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拴
(洛阳日报社, 河南 洛阳 471000)
除了跑会议、动态、领导活动的时政记者外,多数记者每天都在为缺乏新闻线索而犯愁。有的眼巴巴地等着主任分派任务,有的等着“捡漏”——时政记者跑不过来的动态活动。有的外报找观点本地找例子,有的一筹莫展……新闻线索在哪里?结合30年的记者采访实践,理出了获取报道线索的14个途径:
之所以把中央下发的文件、出台的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记者致力于开拓的第一新闻源,主要是我们媒体性质决定的。由于我们的党报是党的宣传工具,我们党宣传主张、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指导工作主要靠党委机关报,所以,我们党委机关报的首要任务毫无疑问就是要宣传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主张、意图和中心工作。记者认真研究中央文件、有关部门出台的新政,就知道采访报道向哪儿使劲,就明确了到什么地方去抓新闻,去抓什么样的新闻。
开掘中央文件和中心工作这座“新闻富矿”的方式很多:从文件中找“题眼”,找典型进行报道;对文件中提过的线索进行寻踪报道;对文件中涉及群众关心的内容进行摘要报道;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进行分析解读报道;配合中心工作策划报道,等等。据此所得的报道多是重要新闻乃至高质量新闻。
对会议报道很多人不愿看,其实对于一个优秀记者来说,会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新闻报道的宝藏”。人们反感会议有几种情况,开会的人反感的是会多、会长,反感的是可开可不开的会,反感的是没新意、不解决问题的会;读者反感的主要是会议报道充斥版面,会议报道程式化、标题口号化、内容原则化、领导排名多。真正事关领导变动、国计民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大计、老百姓利益相关等内容的会议或会议报道,社会关注度是非常高的!
利用“会议资源”进行的新闻报道有很多种:一、对会议本身进行报道;二、抓住会议中涉及群众利益或为群众关心的内容进行报道;三、对会场内外发生的“衍生新闻”进行报道;四、从会议文件或领导讲话中获取新闻线索进行采访报道;五、对会上出台的政策进行解读式报道,等等。现在我们的很多会议报道之所以不受欢迎,很大的原因不在会议本身,而在于我们的一些记者习惯性地“一次性消费会议”、“不把会议当资源”,对“会议资源”的开发、利用、挖掘不够,使大量的、新闻价值极高的、为广大读者关心的“会议资源”白白浪费。
领导机关,特别是省、市、县区的“两办”,是各类信息的汇集地,各单位、各行业每日每时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事故、重大新闻等,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个中枢神经来。机关出的文件、信息、简报、通报等中蕴含了丰富的、有些是可供报道的信息(有的不宜公开见报)。我们的记者在条件许可下,在与领导机关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应该定期不定期到这些地方走走看看,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翻阅一下简报、信息等,可以获得很多意外收获。
这是一条寻找新闻线索的捷径。这里所说的信息集中地方如今很多,如公安110处、120急救中心、医院急诊室、车站派出所、公安防暴队、交通事故科、火警119、消协12315、价格投诉电话、市长热线电话,等等,这些地方无时无刻都会汇集各种类型的大量信息,有些本身就是新闻,有的事件幕后隐含着新闻。在一些报刊竞争激烈地区,有的新闻单位派记者24小时在急诊室、事故科等地方“守株待兔”,充分说明了其新闻信息资源之丰富。
列宁说,记者是一群“到处建立联系”、“无孔不入”、“无所不晓”的人。记者要做到“无孔不入”、“无所不晓”,首要的条件是记者必须“到处建立联系”。作为一个记者,只有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每天社会上大量发生的、鲜活的、有用的各种信息才能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记者那里,记者的新闻之源才不会枯竭。现在很多报纸都设立了“新闻热线”,“热线记者”每天都能采写出许许多多鲜活的、且为读者关注的新闻。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闻热线”的另一头连着一大批新闻报料人。作为一个单体的记者,不可能像“新闻110”那样建立自己的热线电话,但是,记者广交朋友,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一批新闻报料人。这样,记者就能从自己的“信息库”中筛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从而经常乃至每天都写出时效强、价值高、抓人眼球的新闻。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报等异军突起。新媒体的开放性、广泛性、参与性,信息来源的方便性、快捷性、多样性,使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望其项背。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资源,每天浏览网站上的论坛、博客等“原发信息”,对涉及本地域的事件、人物、群众诉求等,及时了解。对其中有挖掘价值的信息,可寻踪觅迹,进行采访挖掘,深度报道,链接解读。
