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田草地螟综合防治技术

2010-08-15 00:52:22
大豆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草地螟越冬乳油

田 婧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草地螟是农田常见的一种间歇性爆发成灾的害虫,具有迁飞性、为害隐蔽性、爆发性和广食性等特点。草地螟属鳞翅目, 蛾科,主要为害豆类、甜菜、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苜蓿、燕麦、牧草等。初龄幼虫先在杂草上取食,以后转移到作物上为害,喜食柔软叶片汁液。幼虫吐丝拉网,躲藏在内取食叶肉。3龄幼虫出网为害,食叶穿孔留下叶脉和叶柄。4~5龄幼虫为暴食期,取食量约占总量的60%~90%。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地之一,适时做好预测预报,了解害虫发生动态,在草地螟大发生时做好防卫措施,治早、治小,才能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1 形态识别

1.1 成虫

体长8~12毫米,翅展24~26毫米;体、翅灰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斑,翅外缘有淡黄色条纹,中室内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黄白色斑;后翅灰色,近翅基部较淡,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的波纹。与玉米螟相似,主要区别:一是该虫颜面具锥形突起,玉米螟则无;二是该虫较玉米螟略小;三是此虫两翅反面色浅,斑纹明显,有别于玉米 。

1.2 卵

椭圆形,0.5毫米×1毫米,乳白色,有光泽,分散或2~12粒覆瓦状排列成卵块。

1.3 老熟幼虫

体长19~21毫米,头黑色,有白斑,胸、腹部黄绿或暗绿色,有明显的纵行暗色条纹,背中央具白色纵线3条,周身有毛瘤。

1.4 蛹

长14毫米,淡黄色,末节两侧各具3根刚毛。土茧长40毫米,宽3~4毫米。

1.5 茧

由丝土构成,茧长20~40毫米,口袋形或长筒形直立于土地表皮下,上端开口以丝状物封住。

2 发生规律及习性

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翌春5月化蛹及羽化。成虫飞翔力弱,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常3~4粒在一起,以距地面2~8厘米的茎叶上最多。初孵幼虫多集中在枝梢上结网躲藏,取食叶肉,3龄后食量剧增,幼虫共5龄。大发生时成群迁移数千米。

3 影响草地螟大发生的因素

影响草地螟大发生主要的外部因素有:气候因素、食物因素、天敌因素、田间管理四个方面。

3.1 气候因素

温、湿度是影响草地 发生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在越冬茧内可忍耐-31℃的低温,但在春季化蛹阶段,如遇低温,则易冻死。成虫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8~23℃,相对湿度50%~80%。一般在6月平均气温15~17℃时开始羽化。湿度高也有利于幼虫蜕皮和发育。

3.2 食物因素

草地螟成虫需要补充营养,性器官才能充分发育,提高繁殖力。所以,在成虫盛发期,当地蜜源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对草地螟发育影响很大,蜜源植物的多少决定着产卵量的大小。

草地 成虫还需要吸足水分。所以,低洼多湿,沿江流域等地方草地 发生数量较多。此外,靠近草甸、撂荒地、沟塘等杂草丛生的田地受害较严重。

3.3 天敌因素

草地 的天敌种类很多。国外报道有70余种,其中赤眼蜂用于防治草地 效果较好。

我国主要的天敌类群有寄生蝇、寄生蜂、白僵菌、细菌类以及捕食性的蚂蚁、步行甲和鸟类等。自然寄生率一般为6%~7%,有时高达50%~60%,但目前只限于研究阶段。

3.4 田间管理

农田精耕细作,不利于草地螟发生,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则有利于发生,应锄净地头杂草。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技术

4.1.1 合理轮作 对为害严重的地块,实行轮作倒茬,使草地 失去寄主可减轻为害。

4.1.2 合理灌溉深翻 灌溉灭虫,可在秋、冬多次灌水,促使越冬幼虫死亡;也可在开花期灌水,杀死土中幼虫。在草地螟集中越冬场所,采取秋翻、春耕办法,通过机械杀伤和土块压伤越冬害虫,增加越冬幼虫死亡率,减轻来年危害程度。

