn/inc/guojiaminglufenlei.jsp?qmode=place&pm= 007,2009-09-0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3-114.
[4]曲志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J].艺海, 2009,(7):154-156.
[5]尹凌.高等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析[J].理论导刊,2009,(7):100-102.
[6]胡亮.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国戏剧,2009, (7):59-6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Liaoning Province
DU Fang1, WANG Song-yan2
(1.School of 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2.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116002,China)
Liaoning Province is rich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ut is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s of low popularity,artistic standards in decline,lack of funds and market,and difficult transmission.The impact of contemporary pop art,weak awareness of protection,inadequate laws and regulations,and especially the changes of economic structure,contributed to the margina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Liaon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major issue to which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To improve Liaoning’s,cultural industr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five area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ity system; training the talent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promoting researches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eveloping derivativ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prehensively;and seeking legal protection and policy support.
Liaoning Provinc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industry
G127
:A
:1008-407X(2010)02-0053-05
2009-09-08
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基金项目(2009lslktwx-4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L09BZW009)
杜芳(1970-),女,湖北秭归人,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王松岩(1972-),男,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