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连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
刘敬连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非正式组织是群体组织的一种特定形式,广泛地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大学生的高校活动是大学群体活动的一部分,其中广泛存在着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与特点,并从高校管理者层面研究如何有效地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进行引导与管理,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健康、优质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 大学生发展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日益多元化,当传统的正式学生组织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便自发产生,这类组织对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获取社会资本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学校党组织、团组织、院系、学生会、班级等正式组织而言的,“是学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地域、民族、感情、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共同性而自愿、自然、自发地形成的群体”[1]。笔者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这一非正式组织。
社会资本观就是在研究社会网络现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考察网络结构和内嵌关系性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20世纪70年代,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通过对个人求职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认为社会关系是一种能够在网络或在广阔的社会结构中动员稀缺资源的经济能力,从而拉开了社会资本问题研究的序幕,后来的布迪尔、科尔曼、林南等人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正式、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观点。
在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成果中,笔者将主要介绍其中的关系强度理论和社会资源理论,并以此作为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基础。
1.关系强度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格兰诺维特 (MarkGranoveter)。他主要从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角度分析哪种关系有利于信息沟通,进而有利于社会资本的获得,这种理论后来成为社会资本研究的基石。
他在1971年《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被认为是社会网络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在文中格兰诺维特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将关系分为强和弱,并分别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测量关系的强弱”。[2]一是互动的频率。互动次数多为强关系 (strongtie),反之为弱关系(weaktie);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
他在强弱关系测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格兰诺维特断言,所有的弱关系并不一定都能充当信息桥,但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必定是弱关系。换句话说,通过弱关系相对而言有利于信息的沟通,从而间接地有利于社会资本的获得。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是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
从关系强弱理论来看,大学生与其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角色关系,而且存在着关系强弱的现象。那么在这些关系中,哪些为强关系,哪些为弱关系?此理论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社会资本的获取渠道提供了解释依据。
2.社会资源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社会资源理论。它是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NanLin)发展和修正了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并在科尔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林南从社会网络出发,视角在于“关注社会资本的使用”。他(2001)把社会资本定义为 “一种嵌入在社会结构当中的流动的并且可以通过目的性行动来摄取的资源”。[3]不难看出在林南看来,社会资本就是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他认为,那些嵌入于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权力、财富和声望等,并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来获取。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力量决定着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在林南看来,弱关系网络与强关系网络相比能提供更多、更丰富和更易获得的社会资源,这主要因为前者在摄取社会资源时比后者更有效。并且他认为弱关系的作用超出了格兰诺维特所说的信息沟通的作用。因为弱关系联结着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们,所以资源的交换、借用和摄取往往通过弱关系纽带来完成。
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为大学生更好地获取社会资本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明确地指明了其最佳实现途径——弱关系网络,也为高校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需要社会资本的积累,而且是优质、健康的社会资本的积累。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变与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发展所决定的。在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模式下,上大学免交学费,生活还有补贴,工作有分配,上大学念书就等于得到一份保障;而在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模式下,学费数目不菲,就业制度实行改革,学生似乎面临着某种毕业即将失业的困境。所以这些外在因素迫使学生思考:该怎样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学习生活,如何积累属于自己的优质社会资本?
