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与地方新农村建设

2010-08-15 00:42张朝兵
文教资料 2010年4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职业

张朝兵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高职院校发展与地方新农村建设

张朝兵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需要高职院校“有所作为”、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高职院校要练好内功“有所为”等三个方面论述高职院校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新农村建设“有所为”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中期阶段以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地,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明确自身任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优质的社会服务和输送合格实用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

一、地方新农村建设需要高职院校“有所作为”

1.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职业技术型各类人才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落后,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仍然不高。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多数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对教育的需求仍然是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学有所长、专业技能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和新农村的建设者。而高职院校具备培养这些人才和建设者的能力。同时,面对城市巨大的就业竞争和压力,新农村的广阔发展空间无疑给高职院校的兴盛带来了福音。

第一,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农村需要知识、需要更新发展观念、需要赶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大学生帮助他们改变落后的面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农村发展的需要,在农村更有用武之地,可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经济收益也不错。第二,农村城镇化需要大量建设人才。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农村的城镇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高职院校每年都可以提供大批人才,还可以持续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面向新农村,同时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找到了新的渠道。第三,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需要大量建设人才。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生产方式中,生产基地建设是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生产,要求人员素质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经营管理规范化,而原先的农民肯定难以适应这种科技形势的要求。这一系列的生产建设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高职院校可以把这种形势作为自己的发展机遇。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需要培训。城镇化建设必定促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不断促进农民学习新文化、新技能、新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逐步培养出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才能建设新农村。这同样带给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巨大空间。

2.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及合适的项目

新农村建设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适合当地发展的实用技术,这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需要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要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充当好助手。高职院校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要花一定时间进行科研,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3.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提高精神文明

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只注重表面的东西,注重统一规划村庄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这就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淡薄,也需要大力加强。

二、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举国推进、大力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要靠职业教育;提高就业率,消除贫困,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也要靠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主体还要靠职业教育培养;中国的城镇化,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职业教育更起到了关键作用。因而,高职院校将“大有作为”,尤其在地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发挥自身优势。

1.高职院校是新农村技术革命、技术产品开发的摇篮

高职院校走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有专门从事技术开发与运用的科研人员,这些研究人员与时俱进,针对市场需要进行技术革命,开拓新的技术领域,同时把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把新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对农村的生活状况及农村的需求了解最为深刻,他们能够建议和参与开拓农村市场的技术产品;他们能够吃苦耐劳,大部分愿意回到农村,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肯动脑筋,改进和设计出适应农村需要的产品和技术。

2.高职院校是民工和新型农民、社会和企业的培训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进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参与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必要提升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通过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他们才能融入城镇市民群,从而从根本上加快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树立良好的信誉度,这一系列工作的要求是老式农民难以胜任的,我们要培养新型农民。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的新型农民才能成为新农村的建设者。社会和企业需要不断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高职院校可以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担当这一重任,同时也可为自己的发展拓宽新的领域。

3.高职学生是新型技术的驾驭者

与普通高校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学生虽然理论功底比不上普通高校的学生,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比普通高校学生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新型的技术人员,其专业设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上理论课边进行实训,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提升理论。高职院校学生应更加贴近实际,面向运用,而这种特点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建设所需是十分有利的。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又是新型的有着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大军、建设大军,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巨大力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三、练好内功,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其“有所为”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高职教育要开拓新农村市场,要着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把新农村建设的落实和高职院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赢。为此,高职院校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更新办学理念,坚定服务宗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高职院校发展面向新农村,应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从而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以此明确办学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应坚定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宗旨:一方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其培养人才,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为其提供所需的发展项目,积极参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在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积极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2.创立和亮出服务新农村的特色品牌专业

高职院校的发展须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与品牌专业,才能保证其对生源的吸引力,在招生和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高职院校应按照市场和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职业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人才、技术集聚优势,以自己的品牌为说服力,积极投身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3.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千万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有一批既有知识又懂技术的高级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经常让教师深入工厂车间和农村田间地头学习技术和了解社会和农民的需求;教师要经常充电,勤于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被社会接受,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才能真正服务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当地企业和农村的技术人才来学校任教,将实用的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更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要积极投身于搞科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确定科研项目,研究出来的项目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校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

4.配合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新闻媒体的支持,大力宣传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牢固树立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宣传每个技能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力量,宣传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渴求,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宣传新农村的就业优势。高职院校要充分肯定和鼓励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劳动,让青年学生和技能劳动者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到自己前途光明,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伍慧玲.面向新农村——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4-22.

[2]吴启迪.吴启迪强调:职业教育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9-23.

[3]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N].中国教育报,2007-3-10.

[4]杨庆华.高职教育如何与新农村建设接轨[N].中国教育报,2007-5-18.

本文系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基于“奇瑞班”视阈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院字[2009]64号文件)。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