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思考

2010-08-15 00:42:55姜桂红
文教资料 2010年32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辅导员

姜桂红

随着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逐步推进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公寓不仅仅是学生休息和活动的场所,更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建立公寓辅导员队伍能够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职院校建立公寓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1.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的重视。

国家教育部(教发[2002]6号)文件对高校公寓管理作出明确指示:“在推进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行为管理,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主要责任,决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各高等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列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日程,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实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课堂、进公寓、进头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提出学生公寓要充分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要选拔政治素质高、学生工作能力强、热爱辅导员工作的青年教师为公寓辅导员,扎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后勤社会化后的公寓管理机制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公寓辅导员队伍。

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大部分都通过引进合作物业公司实施后勤管理社会化。物业公司以赢利为目的,以硬性管理为主,聘用的临时工作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学生工作经验,只负责学生公寓日常事务性工作,管理学生寝室卫生和纪律,难以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建立公寓辅导员队伍,担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任。

3.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需要建立公寓辅导员队伍。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很多院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例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1∶200的规定,一名辅导员要管理几百名学生,有的辅导员还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学分制实施后,学生往往要跑班上课,没有特殊事情,除了学生干部,辅导员很难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与大部分学生碰面。8小时工作之外,辅导员往往忙于家庭生活和个人事务,难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公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而公寓辅导员可以利用其特殊身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处理和解决好各类事务性问题。

4.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需要公寓辅导员。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一部分来自中职,一部分来自接受“3+2”五年制教育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高中毕业生,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备受挑战。大一学生不熟悉高职学习特点和规律,对所学专业了解不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少数学生沉溺于上网玩游戏、针织、打牌等闲暇事情上,吸烟、喝酒、违章使用电器等不良现象时常在公寓内发生;大二学生能够开始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但在顶岗实习、技能考证、专升本考试等方面容易产生烦恼和心理问题;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大三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后,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仍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依赖性强,挫折承受力较差,遇到问题总是向辅导员求助,公寓辅导员能够及时填补8小时工作时间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 “真空地带”。

二、高职院校公寓辅导员角色的新定位

提到公寓辅导员,一般高职院校的做法是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模式的确能够使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对于有些辅导员来说,入住公寓与学生同生活,不能合理地处理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难以专心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因此,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应选择未成家的住校的青年教师担任公寓辅导员,他们可以是专职辅导员也可以是各部门教师。每位公寓辅导员负责一栋公寓,物业公司免费提供公寓辅导员工作室和学生活动室,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办公设施。上岗之前,高职院校对公寓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出具体要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公寓辅导员白天做好本职工作,利用晚上和休息日的时间,走访学生寝室,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和管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公寓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念;负责公寓内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促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公寓辅导员通过学习上的帮助、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关心、情感上的理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公寓辅导员队伍模式既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又可以增强青年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青年教师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的热情,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公寓辅导员创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1.建立高职院校公寓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学生参与公寓管理能够使他们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公寓辅导员要打破系部界限组建学生干部队伍,让学生自己锻炼自己。每个寝室设室长,每层楼设层长,每栋楼设楼长,负责检查寝室卫生、纪律、晚上归寝等情况;及时向学生传达有关学生管理和活动方面的通知;及时向公寓辅导员报告学生突发事件,并协助公寓辅导员做好处理工作;及时向公寓辅导员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向学生反馈工作;深入学生寝室,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理、自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构建公寓辅导员与学生干部联动管理的良好公寓管理机制。

2.利用高职院校公寓辅导员特殊身份,创新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一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发生冲突,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学习方式,常常由于各种技能考试、实习实训、情感困惑、人际交往等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信心。这就要求公寓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自身特殊身份,常常深入学生寝室中,或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箱、QQ等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教育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健康快乐地面对大学生活;把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爱心,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良好的心态。

3.开展特色公寓文化活动,实现高职校园文化进学生公寓。

公寓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寓辅导员要主动把握公寓主流文化,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特长,开展特色公寓文化活动。如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公寓内的宣传板,体现本专业特色,既做到使墙壁会说话、花草能传情,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支持学生社团在公寓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大力提倡学生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开展大学生义工服务活动,如成立计算机维护工作组、电器维修小组等,利用休息时间免费为学生维修电脑、MP3等,使学生在为他人服务中感受到快乐,培养感恩意识和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公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全新的重点课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高职院校要脚踏实地,紧紧围绕高职教育规律和学校发展建设实际,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若干意见[Z].教发,[2002]6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3]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Z].教社政,[2004]6号.

[4]岑道权.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问题的思考 [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2004,VOL22,(2).

[5]周法军.创新公寓管理模式,发挥宿舍育人功能——我院公寓管理实行专职辅导员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22).

[6]刘长虹.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宿舍的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VOL19,(2).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前滩禧悦公寓
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 08:24:00
共享公寓
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 08:56:12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6
末日公寓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数字公寓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
安徽:《学生公寓用梳棉胎》地方标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