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赛男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袁赛男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国家形象研究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广泛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框架也多局限于各种具体学科,理论视角急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同时进行跨学科的综合,从全局性思维来进行分析和建构。
国家形象;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形象最初是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进入研究者视野的,但是,国家形象却是在人类历史由地域史向世界史转变过程中才逐渐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的。从专业学科的角度看,最先关注到国家形象的社会科学学科应该是传播学,然后是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众多社会科学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考察国家形象奠定了学术基础。但是由于历史和时代原因所致,这些具体学科的研究还存在对国家形象“人为割裂”的局限,妨碍了我们从整体上对国家形象加以综合认识和把握。
(一)国外学术界关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形象的研究
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总是随着历史和实践不断发展。如果对国际形象研究史做一粗线条式的梳理的话,那么,我们可按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将国外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之间社会物质交往不够频繁,也并未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明确提出国家形象这个概念。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对于国家以及军队形象的研究可视为国家形象研究的萌发,但这方面的记载主要体现为政治军事著作中的零星思想和只言片语。
工业革命之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渐渐对国家形象有了较多的研究,国家形象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凸显出来,但其研究目的依然是为政治和军事的合法性服务,研究重点是为战争做宣传。
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悄然兴起之后,国家形象作为一个研究概念才进一步变得清晰起来,不少学者开始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这一阶段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国家形象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隶属于传播学;其二,近代西方社会科学更多地从神圣走向世俗,开始关注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这使得西方学者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多聚焦在国家形象与国家商业行为的关系上;其三,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少学者开始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来研究国家形象。
具体而言,国外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对国家形象展开应用研究,起初并没有自觉意识,其相关研究成果也只是散见于各种论述的相关章节,并以与形象相近的“声誉”、“威望”之类的概念相替代。比如,被誉为“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的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其著作《二十年危机》中,通过重新发现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阐述了国际关系中的道德和舆论因素。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美国的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国家威望”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形象的专业化研究方法被集中用于研究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研究美苏的相互形象又发展成为研究‘敌人形象’的宽广课题”[1]。90年代初,美国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的“软权力”学说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在其著名的软权力学说中多次提到国家声誉问题。从此,国家形象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纳入研究视野。因此,可以看出,虽然西方学者在研究国家形象时一直用“声誉”、“威望”之类的概念来替代“形象”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形象不为西方国家所重视,相反倒是恰恰表明西方学者更多的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把国家形象当做软权力的一个细枝末节来研究。
(二)国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
国外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并不多,但是从近代始特别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来,关注中国公众形象的研究学者日益增多。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开山鼻祖费正清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公众形象与中美关系的文章,打破了中美关系研究的旧框架。例如,他于1946年在美国重要的外交刊物《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1946:我们在中国的机会》一文中,对实地考察过的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张家口做了真实的描述,并预言,如果不了解中国情况的华盛顿还执意要一意孤行,继续支持蒋介石政权的话,终有一天美国将会被中国老百姓赶出中国。历史证明了费正清在中国公众形象研究中做出的正确判断[2](p.13)。此外,“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为许多有关中国形象的著作做序,表露其观点,这些著作包括乔治·凯兹的《昔日丰年:传统中国的最后时光》、格拉姆·派克的《两种时光》、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保尔·弗里尔曼和格拉姆·派克的《中国:难忘的生活》等”[2](p.13)。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哈罗德·伊罗生著有《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此书是他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调查持续了14个月,共进行了181次访谈。该书对中国形象的的评价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最近几年,关于中国形象的专著和论文集也开始陆续出版,呈现一派兴旺景象。例如,曾经因提出“北京共识”而声名鹊起的美国学者雷默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一书(2006年12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是一部外国人如何看中国形象的专题文集,内容包括中国的内政、外交、国防和政治、经济、文化。在该书中,雷默就“国家形象”的意义、中国在“国家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他自己对“中国形象”的定位,以及如何改善“中国形象”等提出了不少独特的观点[3](p.2)。虽然雷默的观点与我们不可能一致,但是这“第三只眼睛”的视点,有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形象”。
在这些专著和论文集中,较有影响的还有罗伯特·迈克里兰(Rober MtcClellan)的《野蛮的中国人: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1890-1905》,韩特的《缔造特殊关系:1914年以前的美国与中国》,杰里·伊色里尔(Jerry Israel)的《进步主义与门户开放:美国和中国,1905-1921》,李纳德·库斯尼兹(LeonardA.Kusnitz)的《公共舆论与对外政策:美国的对华政策,1949-1979》,沈大伟的《美丽的帝国主义者:中国认知美国,1972-1990》,李金全(Chin2ChuanLee)的《中国的媒体,媒体的中国》等[4]。
