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实习记者 | 赵光磊
为了保障未来的网络建设,IPv6在筹划了十年之后,终于崭露头角,迎来了商用元年。在“2010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中兴通讯与业内人士一起展望了IPv6的未来发展。
IANA目前可供分配的IPv4地址还剩3.2亿左右,预计在2012年将耗尽,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网民数,对于IP地址的需求也是最大的,目前业务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IP地址消耗,使IPv6部署迫在眉睫。
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市场总监曹立鑫向记者表示,IPv4向IPv6的过渡工程规模是非常大的,包括承载网络、支撑系统以及终端在内的所有端到端系统都需要进行升级改造,虽然目前可以通过NAT方式继续使用IPv4,但这会增加运营商运营负担,制约运营商盈利。给未来向IPv6过渡带来新的难题。而且IPv4与IPv6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共存,要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由IPv4向IPv6的过渡思路,把握好过渡时间点,不宜越拖越久。尽快完成IPv6网络,将会大大减轻未来转型的压力以及成本。
IPv6在中国的发展将是前所未有的,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发力才能推动IPv4向IPv6顺利过渡。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IPv6高峰会议上表示政府已将IPv6纳入下一代网络发展的重点课题。
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进行IPv6的前期测试工作,其中以中国电信步伐最快。中国电信目前已确立了IPv6的商用三部曲,用五年时间实现网络的改造、优化,2015年后实现IPv6的全面商用。而且已选取长沙、无锡、广州、成都、以及济南五个城市进行IPv6试点工作,完成城域网各个方面的IPv6试点。
在IPv6峰会上各个设备商都积极展示了在IPv6的最新进展,中兴通讯推出的平台可以有效地实现与其他厂商的接入设备兼容。中兴通讯还积极参与IPv6相关标准制定,推出了从业务终端到接入到承载核心的端到端的IPv6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促进IPv6在实际网络中的快速应用。同时,曹立鑫称,中兴通讯已经参与了欧洲地区数个IPv6项目。基于推出的一系列的市场措施和在国际上积累的丰厚经验,曹立鑫在峰会上自信地表示:“在IPv6时间窗到来之前,中兴通讯已经做好准备!”
IPv6的发展思路在业内是比较统一的,但是要推动整个产业链向IPv6过渡,仍然是有很大的难度,业内人士也在呼吁政府能够加大对IPv6的推广力度,引领中国电信业步入IPv6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