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花萍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甘肃 兰州 730000)
1例妊娠合并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体会
魏花萍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ICU,甘肃 兰州 730000)
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妊娠;护理
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是H1N1病毒侵袭肺脏而产生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咳嗽,痰多,胸闷,口唇发紫,甚至出现重症肺炎及呼吸衰竭等[1]。据文献报告,孕妇患肺炎时,流产与早产的发生率会增高,并且会因产后休克、毒血症及产后心力衰竭而死亡,造成严重后果。妊娠合并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因病情严重,护理也具有很多特殊性。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女,26岁,因咳嗽、咳痰、胸闷并发热就诊,查体:T38.5 ℃,P110次 /分,BP116/90 mmHg,R42次 /分,SPO269%;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弥漫性细湿啰音。辅助检查结果: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48 mmHg,PCO251 mmHg。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重症肺炎、ARDS,妊娠28周收住我科。
(1)每日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注意患者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等情况,以防流产及早产。
(2)加强对胎儿的监测,定期监听胎心,每日早、中、晚各数1次,2 h胎动数<10次时要警惕。
(3)如出现胎心消失,或B超提示为死胎,应及时终止妊娠,并做好引产准备及护理。
妊娠合并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患病后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情绪,进入ICU后若没有亲人的陪护,易出现孤独感。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关心、陪伴患者,多与其沟通,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1 对患者家属的指导 对患者家属讲述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知识,使其对妊娠合并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有更好的认识,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使其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2.2.2 对患者的指导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担心胎儿会受到疾病和药物的影响,担心自己生下不健康的孩子给家庭带来不幸,有紧张、恐慌及孤独感。应该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给予有效指导,引导患者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主动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采用多种形式与患者交谈,在患者呼吸机治疗期间语言交流受阻时,可通过例如手势、眼神、书面语言等进行交流。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其可使患者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气管插管后应合理固定,用宽胶带十字固定后用寸带再次固定,保证气囊的压力在25~30cmH2O,以确保气道的密闭性及气管插管不移位、不脱出。注意进行密闭式吸痰,以减少含大量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交叉感染。
2.3.1 体疗 每2小时翻身一次,仰卧—左侧位45°—仰卧—右侧位45°交替。在患者翻身的同时,用手掌叩拍其背部,按自边缘到中央的顺序进行,手掌要呈覆碗状,以增加共振力量,或用振动排痰仪排痰,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频率,从下向上、从内向外振动。如患者能够配合,可在叩拍的同时让其咳嗽,这样有利于痰液的排出。翻身、拍背后给予吸痰,在翻身、拍背时要注意防止气管导管的打折和脱出。
2.3.2 口腔护理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处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通畅、气道内分泌物的有效引流及机械通气提供保障[2]。早期由于患者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处于经常性开放状态,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细菌易于繁殖;反流误吸导致细菌移位;机械通气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程长、机体免疫力降低,增加了口腔并发症发生的机会;患者口腔内有导管、牙垫等,易导致口腔感染、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疾病的病程及预后。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可按照教科书中的特殊口腔护理方法[3],用血管钳夹紧并拧干棉球,彻底擦洗患者口唇、牙齿、颊部、舌苔及硬腭,每日4次。
2.3.3 气道的湿化和温化 常规给予气道湿化,但甲型H1N1流感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痰液稀薄,量多,无需湿化,湿化罐保证进入气道气体温度达37℃即可。当肺部炎性渗出减少、痰液粘稠时,给予0.45%盐水稀释痰液,定期听诊,减少吸痰次数,减少不必要的降低血氧饱和度的操作,清除痰液,保持气道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感染。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护,监测中心静脉压、SPO2,并做详细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认真记录呼吸机参数,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参数,及时了解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情况。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及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
认真执行医嘱,按时给药。静脉给药首先应密切观察滴速,一般滴速为20~30滴/分,滴速过快易引起心律失常。其次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的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再次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气喘等。此外还应观察其中枢神经系统有无不良反应,如眩晕、头痛、失眠、疲劳等。使用激素治疗过程要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有无鹅口疮。注意痰量、性质的变化。监测血糖并观察有无精神症状。若有低血钾及时补钾。适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以预防应激性溃疡。
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无法经口进食,应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保证热量供给。经鼻胃管小量持续注入瑞素,抬高床头45°~60°,鼻饲推注时严格控制速度为30 ml/min,4 h检查1次胃残余量后用温水20 ml冲管。鼻饲注入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反流、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应将患者置于负压层流病房,若在普通病房应做好开窗通风,或用换气扇通风,医护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戴手套、帽子、口罩,穿隔离衣,以预防和减少感染。接触黏液及分泌物时带护目镜,防止其溅入眼睛引起感染。
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入科3天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10天后脱离有创呼吸机,予无创呼吸机间断辅助通气,16天后病情好转转入呼吸科继续治疗。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严重者病情恶化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妊娠合并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治疗用药及疾病本身对胎儿的影响极大,无法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或成活,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恰当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故应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及社会支持。应严密观察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改善肺功能,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可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因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传播,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时间最长,故护理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
总之,甲型H1N1流感并发ARDS的重症者,病情凶险,很容易因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对妊娠合并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理解、支持、帮助和安慰。严密的病情观察,细致的基础护理以及有效的心理干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1]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信息通报[EB/OL].http:∥www.gov.cn/gzdt/2009-07/06/content_1358582.htm,2009-7-6.
[2]王舜娟,陈秋芳.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8):686.
[3]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R195
B
1671-1246(2010)12-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