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鸽
(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 467044)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作用由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习者最重要的互动对象,其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成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因而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预测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指标。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行为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发展的切实要求,有必要对他们课堂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到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虽然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把传统的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结合起来。部分教师仍然继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安静的听众、观众,充当一个配角,最多回应教师的提问。学生完全是知识的接受者、输入者,教师仍然是主体,是主导。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教学任务繁重,需要讲解的内容过多,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二、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方式,在课堂参与行为中表现消极、沉默、白白浪费时间。三、没有实际语言运用的氛围,不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师生互动多数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关注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忽视师生间的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内容的取舍。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课堂时间有限,忙于赶教学进度,无暇顾及与学生深入交流知识、观点。二、学生课前预习不够,使得他们课堂反映迟钝,不能尽快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三、多媒体资源不足以满足教学要求,多数教师只得采用黑板,粉笔为教学工具,不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知识面。
教师总是面向全班,整体授课,忽视了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灌输知识,机械地训练,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经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大部分教师教学压力大,每周平均授课达12~20节,由于语言教学特点,教师还得经常批改作业,出现了教师疲惫现象和权威化教学模式。其次,学生英语程度不一,导致他们在课堂中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能举一反三,有的却接受较慢。
学生要真正学会学习,逐渐提高学习的效率,还需要教师的积极行为。通过有意识地引导,不断鼓励他们发展进步,成为他们学习的支持者。心理学家认为,鼓励犹如学生的营养剂。只要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学生恢复自信;不求上进的学生乐于求知;表现不错的学生更上一层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将要求化为具体的行动,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之处,提高学习意识,认清自己力量。学生的个性爱好各不相同,起点的接受能力也均有差异,教师必须照顾到整个班级。同时,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循序渐进地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教学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对学习者进行不同程度的策略培训,学习者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语言学习实践。所以,教师必须针对学习者个体,切实给予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训练。教师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专门的或者是渗透式的学习策略教学,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的质量。促进不具备学习策略或学习策略掌握不好的学生改进学习,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找出学习规律,了解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培养自己的思维逻辑性,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人们常说的能力的培养。最后,可以为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适应科技的日新月异打基础,符合终生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意义深远。
教师不仅是合作学习中的一员,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资料之间的中介。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没有放弃教师的责任,更不是让学生“自由地”任意活动,而是力图破除“教师满堂灌”的做法,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教师的参与引导,增加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教师鼓励每个人去参与,每个人都是别人承认与期待的人,学习动机相对更加强烈。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共同生活,形成丰富而健康的个性。合作学习将教师与学生的力量加以整合,教师帮助学生发挥其能动性,达到教和学的统一,教为学服务的目的。
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国大学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决定,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实现有效地教学,不但能够清晰讲授课堂内容,实现多样化教学,而且能够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在学习中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学生真正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1 赖定来.中学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调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4):58-61.
2 楼荷英.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 唐卫海等.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1):77-80.
4 王 薇.大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