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峰
(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杨学峰
(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国外的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和观点。深入研究国外生态文明理论尤其是循环经济理论、稳态经济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等,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启示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国外的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和观点。深入研究国外生态文明理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从概念的广狭看
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指人类与自然关系融洽、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所有涉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生物多样化和维持生态平衡以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都是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广义的生态文明还应当涵盖人类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关系(物质文明),人与自身的适应性心理生态和人与人的伦理生态关系(精神文明)以及人与社会的人文生态关系和人与政府/企业/家庭的生态和谐乃至国际间的和平共处关系(政治文明),也就是更加着重研究在生态系统中人类本身的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反馈作用或影响,以把握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伟大导师们的这段话,深刻印证了今天把生态文明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理性渊源。
(二)从文明的发展阶段来看
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反思。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在人类与自然力量对比处于劣势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物质、理性与进攻性的特征。与之不同,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强调感性、平衡、协调与稳定。生态文明用生态系统概念替代了人类中心主义,否定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物质享乐主义和对自然的掠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可以说,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是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三)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组成来看
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组成角度讲,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概念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塑具有更鲜明、更广泛的导向性。通过变革经济领域的生产、消费、贸易方式,转变人们精神领域的世界观、价值观,创新政治领域权力运作方式,生态文明将多层次、多角度地指引中国实现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也必将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简单地说,生态文明就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而且其背后是经济生态的文明,是文化生态的文明,还有政治生态的文明等。所以,我们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生态文明,而不是仅仅去谈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就生态本身而言,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它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当然也起着重要影响。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西方发达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许多专家学者从理念、制度、政策等层面进行反思,就发展生态文明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如确立生态理性、生态优先观念,发展循环经济、稳态经济,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自治,构建生态国家,等等。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按照K·波尔丁的观点,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国外许多学者和机构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理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3R”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人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循环经济理论中包含着著名的“3R”原则,此“3R”原则指的是“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资源化(Recycle)”三个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要求制造的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丢弃;资源化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简言之,循环经济理论提出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进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这主要包括发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形态,运用清洁生产、物质流分析、环境管理等技术手段,以尽可能少的自然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主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强调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二)稳态经济理论
稳态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肯尼思·博尔丁、赫尔曼·戴利和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等经济学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反驳了宏观经济学追求无限增长的错误倾向和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技术万能理念,强调人类经济发展必须也只能追求的终极模式——稳态经济。
在戴利等人看来,环境生态问题是人类必须面临和解决的终极性问题,罗根等人反复强调,物质和能量不仅仅是不灭的,也是不可逆的,一旦低熵转换为高熵,这一过程就不可逆转,人类既不可能创造物质和能量,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取得它们,低熵稀缺是人类经济系统面临的真正约束。不能将经济活动看作是完全封闭系统中的生产和消费的钟摆运动,而必须视为一个利用低熵产出高熵的过程,效率的本质是低熵使用的效率。从熵的利用角度讲,一切生态系统也是经济系统,如何可持续地利用低熵,是所有生物尤其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必须对待的问题。无限的生产和消费实质上就是不断地将低熵无可逆转地转换为高熵,其最终的后果是毁灭性的。
戴利等人认为,人类就必须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生态净化能力有限、可获得资源无限或者资源短缺、生态净化能力无限,都不能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那么只有稳态经济,即一个人口和商品库存维持在恒定水平物质和能量的流通率最小的经济才能够持续存在。稳态经济代表了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第一个系统是物质财富系统,第二个系统是人的系统,这两个系统不会自我恒定,只有保持两者都处于一个低的流通率时,可持续的稳态才会出现。对于人口系统,低流通率意味着低生育和低死亡即高的生命期望值,对于财富系统,低流通率意味着商品的耐用性更好以及花费在生产上的时间更少,而获得更多的休闲时间。
从稳态经济出发,生产和消费的物质流必须最小化而不是最大化,经济的核心概念是财富,而不是收入和消费,在物质形态的财富恒定时,经济增长必须是非物质的商品,即服务和休闲,商品密集型的活动如消费应该让位于时间密集型的活动,人类的时间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具有极高的机会成本。对于必要的生产和消费,应该生产耐用的和可再生的,“耐用性不仅仅意味着一件特定的物品能够使用多长时间,其含义还包括商品废弃之后,其作为同种或者其他商品的原材料回收利用的效率。”
概言之,稳态经济理论提出通过控制人口、调节财富收入的再分配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实现经济稳定发展。这一理论主张以保证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为主要目标,强调消除目前正在扩大的贫富差距和南北差距;倡导“绿化”工作道德,强调劳动所得应符合绿色运动所提出的道德规范,使劳动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提倡大力发展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型经济区域,通过这种自住型经济模式促进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
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世界环境政治运动的浪潮开始兴起。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生态现代化"的概念开始在国际上流行,并发展成为一种多元理论与许多国家的实践。有些西方学者将生态现代化作为一种政治规划策略概念,而更多的西方学者则构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理论。他们主张,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是工业社会转型,从社会学角度阐释生态现代化的内涵。生态现代化理论主要以欧洲经验为基础,描述一种现代化的新模式: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这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主张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
