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友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7)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80例观察
苏国友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7)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
臂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通常采用锁骨上径路、肌间沟径路和腋路等神经阻滞方法,但阻滞不全较为常见。我院将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用于80例上肢手术患者,现报告如下。
80例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16~68岁。手术部位:肩部12例,上肢38例,肘部13例,手腕部17例。局麻药:0.375%布比卡因15~20ml。手术时间:30min至5h。阻滞不全辅以氟芬合剂 2~4ml。
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对侧,使锁骨和肩部压低,让患者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在该肌锁骨头外侧缘扪摸出前斜角肌。该肌外侧即为前、中斜角肌间沟,左手食指沿肌间沟向下摸,在肌间沟最低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左手食指放在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右手持穿刺针,从锁骨下动脉搏动点外侧,紧靠左手食指,朝下肢方向垂直进针,方向不向内也不向后,沿中斜角肌内侧缘缓慢推进,就会出现异感,若无异感,可改变进针方向,使针稍偏内偏后,即进针方向朝对侧足跟,常能获得异感,回抽无血或液体即可注药。穿刺针深入碰到第一肋骨时,不能再深刺,以防损伤胸膜及肺尖。穿刺时如异感放射到手指,则无论是手部或前臂部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8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其中完全无痛者72例,占90%;8例患者阻滞不全伴精神高度紧张辅以氟芬合剂,占10%。未发现与麻醉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及局麻药毒性反应。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是根据臂丛鞘的解剖原理而进行的改进。因臂丛神经干上下重叠,越过第一肋,并不是水平排列在第一肋骨面上,所以此方法优于沿第一肋不同部位寻找异感的操作方法。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影响轻微,术后并发症少,并存上肢及肩部疼痛者穿刺中不必移动上肢,无须在第一肋骨下寻找异感,减少了气胸的发生机会。因其穿刺是在锁骨下动脉搏动点外侧,所以局麻药注入静脉的机会很少,从而减少局麻药的中毒反应。穿刺点在肌间沟最低处,进针方向朝下肢,所以不致发生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或蛛网膜下腔的意外。
总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安全、可靠,见效快、效果佳。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定位准确、寻找异感,两者具备即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R454.9
B
1671-1246(2010)13-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