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峰 陈蓝 申素艳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发挥学生支部党小组作用,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朱可峰 陈蓝 申素艳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本文通过剖析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学生支部党小组为载体,结合实践,探索大学生党支部党小组设立的形式及操作规程,通过发挥学生党小组的作用,为增强高校学生支部活力和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提供参考。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小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不论是从学生党员本身还是从高校党组织的长远发展及学生党建现状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剖析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党小组为载体,结合学生支部党小组的设立与实践,增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党员的教育质量,保持党员先进性。
1.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高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使学生党员在思想上产生波动,对党员思想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生活方式的转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再加上社会各种思潮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巨大冲击,使部分学生党员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也产生了波动。因此,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形势,开创学生党建教育的新理念、新形式和新载体。
2.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
大学生是一个群体性极强的社会组织,在这个体系中,学生党员是觉悟最高、思想认识最敏感、各方面都走在前列的积极分子。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规模扩大,各高校党员人数逐步壮大,给学生党员的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大多数的学生党务工作都是由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学生辅导员承担,他们大多日常任务重,工作纷繁复杂,常常无暇把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做细、做到位,特别是辅导员。按照正常比例,250个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而事实上大多数的高校辅导员要管理40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繁忙的学生管理工作使辅导员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专心于学生党务建设,更谈不上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有的学生工作者对党务工作不熟悉,缺乏实际的党务工作经验。从学生党组织的现状看,部分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薄弱,缺乏活力,有些学生党支部除了发展党员和党员转正之外,顾不上组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重发展、轻教育的局面。有些学校发展学生党员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工作不够细致,导致一些本来不具备党员发展条件的学生蒙混过关。
3.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缺乏新意
有些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照本宣科,出现了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的现象。很多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新意、没有活力,很少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育现状、思想实际和性格爱好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症下药,教育学生党员。不少学生党务工作者陷入繁杂的工作漩涡,疏于思考,轻于学习,不能给学生党员提供更新、更高、更有说服力的信息,甚至脱离教育的实际,抓不住学生的思想脉络。部分高校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手段落后,方法单一。即使在各种辅导班、培训班中,也往往是教育者坐而论道,理论空洞无物,一触及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又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提不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久而久之,学生党员们对此类学习教育的机会便漠然置之、心生厌倦。
党小组是党支部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协助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连接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桥梁,是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高校在学生党支部中建立党小组,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党员是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的群体,必须符合学生党员的成长特点和实际情况,现将高校学生党小组的设立与实践介绍如下。
1.高校学生党小组设立的具体操作规程
(1)党小组设立形式。根据党员数量和党员分布,采取相对集中、灵活组合的原则,按年级、专业或党员所在宿舍相对集中的特点,可按以下标准划分:①按照年级设立党小组,学生党员时间安排更加便利、灵活,年级内部共性较强,容易引起共鸣。②对于党员人数较少的专业,以专业为划分小组的标准,虽然跨度比较大,但依赖性较强,资源共享,共同交流,共促成长。③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设立班党支部,与班集体活动结合在一起,交叉渗透,相互交融,不但能提高支部生活的质量,而且可以影响和带动班级入党积极分子,起到事半功倍的培养效果。④根据相对集中的原则划分党小组。根据三、四年级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实际,实习地相对集中的学生党员设立党小组,充分考虑在外实习党员的特殊性,扩大党小组教育活动的外延和内涵。⑤在学生公寓中,以宿舍相对集中的学生党员为划分单位,设立党小组,方便党小组集中学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⑥党小组组长的选拔。学生党小组一般设一名小组长,选拔成绩好、政治觉悟高、威信高、责任强的正式党员担任党小组组长。小组长根据年级专业特色以及小组成员需要,确定党小组的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场所,做好学习的总结并及时反馈,以便所在党支部或者上级党委掌握党小组的学习教育情况。
(2)党小组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分为规定动作和自由动作。规定动作就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员发展对象的考察,通表,转正,国内外重大形势的讨论与交流,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安排进行集体学习,这一动作要注重保证理论性和严肃性。自由动作就是各学习小组要根据年级专业特点,结合实际,自由选题,提前计划,保证系统性、针对性和吸引性。各学习小组长要做好组织、宣传和报道工作。
(3)党小组的学习手段。学习手段要传统手段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首先要把握好传统方法,如回忆成长历史、重温入党誓词、请优秀党员作报告、参观烈士纪念馆、参观党史图片展、进行社会调查、解剖反面典型等多种形式,进行形象化教育。同时,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利用好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各种网络及多媒体资料、视频资料、博客平台等,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电视、录像、录音中,为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供新形式、新手段和新素材。
(4)党小组教育质量的监控和跟踪。学生党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比较自由,内容涉及面广,容易激起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但必须加强学生党小组学习的监控和跟踪,在党小组的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手段等方面做好学期或学年计划,党支部书记必须心中有数,学院党委要全盘把握和指导。党小组活动要有主题、有总结、有报道;各学生党员要有准备、有心得、有汇报。确保学习不流于形式,确保党小组的学习质量,确保党小组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2.高校党小组教育在我院的实践
随着高校党员规模的扩大,学生党支部存在人数过多,组织生活难以做到人人都发言,人人都能畅所欲言。我院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的有关精神,在学生党支部中成立了26个学生党小组,学院党委在党小组建立上,特别强调学生党员在班级的示范作用、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强调各班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作用,突出了党员及党小组在班级和各学生组织中引领作用。一年多来,各党小组从实际出发,针对国家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和各种社会问题,采取了鲜明的主题、灵活的形式,开展了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学生党员组织活力得到提升,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先进性也得以体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院积极在丰富党小组教育内涵上用真心、下功夫,教育活动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得到了广大学生党员的认可。
1.确立“新起点”
在实际工作中,有少数学生入党后,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缺乏起码的党性锻炼,在大学生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针对这种个别现象,通过党小组引领党员交流,开展党员干部、团学干部培训班、学习班和经常性的培训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方面组织学生党员到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另一方面邀请理论水平高的名师名家作专题报告。
2.寻找“结合点”
大学生党小组教育开展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六结合”。一是与理论相结合,强化党员理论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党员理论的素养;二是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强化学生党员社会责任和公共责任意识;三是与道德文明相结合,强化道德文明的带动力;四是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强化学习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党员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五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党员的社会意识。六是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强化学生党员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党员的班级归属感和集体归属感,进而扩大学生党支部的群众基础。
3.选准“着力点”
学生党员对于单调,莫衷一是的组织生活感到厌烦。因而要针对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快的特点,选择学生关注、关心的党小组活动来进行教育,尽可能做到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牢牢把握网络平台教育的阵地,结合学生专业、年龄特点,开拓新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基地教育,设立学生党员专业实习示范岗等。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张续忠.试论新形势下高效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河北职业技师学院学报,2007,7(1):68-70.
[3]郭起浪,徐发生,刘胜.新时期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模式的探索.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5):73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