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在“反省式现代化”的基础上,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反省式现代化”,是指不仅要对以往的现代化成果进行反省,还要对今后的现代化进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生态现代化思想所倡导的,就是要对传统工业社会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从生态现代化概念演进的角度讲,就是要把“生态化”的内涵融入“现代化”概念中,摒弃人们原有的现代化观念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如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增加福利、利用技术工具征服自然等等。德国、挪威、瑞典、荷兰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近20年来率先进行的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生态现代化思想作为环境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在其发展的现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初级阶段),主要要求人们对“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进行生态重构,并对生产、消费等经济过程实行生态监控。
总体来看,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韧于90年代的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环境保护浪潮中诞生的一股颇具影响力的思潮。
简单来说,该理论提出环境保护不应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负担,而应被看作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这一理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应该是协调的,强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强调技术革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改善;建议作为市场促进者和保护者的政府更多地使用市场调节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
综上所述,国外主要的主要生态文明理论从不同方面探索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设计了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虽然其中包含一些脱离实际甚至空想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类文明理论的宝库。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借鉴当代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的一些有益成果。
(一)从近期目标来看,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环境质量改善将提高生产率、增进人类健康和舒适,有利于经济发展;而环境退化将降低生产率,损害人类健康和舒适,威胁经济发展。因此,从根本上来讲,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是不要经济发展,而是要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框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是以从地球环境大量掠夺自然资源和向环境大量排放废弃物为基础的。继续沿袭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进一步导致全球性环境退化,破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各国和地区应当立即进一步行动起来,调整和改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南北经济关系几方面,建立起最大限度地与自然资源投入增加和环境污染脱钩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系统是整个地球生态复杂巨系统的一部分,经济发展应当更加尊重生态原理,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最终实现有利于地球生态的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种尊重和运用生态规律的经济,它建立在“资源利用-绿色产品-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基础上,已经是而且应该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各地区经济都应该适应和驾驭这一趋势,努力实现从以“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物质流动为基础的传统牧羊式经济向以“资源利用-绿色产品-资源再生”封闭式流程为基础的宇宙飞船式循环经济转变。
循环经济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不成熟。当前,应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严格立法来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争取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向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的力度,使循环经济的发展重点逐步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生产上来;采取综合性调整手段,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浪费型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倡导循环型、清洁型生活方式。
(二)从中期目标来看,应借鉴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有益观点,确立生态消费的观念与模式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它要求我们的消费既符合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既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节约性、无害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文化消费第一性等特征。生态消费的认识论基础是: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开采、利用和消费资源必须适度,不能超过地球所能承受的限度。进行生态消费,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节约生态资源,而且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双赢选择。
提倡生态消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大势所趋。实现生态消费,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建立新型消费机制。首先,应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消费意识,把适度、节能、环保作为消费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把消费的重心从物质享受第一转变到精神文化追求第一;其次,从产、供、销等环节入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为人们提供更多绿色、节能、环保的消费品;再次,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渠道,加强全民生态消费教育,提倡节约、抑制过度消费,培养和强化人们生态消费的观念和行为,并通过社会舆论、法律、税收等手段抑制不符合绿色、节能、环保要求的消费。
(三)从中远期目标来看,应借鉴稳态经济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有益观点,确立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稳态经济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一些主张,如以从满足人类需要出发来实现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使劳动超越纯粹的经济行为而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按照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原则分配劳动所得,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意义上的“亲密接触”以达到对自然的保护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确立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有益参考。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将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生态现代化发展理念,注重环境责任制度化,强调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发展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科学地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支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建构有利于人和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把生态文明融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我国当前情况来说,弘扬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蒋高明.怎样理解生态文明[N].科学时报,2007-11-02.
[2]庄世坚.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3]张建宇.生态文明:文明的整合与超越[N].人民日报,2007-10-29.
[4]李培超.环境伦理[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28-132.
[5]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07-10-15.
[7]张启人.建设生态文明的系统思考[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8]罗 博,王金涛.解振华说中国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EB/OL].新华网,2007-11-26.
[9]徐锭 明.低碳:未 来 能 源之路[J].中国石油石 化 ,2007,(23).
(责任编辑:吕 进)
A
1671-752X(2010)03-0001-03
2010-05-20
杨学峰(1968-),男,河南息县人,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