4.1.3 挖隔离沟 因为草地螟幼虫有群集迁移为害习性,在大发生时,大量的暴食期幼虫可迅速吃光杂草或作物叶片,然后处于饥饿状态的幼虫会群集到一起,由农田、荒地向邻近农田迁移为害。因此,在农田四周杂草较多,草荒较重的地块,在幼虫危害迁移之前,可以挖一条上宽30厘米、下宽20厘米、深40厘米、底小、口宽的防虫沟,在沟内喷上粉剂农药,或在中间立一道高60厘米的地膜,纵向每隔约10米用木棍加固,阻止幼虫迁入农田扩散为害作物。

4.1.4 除草灭卵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消灭部分虫源。秋耕或冬耕还可消灭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老熟幼虫,可以减少田间落卵量。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一定要先打药后除草,以免加快幼虫向农作物转移而加重危害。

4.2 生物防治

4.2.1 赤眼蜂防治 生产上可采用赤眼蜂灭卵,在成虫产卵盛期,每隔5~6天放蜂1次,共2~3次,放在成虫产卵盛期的地块每亩放赤眼蜂2~3万只,可以降低虫率43%以上,防治效果可达70%~80%。

4.2.2 白僵菌防治 在幼虫越冬之前,每亩用白僵菌粉剂1.5千克,加细土或草木灰5千克,均匀撒施在豆田地面上,可使落在地面上50%~70%的老龄幼虫死亡。

4.2.3 其他防治 草地 的寄生蜂和寄生蝇有70余种,伞群追寄蝇、双斑截尾寄蝇和寄生蝇可寄生草地 ,也可用Bt可湿性粉剂一亩地35克喷雾。

4.3 物理防治

成虫盛发时用网扑或灯光诱杀。利用草地螟迁飞、趋光的习性,设置高压汞灯、频振杀虫灯等对其成虫进行诱杀,每天晚8时至凌晨4时开灯诱杀。

4.4 化学防治

4.4.1 药剂防治 对已在农作物上危害的幼虫在暴食期前用药,或幼虫3龄前可直接通过喷雾的方法撒下列农药:如绿色功夫、莫比朗、来福灵、辉丰快克、高效氯氰菊脂、乐斯本等,还可以使用25%辉丰快克乳油、25%快杀灵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桃小灵乳油、红缟绿乳油等,每亩用2.5%溴氰菊脂乳油或20%杀灭菊脂乳油15~20毫升,或5.7%百树菊脂乳油40~5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75毫升,或50%辛硫磷乳剂75毫升,或50%混灭威乳油100~150毫升,对水50~75公斤喷雾。但混灭威药效期短,应间隔2~3天喷一天,连喷2~3次。也可在成虫盛发期用敌敌畏熏蒸,或将药粉装于砂布袋中,用小棍振落药粉,只要药粉附着虫体或叶面上,即可杀死幼虫。

4.4.2 注意事项 农药最好在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施用,避免高温导致药剂蒸发,风速超过3级禁止施药。不同类别的药剂应交替使用或混用,减缓抗药性产生,药剂混用时要随配随用。施用时应远离有益生物饲养场所或注意使用方式和选药,避免杀伤有益生物和害虫天敌。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做好个人防护。菊酯类农药不宜与碱性物质混用(易于水解),有机磷类农药使用时注意对作物的药害。

4.4.3 打药带隔离 在某些龄期较大的幼虫集中危害的田块,当药剂防治效果不好时,可在该田块四周打药带封锁,防止扩散。在林地或草原与农田之间,喷10~15米宽的防虫药带,防止林地或草原的幼虫大量迁入农田危害。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2]张明厚.油料作物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肖启明.植物保护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4]植物化学保护(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彩万志.普通昆虫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草地螟越冬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04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今年一代草地螟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26
三代草地螟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草地螟的形态特征、危害与综合防治
6月,注意做好一代草地螟防控工作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51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湖南农业(2016年4期)2016-03-11 07: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