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港口与航运管理类实训室建设研究*

2010-08-15 00:50:24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实训室航运港口

易 燕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广州 510725)

随着港口与航运业的蓬勃发展,其业务实际操作的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逐渐由管理方向向工科方向发展,更为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港口与航运实训室的建设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港口与航运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技能,缩短了就业后的业务适应过程,顺利实现学校学习和社会工作的对接。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

一、港口与航运管理类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训室建设是开展港口与航运管理特色教学的需要

港口与航运业作为综合性非常强的行业,涉及到国际贸易、报关、商检、仓储等多个行业与部门,并具有涉外性,行业特色显著。相对应的专业教学具有明显的模块化特点,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往往是分行业、分模块的,学生常常顾此失彼,无法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进行完整的流程与操作,因此,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把学生的知识片断连贯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是十分必要的。

实训室的实践教学使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通过让学生在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中充当某一岗位角色,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既可以让学生获得参与港口与航运管理等相关业务工作的经验,串联所学知识模块,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断提高港口与航运管理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实训室是专业建设的有力支撑

高水平的专业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高等职业院校港口与航运管理类专业建设应以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托,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 )为指导 ,按照工学结合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构建专兼职双师型教学团队,进行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共享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以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涉外性牵引专业建设,培养具有海运背景适应沿海港口、航运、货代企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高技能人才。专业建设涉及到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诸多环节,而实训室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利用实训室,对学生进行操作实训,模拟港口装卸、船舶运输、货运组织以及港口商务活动,可以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推进专业建设。通过有效的实训室建设,打造专业品牌,保持特色,追求卓越。

(三)实训室是港口与航运管理类课题研究的重要平台

我国航运历史悠久,港口与航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行业,与此同时,港口与航运有关的课题也是各校争相研究的重点。而港口与航运课题很多是需要在港口与航运实训室进行建模分析的,例如,在《港口装卸工艺》课程的研究过程中,模拟不同的场景,利用流程再造理论,找出港口装卸工艺不合理之处,完善现有工艺流程。因此,港口与航运实训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港口与航运课题研究的结果。在实训室进行建模分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时可以实现相关技术的更新,有利于推进专业课题更为深入的研究。

二、港口与航运管理类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港口与航运管理类实训室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港口与航运管理软件实训室,主要以港口操作管理模拟教学软件、货运代理教学软件等为主,兼有国际贸易实务软件、运输、仓储等物流管理软件的模拟实训室功能;二是港口与航运设备实训室,以港口的桥吊、叉车等设备为主的港口与航运设备实训室;三是港口与航运综合实训室,即按现代港口与航运企业的模式建立的以港口与航运设备为主结合港口与航运管理软件的综合实训室,通过模拟仿真,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纵观这三类港口与航运实训室的建设现状,无论哪种形式,在实践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实训室的功能比较单一

很多学校单纯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购进大量的港口与航运设施设备,没有考虑可操作性,往往只给学生参观了解,没有产生任何社会效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实训项目内容单一,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缺乏创新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满足不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实训室的特色不突出,重复建设

在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各实训室只考虑局部利益,仅以本专业为出发点,盲目争经费,使原本就非常有限的经费被分割,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又导致实训设备和软件的重复购置,盲目追求先进和全面,功能定位不明确。如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买电脑、买软件,结果所有实训室均由电脑组成,仅仅是软件不同而已,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千篇一律,严重浪费资源和经费,不利于实训室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训室开放性差

实训室按课程分设在不同的院(系),各自为阵,封闭运行,缺少交流。相对而言,各院(系)的实训室规模小,实训人员、经费投入和仪器设备分散。在造成重复建设的同时,也不利于优化组合、使得实训水平难以提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室,往往只对本专业和本校开放,面向校外和社会开放程度很低,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封闭式的实训室限制了学术交流和实验成果的转化,致使不少实训室的设备很难更新换代,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实训室也没有成为学生实训的场所。

(四)实训室师资力量不足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但师资队伍的建设仍滞后于实训室硬件的建设。建设高水平实训室需要实训室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学历层次,同时还应具有带领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综合性实训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实训室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只有硬件设备投入,缺乏高素质应用人员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更难实现社会或经济效益。

三、港口与航运管理类实训室建设的改革措施

面对目前港口与航运管理类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能让实训室发挥更好的作用,现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将实训室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港口与航运管理是综合性行业,涉及码头、船公司、报关、保险、商检等多个相关行业与领域。因此,实训室的建设不能仅仅为一个或两个专业服务,还应该同时兼顾其他多个专业,以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杜绝实训室分散、条块分割。添置新电脑,购买新设备,应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将相关专业的实训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凸现港口与航运特色且功能多样的实训室。

(二)鼓励与推进校企结合

港口与航运行业发展迅猛,设备与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如果学校一味地追求先进,片面认为最新的设备就是最好的实训设备,那只会使学校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与企业合作是个比较好办法。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合作来共享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而一起研究开发,共同创新、共谋发展。学校通过合作实时追踪行业最新的发展动向,将最新的经营、管理技术与理念带入实训室,确保实训室的可持续性。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为企业培养理想人才,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校企合作构建实训平台,还有利于开展科研和科研成果转化。

(三)大力开展相关技能竞赛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一般都是针对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应用性。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借助实训室开展各种实际操作技能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实训室,每年都进行集装箱码头操作技能竞赛,整个技能竞赛过程综合地考察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符合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理念。

(四)构建开放性的实训教学平台

企业办公实现网络化、在线化,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却依旧实行封闭式的管理,为了切合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要,应该改变传统的实训室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性的实训教学平台。

为实现真实意义上的开放性的实训室,首先可以从网络化着手。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利用校园网建立相关的实训服务器。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到实训室,查阅相关的课件和实训资料;下载相关软件及客户端;进行信息交流。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实训教学网站进行自己所需要的各项学习,而不必拘泥于在实训室内开展实训教学。其次,实训室建设可以突破空间限制,开发 3D模拟仿真实训室。企业提供真实数据,模拟真实环境建设仿真实训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企业实际的业务为例子,让教学在真实的氛围中进行,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次,实训室的建设还需谋求“走出去”,即将实训室模拟、仿真得出的先进成果向企业推广。学校和企业“你来我往”,不断交流、改进才能使实训室的建设和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企业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加强实训室师资队伍的建设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两个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其一,将教师送到企业顶岗实践。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港口与航运管理系每年派送 1到 2名教师去相关企业顶岗实践,教师回校后指导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其二,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校,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他们还能将行业内最新的信息带给学生,开阔学生眼界。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训室师资队伍,为实训室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采用理论教育、实训实习、岗位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如果能使实训实习、岗位实践相结合,则是人才培养方式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然而,实训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大,工作繁重,只有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校企合作等方式科学地、规范地建设高质量的实训室,才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并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最终实现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张馨,王宇楠,于汶艳.高等院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9).

[2]谢鹏 ,严慧敏.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8).

[3]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

[4]鞠兰.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以加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工作为例[J].人力资源开发,2009,(7).

[5]李庐.开放性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

[6]王海灵,孙雪莲.物流专业实验 /实训室的构建及其意义[J].物流技术,2008,(9).

猜你喜欢
实训室航运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22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4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22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52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7:04
港口上的笑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惠东港口
海洋世界(2016年12期)2017-01-03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