大学生优质社会资本是大学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会等多种对象间的长期互动、交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网络,以及内嵌、沉积在这关系网络中的信任、规范和价值观资源。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健康的关系网络,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共同遵守的规范和以信任为基础的网络凝聚力”。[4]它们共同组成了大学生优质社会资本的核心部分,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于大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其社会资本相对来说是非常有限的,除了从出生的家庭中获得社会资本以外,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不自觉地与非正式组织的发展联系起来了。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如前所述,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社会网络,每个组织都是个体的社会支持网,其中都拥有社会资本。林南认为:“社会资本的获得在微观层次上讲,就是个人如何通过理性选择,依据失去最小和获得最大的原则,涉取和使用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以获得工具性行动中的回报和保持情感性行动中的收益。”[4]根据大学生获得的社会资本的性质,非正式组织可以分为工具型非正式组织和情感型非正式组织。
在此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中,人们大多是进行工具性行动。而所谓的工具性行动本质上就是指:“个人通过人际网络摄取自己所需社会资源(权力、财富、声望、机会和服务)的过程。”[6]大学生正是通过这类组织来满足自己的工具性要求,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资本。
1.类型。
(1)社团协会。这里所说的大学生社团协会是除各院系学生会社团外,大学生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的基础上,自愿报名参与的一种组织。由于社团协会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专业、年级,有不同的学历,他们拥有不同的资源与关系网络,成员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能够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协作来相互了解,以此来弥补个人的真空地带,使个体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中,有利于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
(2)兼职、实践社交网络。兼职、实践社交网络,顾名思义,是由同做一种兼职、从事实践等活动时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经验而形成的关系网络。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与兼职,大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获得一定的收入,而且可以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个人、组织、团体,更好地了解社会、组织、团体的运作规则,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通过在社会实践或兼职中与社会上的个人、组织、团体的关系,为自己社会地位的确立开辟另外一个途径,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2.特点。
根据前面的关系强度和社会资源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在工具型非正式组织中,进行的都是弱关系工具性行动。
他们互动频率较低,情感联系少,除了在社团活动或需要帮助时才会联系,其他时间联系很少,在弱关系中为个人提供的大多是物质支持,互惠交换行为相对较少,并且带有较强的对称性和时效性。就个体而言,弱关系的规模较大,差异性较强,社会资源较丰富,社会网的边缘与其他网“交集”势较大,这就决定了弱关系在工具性行为中较为丰富和有效,能够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本。但另一方面,弱关系的维系时间较短,可能会随着地域的隔离而断绝。
当前情况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型关系网络,并且由这些关系网络所形成的组织常常是最牢固、稳定的,正如克拉克所说:“组织是由五种纽带维系的,它们是物理的、习惯的、利益的、道德的和情感的纽带。其中情感的纽带常常最强有力,是由人们的共同的象征和共同的观念的感情,以及对共同领袖的爱或各人对一切人的互爱铸造而成的。”[7]由此可见,情感因素是组织的主导因素。在此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中,他们进行的大多是情感性行动,以各种表达感情的方式来感染对方,产生心理共鸣,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并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本。
1.类型。
大学生情感型非正式组织在高校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宿舍。宿舍是大学生的另外一个家,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中心圈,也是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组织。成员间关系比较亲密,相互之间形成了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并且每个成员对这个集体都有很强的依赖感。每个人通过与舍友间的日常相处,建立一种相对牢固的情感关系,无形中也为自己积累了社会资本。
(2)老乡会、校友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一般都会参加来自同一学校、同一省份或地区的高年级同学组织的校友会、老乡会这些非正式组织,成员来自同一个地方,容易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归属感,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比较密切。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组织和相关的活动,可以认识不同院系、不同学历的校友或老乡,认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就为他们开拓了另外一个相互联系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社会联系,为他们社会资本的积累添砖加瓦。
(3)虚拟网络。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一种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型组织。其成员活动在某一网络社区(特别是校园网的论坛或BBS)或QQ(网络聊天工具)群、网络游戏群体里,成员之间可能熟悉或不熟悉,但彼此之间存在着心理互动。从网上到网下,近年来网络虚拟组织流行网友聚会,将这种虚拟网络组织向实体发展。在这种高风险的非正式组织中,虽然信息获取量可能会比较多,但是大学生必须通过自身正确的选择、判断,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
