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处,江苏常州 213164)
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探索
高 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处,江苏常州 213164)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要在确保学生职业技能培训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满足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需求,需要从管理模式、制度、“双师型”队伍管理及教学环节等方面加强实训基地的有效管理。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资产管理
近年来,高职教育不断发展并日益成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大多数高职院校能紧贴企业需求,把给学生提供“真枪实弹”的实训环境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能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或企业的零距离跨越,主要得益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自然产物,依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教育强化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所以,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既要满足教育功能,又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除了具有日常的教学实训功能外,还必须完成作为一个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市场功能[1]。
对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而言,要在确保学生的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顺利开展的基础上,满足教师技术研发的需求,满足企业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的需求,使得教学实训和企业生产经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运作机制,并非简单的教学管理或企业管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对管理监督考核的机制,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和生产目的无疑是纸上谈兵。所以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管理,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教育教学的前期投入,保证实训教学各环节的顺利开展,也能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有效组织,降低次品率以节约成本,保证产品质量能满足社会需求,对于校企长期融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由于行业、地域、办学水平、政府的扶持与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也不尽相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主要有:学校自筹自建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资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办企业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政府资助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行业或部门资助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人员构成、资金流向、组织形式、资产归属等,所以不论是实训基地运作的宏观管理,还是具体到产品质量检验的微观管理,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不尽一致。按照学院与企业之间对基地投入权重的标准来划分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可以分为学院集中管理模式、协同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管理模式[2]。
1)学院集中管理模式是指学院自筹自建工业中心,以筑巢引凤的方法吸引对口企业进驻中心。从中心的建设到管理都是以学院为主体,学院对资源集中管理、统一调配。这种管理的优点是可以自主确定工业中心的实训方案,不受企业的控制,可以合理地安排教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由中心负责安排教学、实训、社会服务、科研服务等,不存在与企业之间的协调问题,工作效率高。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 (企业)对市场的准确定位和把握能力,对生产方向的调节缺乏灵活性。
2)协同管理模式是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在筹建和运作上由校企共同协商进行,在管理过程中,校企双方协同对中心进行管理。管理的职责和范围,由学院和企业协商后实施,实训基地承担着一定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任务,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中以学校的管理为主;另一方面,基地为保证一定的生产任务,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则由企业管理为主体,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管理的真实性。协同管理的灵活性很大,管理的针对性强,但要保证协同的顺畅和协调,明确职责,避免扯皮和推诿。
3)企业管理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不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如何,基地的运作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行为进行。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学生进入基地就等同于进入企业,实训的真实性更加强烈,学校除了负责组织学生外,不参与企业行为。缺点是学校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必须按照企业的生产进度进行调节,校方失去自主调节的弹性[3]。
1)教学管理体系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的影响。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不同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它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的过程。所以在对实训基地的管理中,不能照搬原有的教学管理体系,而要将实习实训教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建立适宜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科学、规范、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实训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教学管理体系中教学管理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和操作技能的高低也是影响实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实训基地的教学人员理论水平很高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有的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但缺乏理论,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新思想、新观念,这种理论与实践错位的现象很难适应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需求。
2)实训基地软硬件条件对管理的影响。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仅是供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的场所,目前,大部分实训基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负盈亏的企业,既要让企业产生效益,又要保证良好的实训效果,需要校企双方良好协作。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对于学生参与生产实训的热情并不高,企业看重的是学校提供的优惠政策,比如场地租金优惠、参与实训学生的劳动力低廉等。所以企业在给学生提供实训的设备、工序等方面比较保守,造成实训过程看多做少,新技术、精工序难以真正掌握,操作技能难以提高。而实训技师如果责任心不强,不能真正手把手言传身教,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热情。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要从校企合作的体制上,更要从教学、实训各个环节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上消除不利于教学管理的种种因素,改善实训条件,让学生能大胆操作,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1)选定管理模式。在基地建设初期,对于基地的管理模式要有一个粗略的框架,在正式运作前,根据基地建设的模式、今后的发展模式确定符合基地运作实情的管理模式[5]。
在管理模式上,可以由学校、企业共同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全面指导基地建设和处理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要保证管理成效,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不仅要对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制定工作目标,还要对责任目标进行阶段考核;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忧患意识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完善管理制度。制度建设可以在原来教学管理和实训课程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同时,在实训或生产环节适当引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比如财务管理与监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资供应与供应销售管理制度、产品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等等,使管理制度系统涵盖从教学到实训完成的整个过程。
基地要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在管理中就应当引入企业的某些管理制度,如企业的车间班组管理制度,企业的项目管理体制和目标管理制度。基地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除了日常行为规范外,还可以引进企业的产品质量考核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管理制度等,使之与学校原有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的生产环境,感受生产氛围,自觉培养“企业员工”的角色意识[4]。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适当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外,对在职教师加强企业培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教师层面加强校企互动,使会做的会教,会教的也会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长补短,同时对于教师的科研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优化教学管理。从基础课程教学到专业理论教学再到实验实训,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形式做系统的安排,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教学侧重点,在实训环节,最好采用灵活的、具有弹性的管理方式,以适应企业由于各种因素而改变生产进度的状况;对于实训内容的安排要把握好“生产实训”的本质,避免把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而忽略技术的掌握,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实训基地建设投资的多元化,注定了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基地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也非一成不变的,要实现基地的科学管理,需要校企双方、地方政府、其它投资方等各方面的协调与团结,不论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还是学校追求教学成果,在保证各自利益的过程中,都要体现公平或谦让的原则,以保证基地建设的和谐与持久。
[1]马庆发.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有效建设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5.
[2]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7-58.
[3]谭兵,苟伟.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2):10-12.
[4]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27-30.
[5]樊新华.浅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基地的管理与建设[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7-38.
[6]梁承忠,庄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管理[J].职业技术,2006,(16):62.
〔责任编辑:胡 菲〕
Abstract:Construction of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is a productof the rapid development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managementmodel,rules and regulations,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staffwith two qualifications and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students'skill training and meet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concern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ductive training base;assetsmanagement
Exploration on management of productive tra in ing base
GAO Wei
(AssetsManagementDepartment,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G718.5
C
1008-8148(2010)04-0046-03
2010-09-07
高 伟 (1966—),男,常州武进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