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师范生素质养成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 00:51◆蔡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师范生人文

◆蔡 曌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师范生素质养成的实践与思考

◆蔡 曌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是发展音乐教育事业的需要,时代呼唤高素质音乐教师的涌现。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要求音乐师范生素质优良、专业过硬、技能完善、全面发展。为能更好地承担这份教育使命,作为音乐师范生的一分子,从迈进高校的那天起我就在思考如何加强专业文化课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所谓素质,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并发展起来的生活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总和。而音乐师范生的素质,是我们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音乐技能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之和。正确认识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未来工作挑战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该在以下方面积极努力。

一、自觉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底蕴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周小燕曾说过:“要表现音乐魅力,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我们今天的音乐师范生就是明天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将承担着传播“音乐美”的重任,时代要求我们不但要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将来走进课堂时,不仅能上好专业课,而且能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更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关怀,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但由于前期高考指挥捧的作用(文化课成绩要求合格)和后期高校专业课学习任务相对繁重等因素的影响,客观上我们音乐师范生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音乐专业课的学习上面,致使我们大部分同学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另外,进入高校后由于我们少部分同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文化基础课学习呈现出一种不重视和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也导致了我们文化素质水平止步不前。低文化素养前提下延伸出来的低认知水平和低感悟能力,将严重制约着我们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因此,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应该成为我们音乐师范生的第一内在要求。

人文素质培养是相对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自我教育和教育的活动。在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活动过程中,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我们的个人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从而为我们“建立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如果我们只有单一的音乐专长,文化知识贫乏、文化涵养低劣,将无法适应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人文科学的基础性、稳定性和非功利性的性质可以起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师范生如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一要合理制定自己的人文学科阅读计划,不断扩大阅读的面与量。我们要通过大量阅读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中外历史名著,从中吸取文化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由于时间因素的限制影响,这里的阅读只强调要有一定的量与面,边阅读边思考即可,不需要深入的研究。二要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自觉关注并接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音乐艺术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结晶,其本身就是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的教材。如声乐学习中优秀的民歌、艺术歌曲等隐含着许多动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音乐欣赏中所呈现出的精妙绝伦的人类灵魂的声音,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所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充分彰显了鲜明的人文性,我们要自觉地加以挖掘和体验,从中去发现和感悟音乐的美,在音乐专业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

二、自觉加强音乐认知的培养,努力夯实自身的专业学科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素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气质。艺术素质的提高对我们音乐师范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其前提是我们要加强对音乐认知的培养。音乐是一种时空艺术,需要我们通过听觉去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而我们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有音乐本身结构方面的,如音高、音色、强弱、节奏、节拍等;有音乐表演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如欢快、悲哀、抒情、激越等;也有音乐创作风格方面的,如古典、浪漫、现代等,对这些感知方面的培养是我们学习音乐的基础。我们体会到培养音乐的感知能力首先要从聆听开始,要了解乐曲的旋律、体验乐曲的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本质。这里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多角度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加深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应该清醒认识的是:作为音乐师范生,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将来面临的职业是音乐艺术教育。那么,我们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就不能只停留在感知阶段,而要从感受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从深层次去分析音乐作品,注重加强自己感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声乐学习中的和声、织体,以及到每一首具体的音乐歌曲,要求我们不仅要能听出什么是优美的声音,而且要知道这种优美的声音是怎样得来的,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获得优美声音歌唱的技能。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自己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住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机会去模仿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通过自身对具体作品的直接体验来反复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使我们对音乐的认识达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三、自觉参加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表演技能

音乐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创作、表演和欣赏等实践环节中,音乐表演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环节,通过学习音乐表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感知音乐和理解音乐,为将来走进课堂走上讲台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相比于其它的表演艺术,音乐的表演对表演者的技术性要求更高。如何提高我们音乐师范生的表演素质,我们认为:一是要坚持长期的基本功的训练。在音乐表演各个专业领域中都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训练方法,我们应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训练。如学声乐的要进行发声方法和气息控制的训练,掌握吐字行腔的基本技能;学钢琴的要进行触键运指、手背重量和踏板技巧运用的训练;学弦乐的要进行按指与揉指、换把与弓法变换等方法的训练,等等。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目的地将所获得的技巧与技能运用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中去加以训练,最终达到音乐的表演技巧与深刻的艺术表现实现完美的结合。二是要加强心理活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要使自己的表演感动听众,能表现出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情感内涵,表演者除了要通过冷静理智的安排与设计来实施表演活动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达到声情并茂和动人心弦。要做到这点,必须加强自己心理活动的训练。心理活动中的认知方面主要是指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它包括人的认知与记忆、判断与推理等要素。人的这些能力对音乐表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音乐记忆力的培养,音乐的记忆力是音乐表演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音乐表演者必须把自己要演奏或演唱的作品牢牢地掌握在记忆中并上升为内心的感受,才可能进行全神贯注的表演和再创作;再比如坚定意志力的锻炼,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培养,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刻苦练习来克服临场紧张的心理状态。三是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表演阅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音乐师范生在校期间提高自身表演素质的很好舞台,我们要积极争取每一次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不断磨练和完善自己的音乐表演风格与形象。

四、自觉参加学术研究活动,努力培养音乐艺术的创新素质

音乐的发展在于创新,音乐师范生良好的创新意识是未来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成为具有学术研究创新能力的音乐教育人才,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我们音乐师范生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形势的发展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在正常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艺术创新活动的实践中去。然而,音乐艺术的创新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知识的积累过程,而且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地艰苦追求。如何培养音乐艺术的创新素质,我们认为在大学学习阶段,首先,要加强知识积累,自觉增强创新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为我们聘请的国内外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表演家所开设的讲座、交流座谈和演出活动,学习和吸收这些优秀专家们的音乐教育理念、教育创造能力、学术思维能力和音乐表演技能,从而引发我们对音乐的深层次认识与思考。其次,要积极申报学校为我们本科生所设立科研项目,并主动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在具体的项目研究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科研阅历,积累从事音乐创新的经验。第三,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注意收集音乐教育的原始元素,做音乐艺术创新的有心人。有位哲人曾说过:“音乐来源于生活”,“只有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音乐艺术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许多不朽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都说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音乐闪光点。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感受和收集有价值的音乐教育素材,为将来更好地从事音乐教育研究和音乐艺术创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音乐师范生群体是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在校的有限时间和丰富资源,刻苦学习、不断磨练,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音乐教育事业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师范生人文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