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目标视野下的有效教学

2010-08-15 00:42王玉娟
文教资料 2010年21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策略目标

袁 园 王玉娟

(1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外语系;2南通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早在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试图“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1]可见,使“教学”渐臻“有效”一直是教师们自觉的行动追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

布鲁姆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因此,本文将从三维教学目标视野下研究有效教学。

一、三维教学目标视野下的有效教学定义

综合国内学者的观点,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用平实的语言描述教学有效性的“形象”,如“有效教学指成功实现了明确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反映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进步与发展的程度”[3]等。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从投入、产出、目标、需要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有效教学。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4];沿着这种定义思路,国内学者们普遍认为有效教学必须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教学目标实现的视野下研究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包含以下几点含义:第一,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第二,整合、协和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三维”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教学的实现,不在于传统教学中要求的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三维目标”上的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第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乎规律,有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获得的。

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

目前的有效教学研究,对策略问题的探讨是一个显见的热点。尽管研究者对哪些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教学有哪些策略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提出的策略名目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针对教学进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崔允漷针对教学活动的具体进程,将教学活动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并提出了相应有效教学策略,目前国内从这种角度论述有效教学策略的文章占多数,其中尤以从教学实施的角度论述具体策略的文章居多。第二类是针对多元创新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5]。如龙宝新、陈晓端从观念、思路、操作的多元反思与重构的角度,用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的观点看待有效教学,从价值理性、责任理性、合情合理性等多元角度综合构建全面的有效观[6]。第三类是针对特定标准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有不少研究者结合国外学者提出的鉴定有效教学的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如胡江倩借鉴美国关于有效教学的五项标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项策略[7]。第四类是针对特定学科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科教师广泛参与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他们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本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从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角度看教学是否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高瞻远瞩,制定教学目标。

我们的教学评价仍过多的关注教学目标中的“认知”部分,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8]。“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的“三维目标”重要之二维,在课程改革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然而,课堂中这两目标尤其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犹如一个“沉睡的巨人”。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基本的单位。如何设定教学目标,使之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呢?

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对学生和教材进行充分的了解。这一了解不仅仅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也不仅仅是了解某一章节的教材意图,而是需要对学生某个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利用教材一步步培养这样的学科素养有着精心的计划。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学科课程的总目标,学科的总目标又是通过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来实现的。因此,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以学科总目标为依据,另一方面要在把握学科总目标的基础上,认真了解学生、客观分析教材。在具体目标制定中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又要关注过程情感性目标的实现;既要关注课时目标又要关注远期目标;既要关注学科目标又要关注其他学科的目标。

(二)学生主体,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每个教学环节都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主动地参与其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吃透教材,超越教材,才能随机应变,以从容的态度及耐心和执着的精神来面对课堂,面对学生。

教师同时也应该转变观念,不再以分数高低来评判学生优差。设计教学环节时应照顾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而学生的发展也应该是全面的、全体的发展。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获得应有的进步和提高,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

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固然应该促进学生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学习能力,才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富有创新精神,创设宽松积极的环境,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把课堂上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时反馈的有效率的课堂。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三维目标”。只有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式,真正地把学习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总之,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三)全面发展,评价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与学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恰当的评价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格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教学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的评价。有效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具有以下特征:在内容上,它不仅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而且评价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在评价的主体上,它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评价的标准上,它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

三、教师的反思——有效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动力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种种因素中,教师是关键。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反思意识,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一堂课结束后都应该问自己:“我的教学是否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怎样的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只有将课堂中的感受、心得及时的记录下来,并进行系统的反思,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最终产生新的教法、新的举措,使自己的教学真正“有效”。

[1][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扉页).

[2]胡江倩.论有效教学标准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1.10.

[3]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8-50.

[4]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37-40.

[5]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

[6]龙宝新等.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42-43.

[7]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S1):111-113.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文件.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策略目标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