此外,在美国外交史学家协会、美国历史学家协会与美国亚洲学协会等专业学术组织的年会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中美相互形象的小组专题报告和讨论会。学者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大多数以论文的形式在各种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并引起讨论。这些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从而更加完整准确定位我们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探讨和研究炙手可热,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比如对国家形象概念的界定、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关系、传播与国家形象修复,以及从形象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等等,这些研究都令人耳目一新。但是,这些主要成果也多集中于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和国际关系战略研究上,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一)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论文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基本处于自发的初期阶段,除了个别研究和著作中提到国家形象的观点外,基本没有研究理论。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由于西方理论的引进以及为了回应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了对国家形象比较系统的研究和理论探索。
1995年,时任中国国际广播学会常务副会长的李松凌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论树立中国形象问题》,对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他在文中明确表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愿意不惜巨资去开办国际广播,都是具有其战略目标的,那就是要树立本国形象,争取世界人心,为本国的内政外交服务”[5]。
同年,中国新闻学院的徐小鸽教授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国家形象形成的因素。他在文中对中美两国在彼此新闻媒介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比较,进而阐述影响中美两国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他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但国家形象不仅仅只是由新闻媒介的新闻和言论报道所形成,也还可以由娱乐媒体、广告和公共关系所形成,其中国际新闻流动就是形成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6]。
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毓强教授在《现代传播》上撰文《中国国家形象刍议》,对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文中,他首先采用了系统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些方法对国家形象研究中所涉及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形象等基本概念进行初步的界定,然后进一步对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形成过程分别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形象的形成过程是一种类似于单纯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国家形象其实就是一种映像的输出,但是国际社会的复杂性造就了这一映像输出过程的复杂性。
此外,还有很多的相关研究论文出现在学术期刊上。如董青岭、李爱华的《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程曼丽的《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汤光鸿的《国家形象传播》、宋效峰的《国际威望政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杨冬云的《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等等。这些论文分别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国际关系与“国家形象”的互动以及对外传播的策略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但这些研究多数是“就事论事”的对策性研究,而没有进行理论战略的归纳和升华。
(二)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著作
随着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关注,国内相关的专著也有陆续出版。据了解,目前国内有12部以“国家形象”为题名的专著。这些著作分别从我国国家形象的基本理论、历史演变、形象定位、形象构建、战略目标以及对外传播的策略等多个方而展开了系统分析和论述。这些专著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显示了我国学者对国家的国际形象问题研究的水平和实力。
1999年,电子科技大学的管文虎教授等著有《国家形象论》。该书是国内最早比较详细论述国家形象理论的著作。在此书中,“管文虎等分别运用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讴歌了建国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形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今中国塑造的辉煌形象”[8]。
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刘继南教授等著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该书从国际关系的新视角,运用大众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的最新理论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现状、国际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以及中美两国的媒体对彼此形象的不同刻画及实质进行了剖析。
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昆教授著有《国家形象传播》。此书是为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理想的中国国家形象而着力打造的一本专著。该书在对外宣传和传播规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新见解,如必须“树立全球传播的新观念”、“新闻传媒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等观点,对于推动中国对外宣传和传播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和理论的支持。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李正国著有《国家形象构建》。这本书是国内关于国家形象研究得比较成熟的著作。在书中,他采取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综合了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国家利益角度对国家形象的概说、建构的心理语境和掣肘、建构手段、修复、形象定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并从政治影响力、军事力量、人道主义、公共外交、政治传播、文化逆差、借势成事七个方面论述国家形象多重手段构筑的系统工程。
目前,受控核聚变最有现实意义的反应过程为氘—氘反应和氘—氚反应。氘—氘反应产生一个中子或一个质子的概率各约50%。每消耗一个核平均产生3.6MeV的能量,其单位质量核聚变所放出的能量5倍于铀核裂变能。
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刘明教授著有《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该书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世界潮流,时代特征、国际背景及独特的社会经济变革历程,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做出了一般性概括。并围绕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探讨了如何准确定位、构建精致化的国家形象,以便向外界提供更具接纳性的“中国答案”。
此外,针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发展战略,王岳川的《发现东方》提出了构建中国形象要积极输出文化的主张;刘艳芳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探讨了当前中国实施国家形象战略与维护国家利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有效途径;王珏的《权力与声誉》选择政治传播学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家形象理论做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周宁的《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则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形象在西方的话语演绎。
(三)关于国家形象的学术研讨
