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让绪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8)
论医德两难事例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黎让绪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8)
生理学;医德两难事例;课堂教学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曾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与道德判断,指出人的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一个人只有不断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才能促进自身道德的发展[1]。根据上述理论,对于一名刚入学的医学生来说,只有不断面对医德两难问题,才能提高自身医德价值判断力。因此,笔者近2年来坚持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典型医德两难事例,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基本医德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医德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医德情感,锻炼学生的主体医德意志,使学生树立主体医德信念,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医德行为的养成[2]。
所选择事例要反映在我国现行医疗政策、法规和医疗制度下,医院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从事医疗活动时的态度、行为或做法。例如,某医院因孕妇丈夫拒签手术同意书,导致孕妇不能及时手术而死亡的事件。注意不宜选择历史上或发生在国外的事件,更不能杜撰故事。
让学生讨论的医德两难事例必须是经过一定的权威部门或媒体公开报道的事件,可以从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和《道德观察》栏目选择。这些栏目报道的事件具有代表性,有讨论价值。尤其是一些医学方面的事件,往往涉及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医疗制度及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例如,某医院在患者情况危急来不及做手术准备的情况下,就在急诊室给患者实施心脏手术的前期手术,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手术室进一步完成手术。这种做法是“允许还是不允许”“行还是不行”,显然不是能随便回答清楚的。这些栏目选择的医德两难事例经过有关专业人士的集体讨论,理由充分,对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可避免在引导学生时不能自圆其说。
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又能通过讲述医德两难事例给医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医德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基本医学道德呢?其关键在于找准二者结合的时机。
医学类大专生文化课功底比较扎实,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教学的需求不仅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更主要的在于涉猎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有足够大的教学信息量。此时,如能应用合适的医德两难事例,既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又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但必须注意的是,所应用的医德事例要与课堂知识衔接,做到过渡自然。另外,要在提问时突出事例的两难特点,以引起学生思考。比如,在讲授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和反馈调节的基础上,应用一个与医德两难有关的事例(某医院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儿童一例,致使患儿免疫力降低,体内发生广泛性脓肿不能控制,终因脑脓肿致患儿痴呆),介绍糖皮质激素适应证和禁忌证,应用糖皮质激素时易出现的错误。同时,通过设计具有两难特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医德意识。在此事例中给学生设计了2个医德问题:(1)病毒性肝炎不是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但也不完全是禁忌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2)当患儿开始发生脓肿时,医务人员试图停用糖皮质激素,但患儿发生了反跳现象,不得不继续用药,又导致脓肿蔓延。如此反复,终使患儿痴呆。作为医师,对类似情况应怎么处理?
把医德两难事例以思考题形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外充分讨论、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想。这既避免了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时学生回答“是或不”效应,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比如,在讲授血型与输血知识的基础上,应用这2个与医德有关的事例。(1)一位山区医师在晚上值班时,接诊一名脾脏破裂患者,需要输血。家属强烈要求医师抽自己的同型血先行手术给予抢救。但医师以制度不允许为由,坚持等待血站送血。终因天黑路远,等待时间过长,致患者死亡。医师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2)一家城市大医院,一名患者需要输血,不巧血站没有库存所需血液,院长决定组织人员自己采血抢救患者。患者得救了,而院长被有关部门停职检查。针对上述事例,给学生布置了2个问题:(1)如果我是一名患者,希望碰到其中的哪位医师?(2)如果我是医师,愿意成为其中的哪位医师?
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医德两难事例,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就能真切感受临床环境,感悟和思考医德两难问题,接受医德教育,同时促进其专业学习;使学校对学生实现早期医德教育,变“是或否”“应该不应该”“做或不做”的教育模式为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并积极探索和研究道德难题的伦理关系,而不是期待学生的回答是什么[3]的医德教育模式;使学校教育顺应实际需要,为社会服务。
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医德两难事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探究欲望增强了。有的学生反映自己能从理论中跳出来学习书本知识,不再感觉生理学深奥难学了。这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专业教学为目的,不应在教学中花费时间一直讨论医德两难问题,更不能把专业课上成德育课。
多数医德两难事例涉及的伦理学和医德关系比较复杂,有些超出了学生甚至是教师的医德价值判断力。为了避免盲目,针对医德两难事例给学生提问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所提问题要恰如其分,以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为原则。
在应用医德两难事例时,教师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基本的道德判断。当道德原则间发生冲突时,应该服从的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即道德终极标准。道德终极标准是在一切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时都应该服从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4]。两利相抵权其重,两害相抵取其轻。教师只有在明确这样的基本道德判断标准后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周柳亚.建构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2):57~58.
[3]李芳.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对医德教育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7(4):30.
[4]王海明.从理想实验看道德的终极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4.
G421
B
1671-1246(2010)13-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