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邓婷
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探析
湖南 邓婷
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高职教师人文素养的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旨在与教育同仁共同探讨、实践,以求更好的教书育人。
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研究
所谓人文素质,就是指一个人成为人和人才的内在与主体的精神品格,主要是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等。具体说,就是人文知识的内化,表现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高低直接反映这个人的文明程度。
调查表明,近53%的高职院校教师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知识较为贫乏,教师人文素质状况整体上不容乐观。
1.人文知识贫乏。一是文学知识欠缺。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有余而人文知识不足,特别是文学知识普遍欠缺,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名篇和名人的了解不多,对新出现的一些文学现象,基本上一无所知。二是历史知识不足。有的高职教师历史知识明显不足,对我国及世界的历史和文化缺乏系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三是哲学知识匮乏。高职院校的教师,知道孔子、朱熹和王夫之,也知道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尼采,但对这些哲学家的基本的哲学思想却了解很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也是一鳞半爪,甚至断章取义。
2.人文技能薄弱。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有着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基本的文科技能则相对较弱。一方面表达能力较弱。在课堂上,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专业化,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不能把专业术语转化为日常用语。在科研上,少数高职院校教师写作能力较低,撰写科研论文困难。另一方面,社会活动能力不强。不少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必要的为人处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其活动范围仅限于学校,与社会缺乏广泛联系,不能很好地协调与同事、学生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同自己所从事专业有关的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3.思想道德滑坡。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道德有滑坡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治素质下降。有的高职教师参加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各种选举权,对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快速的反应力,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缺乏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思想道德素质弱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教师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出现职业道德淡化,敬业精神不强,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科研工作急功近利等现象。
4.心理素质偏低。少数高职院校教师长期沉浸在专业教学研究中,爱好单一、兴趣不广,与外界接触少,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贫乏,对自我心理状态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个性把握不准,不能很好调节自身能力与自我期望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矛盾,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1.学校教育的影响。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普通教育,长期以来迫于升学压力,只重视开设升学考试必考科目,对非考科目则弃之不教,而这些非考科目,大部分都是人文课程,由于严重忽视甚至抛弃人文课程,导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一开始就缺乏人文知识。二是受传统的高职教育观的影响。我国的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一种片面的思想,突出高职教育的专业化,把高职教育仅仅视为技能教育,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一些能为学生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专业备受青睐,而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教育却遭遇冷落。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相当低,而且基本上都是以选修课、讲座或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出现。人文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和管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这种片面的高职教育,不仅不能弥补高职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缺失的人文知识,反而加剧了其人文知识贫乏的程度,必然会导致其专业知识有余,而人文知识不足的发展不平衡现状。
2.教师自身原因。一方面是狭隘的专业教育意识。认为在高职院校,只有从事专业教育才是“根正苗红”,而从事人文教育则是“旁门左道”,公共文化课教师在高职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受单一的教育行为影响。不少高职院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其范围只拘限于本专业范畴,与其他专业(尤其是公共文化课)及其教师交流较少,无形中将自己与人文环境隔绝,自然也就受不到人文氛围的熏陶。
3.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的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对人文教育的发展不利。传统的高职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盛行,人文教育无法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提高高职教师的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赖于政府、学校、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
1.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现代高职教育观。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当今,着眼未来,摒弃传统的高职教育观,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职技能型人才的战略出发,重新审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清人文教育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现代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从而确立专业与人文教育整合的现代高职教育观,并以此促进教师自觉提高人文素质,指导自己的专业教学。
2.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有计划地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国家和学校对教师人文素质的基本要求,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学校在提高人文素质过程中各自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等。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出台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条件,支持、鼓励教师提高人文素质,并充分发挥组织与引导作用,调动教师提高人文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实际,多途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面向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既要注重系统性又要强化针对性;既要强调普遍性,又要注意可行性;既要注重统一性,又要突出灵活性。一是自主学习。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完全有能力通过多种途径,以自学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阅读人文书籍,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为人处事、社会交往等能力;积极参与文娱活动,发展爱好、和谐个性、健全身心、陶冶情感等等。二是校内开展学术活动。高职院校可聘请校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教育学术活动,本着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综合与专门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根据教学实际和需要,高职院校可以有组织地选派部分教师到校外进修学习,以短期和专门进修为主。四是校园文化熏陶。高职院校应为教师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建设硬环境时,增加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使教师受到美的熏陶;在构建软环境时,除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外,还必须树立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构筑和谐的校园环境。
[1]吴美华,高娟.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2]张秀敏.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及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2).
[3]何芳,顾军.教师人文素养教育的四个方面[J].人民教育,2004(24).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