1999年12月,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召开了“21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的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六十多名专家围绕“媒体上的两个中国”、“国际传播中有关中国的话题设计”、“邓小平理论中国的世界定位”、“构建中国国际形象的主要因素”、“《北京青年报》与科索沃报导”、“新闻的构建与国家利益”、“宣传者的形象和宣传效率”和“宣传的负面效应”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讲评[9]。此次研讨会认为,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报道和分析是带有偏见和欠公正的,由于西方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因此要打破西方媒体在塑造中国形象的思想模式和话语霸权就必须掌握自身形象的制造权。
2002年12月,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在美国举办了“中国在美国政界的形象”研讨会。2004年4月,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了“美国在中国的形象”研讨会[10]。这两次研讨会分别从美国和中国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对方国家形象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有利于中国更清楚地看清自身的形象,明确未来的国家形象构建战略目标。
2008年11月,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本次论坛分为“国家形象论坛”与“城市形象论坛”两个分论坛。来自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围绕“奥运会是否改变了中国形象”、“国家形象的构建”、“多元媒介中的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传播”等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城市形象建设的经验与成果。
除了上述研讨会之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举办过类似的研讨会,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等政府相关部门还专门对这一课题立项调研,不少高校也纷纷开展了关于国家形象的专题研究。可以说,国内对国家形象研究这一课题还是给予了高度重视。
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国际社会对国家形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螺旋式的深化过程,大体上显示出国家形象研究理论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在不断演变。研究的视线逐渐从西方国家向第三世界转移,从美国模式向中国模式转移。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角度也在不断地得到超越和突破。但是,总体上,国外的研究存在如下两方面不足:
其一,国外对国家形象的研究过分重视应用研究而忽视理论研究。坦言之,西方注重“民生”的社会科学特色使得西方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关注的是传统的权力说,其研究也就更多集中在国家形象与国家商业活动的关系以及外交决策上。因此,虽然国外的学者早就展开了对国家形象的应用研究,但是在理论上几乎没有得到系统的阐释。
其二,国外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大多不是直接对其做深入的探索,而是更多地围绕着中国人的美国观以及美国人的中国观来展开论述。其中有些学者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以“第三只眼睛”来审视中国,给中国形象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由于文化样式、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的差异性,更多国外学者的研究立场存在偏差。他们从国力的角度把中国视为一个潜在的敌人,对中国形象的研究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充满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从而也使得中国的国家形象被有意或无意的歪曲和误读。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家形象研究已经成为新兴的热门研究课题,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国家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缺乏从哲学层面对国家形象进行系统研究。当前研究国家形象的大部分学者来自于新闻传播和国家关系研究领域,其研究侧重于国家形象传播、外交政策的策略技巧等应用层面。他们从自身的学科出发来研究国家形象问题,就好像每个人都拿着自己望远镜在窥视着宇宙,得到的却只是只鳞片爪,不足以全面地揭示国家形象建设的本质与规律。国家形象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课题,不管是概念的界定、思想的梳理还是未来战略路径的选择都涉及诸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和各种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广泛运用,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这绝不是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能够胜任的。尽管也有一些人尝试从跨学科跨专业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但是,这样的尝试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且,他们的跨学科也只是尽量综合了两三门具体社会科学,而未能从总体上、从规范应然的角度对国家形象做出哲学反思,总结出普遍的、一般的、本质的规律,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其二,政治化倾向明显,理论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展。由于目前国内从事国家形象问题研究的学者大多来自媒体传播、外交等职业,多年的职业和学术背景使他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媒体的“喉舌”角色定位。这样就使得国家形象的研究带有中国传播的独有特点,那就是具有浓厚的政治性倾向。从国内已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它们大多是以意识形态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潜在地对自身构成一种挑战和威胁。西方的一些学者出于种种目的,不断蓄意丑化和妖魔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国内许多学者正是从回应西方所炮制的负面中国形象来展开研究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去对国家形象做传统政治层面的定性分析。因此,国内对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急需要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依笔者看,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转型以及机遇。在这个阶段,关注国家形象即是适应形势变化、创造良好对外交往环境的需要,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更是增强国家实力、满足内在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这样的重大课题,哲学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哲学对国家形象的理论关注,不能囿于学者自身的专业视角,而应该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智慧和西方学术资源,实现“马中西”学术资源的有机整合。进而言之,我们需要对国家形象及国家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本性、蕴含的价值理念进行根本性的哲学反思,由具体到一般,提取一些基本的、普遍的、规律性的范式来,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以及未来战略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游离于国家形象的边缘研究真正进入到国家形象这一课题的核心,确立其学术的突破口,最终把握国家形象塑造规律的关键所在。
[1]董青岭.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李正国.国家形象建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李正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6).
[5]李松凌.论树立中国形象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5,(12).
[6]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2).
[7]袁明.谈中国形象的塑造[J].战略与管理,1996,(2).
[8]刘艳房.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1
[9]陈虹.“21世纪中国国际形象构建研讨会”综述[J].对外宣传参考,2000,(3).
[10]王珏.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责任编辑:段志超]
D80
A
1008-7168(2010)06-0035-05
10.3969 /j.issn.1008-7168.2010.06.006
2010203208
袁赛男(1982-),女,湖南邵阳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