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的活动场所不应在办公室、资料室,应该在社会上,应把功夫下在脚上,放在“跑”上。记者对自己所跑的战线“横要跑到边,纵要跑到底”。所谓的“横到边”,是指记者采访的面要宽,跑机关要跑熟机关的各职能科室,跑战线要从局机关一直跑到基层单位;所谓的“纵到底”,是指跑工厂的要跑到车间、班组,跑商业的要跑到门店柜台,跑农业的要跑到乡镇村组、田间地头。记者深入一步,线索冒出一批,这是经验之谈。
一般人聊天就是吹牛、寻开心,而记者与人聊天脑子里一定要绷紧一根“弦”——他说的能写成新闻吗?要时刻不忘从聊天者的“说者无意”中听出新闻,过滤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一般人在外出路上或坐车途中,可以小憩,可以赏风景,可以休闲娱乐,而记者时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眼睛找新闻,用耳朵听民声,用鼻子嗅新闻,口、手、眼、耳、鼻并用地搜寻新闻。这应是记者的职业习惯,也是一个好记者应该具备的条件。从聊天中发现新闻,乃至写出大新闻、好新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于1992年、1993年分别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二等奖和一等奖的《洛阳的“太阳”何以不暖人》、《美国公牛独钟洛阳环球》两篇新闻的线索,都是从朋友聊天中得到的。
新闻事件的主角是人,人员集中场所往往发生新闻的几率最高,这是常识。闹市街头、大型会节、公园集市等,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处,随时都有各类新闻发生。诸如典型的小孩走失、小偷行窃、乞讨行骗、噱头售奸、假冒商品、服务纠纷,或遵守公德、相互谦让、扶危济困……如果事件典型,事发频繁,或角度选好,都可能成为可资报道的新闻。记者没有线索可写时,不妨到这些地方跑跑,说不准就会有“收获”。
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如城建、园林、统计、质监、公安、工商、物价、消协、证券交易所等,由于其工作性质决定,其出台的政策、发布的公告、采取的措施、工作的作风,往往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与这些部门建立热线联系或经常造访,可以得到很多很好的新闻线索。
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等节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环保日、节水日、粮食日、预防艾滋病日等,立春、夏至、白露、冬至等节气,这类报道虽属“应景报道”,从开拓新闻源的角度讲也是不可忽视的。这类报道由于日期固定,如果在节日来临之前搞好策划,创新思维,选好典型,可以挖出很多与之相关联的新闻。对此不可小觑。
社会的热点、难点本身就离群众近,群众的关注度高。作为一个记者,如果时时关注一个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找那些群众关心、领导关注、政府准备解决或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把握好度,把握好时机,选准突破口进行报道,本身就是很好的新闻。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就是与众人不同、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通俗地说就是“换位思考”,“反过来想”,“反过来看”。逆向思维抓新闻的方法是:当别人头脑都发热时,自己的头脑要冷静;当大家都冷眼旁观时,自己要热情激荡;当大家都知道那是新闻时,你不要去凑热闹;当别人认为司空见惯没有新闻时,你最好琢磨着写一条新闻。只有这样抓来的新闻才可能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才可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才能高人一筹。
国外新闻界有个说法:“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过去我们一直批判这种观点。其实换个角度,从新闻的特性来说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切违背常规的、反常的、与众不同的事件,本身就是新闻,有时可能是好新闻,对此千万不能麻木不仁,与新闻失之交臂。
“文无定法”,“兵无常势”。这“十四条”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这些寻找新闻或报道线索的途径,与其说是方法,不如说是启迪思路。记者找线索、抓新闻、写稿子,要靠方法、靠双脚、靠悟性、靠新闻敏感。记者只要不怕吃苦,努力实践,追求创新,人人都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