2.特点。
按照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er)强弱关系的概念,情感型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强关系。圈中成员人数较少,互动频率高,涉及情感深,在强关系中人们可能投入较多的感情,成员关系亲密,互惠交换多,所进行的互惠行为也可以是不对称的或滞后的。
在强关系中不仅给人们提供物质支持,更多的是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包括在情绪低落时给予同情,面对挑战时给予鼓励,在孤独时给予友谊。强关系中的关系维持较长,不会因为地域的分隔而断绝。
要想正确、有效地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进行引导与管理,首先要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其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1.要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对高校而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社交需求、情感需求等;可以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与更广范围内的成员接触,可以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利于学生获得自身发展中所需的社会资本。其消极作用主要有通过参加非正式组织的各项活动,可能会使成员接触到外界的一些不良行为,并且组织可能成为这种不良行为的保护伞,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非正式组织内的谣言也会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2.要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共存是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每个组织大至国家,小到班级都存在非正式组织。现代管理学家认为,忽视非正式组织会对工作带来重大的损失。
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要的产物,它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般不构成威胁和破坏,并且绝大多数是在法律和校规校纪的范围内,在完成正式组织目标的同时开展有助于学生成才成长的活动,非正式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式组织的有益补充,带有 “学生自助”的色彩。极少数消极的非正式组织,代表不了非正式组织的性质。因此,在处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上,高校对非正式组织不能轻易地、过度地否定和反对,要在坚持正式组织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对非正式组织加以引导和管理,发挥其作用,为我所用,使两者实现最大效益的共存,帮助大学生积累健康、优质的社会资本。
根据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弱关系网络相比强关系网络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在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中,体现弱关系的工具型组织是大学生积累社会资本的主要渠道,而作为情感型组织,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强关系,相对而言,是大学生积累社会资本的补充渠道。对高校来说,应根据各类组织在社会资本积累方面的重要程度对它们实行不同的管理,其基本思路是对工具型非正式组织尤其是社团协会要加强领导、委以重任,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优质社会资本的积累;对情感型非正式组织高校要改善沟通、密切注视、因势利导。具体说来,主要从以下几条进行引导与管理:
1.对于社团协会,首先,高校要正确引导其发展方向,积极发挥外部调控职能。
不论何种形式的大学生社团协会,都应该有鲜明的主题,明晰的宗旨。高校在社团协会成立之初,要指导、帮助其明确性质、目标和任务。其次,在社团发展过程中,高校要适当地委以重任,增加学生积累社会资本的机会,并利用核心人物的权威和指挥能力让组织健康地向前发展。最后,高校对这些组织可以给与力所能及的资源支持,如情感支持或者人力支持等,在不侵害正式组织的情况下为学生积累社会资本增添动力。与此同时,高校管理者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辨别外部不良力量影响的能力,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使学生获得最大量的健康、优质的社会资本,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对于兼职、虚拟社交网络,高校要提高重视程度,密切注视、因势利导。
具体说来,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交知识的教育。通过社交基本技能的传授,他们学会交往的技巧,掌握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角色调适,真正学会交流与沟通,控制好社交中的频率与深度。其次要实施有效的社交保护,特别是针对虚拟社交网络,它本身的非现实性使得学生在此类交往中相互了解的正式程度较其他途径更低,面临的潜在危险更大。高校管理者要密切注视,加强社交保护力度。再次要适当地开展必要的社交干预。比如说当学生有不良倾向如学生通过频繁的聚会以及与网友进行不正当接触来扩大关系网络、增加社会资本积累时,管理者要视情况正确引导,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让其正确、健康地获得社会资本。
3.对于老乡、宿舍等这些非正式组织,高校管理者主要通过改善沟通、加强了解来对它们进行引导与管理。
这类组织通常感情较为牢固,高校管理者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互动,充分了解和真诚体谅学生的感情世界,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指导他们解决一些令他们困惑的事情,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有能力、有辨别地积累优质、健康的社会资本。
[1]陈明森,张美云,蔡立强.高校非正式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蔡文伯.高校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评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4).
[3][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9.
[4]陈龙山.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及调控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
[5]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评林南社会资本了理论的方法原则和理论视野[J].国外社会科学,2004,(2).
[6]秦明春,冯兰.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亚交往圈”[J].理论观察.2006,(1).
[7]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