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探讨

2010-08-15 00:42明千竣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教育

明千竣

(遵义师范学院招就处,贵州遵义563002)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这一方面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倍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针对新的就业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强调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是我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就业机制,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为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在就业时不再仅仅是“求职者”,他们同时也是岗位的创造者。

一、创业教育的涵义:

创业教育是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培养开创性个性,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说,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1]

二、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当前紧迫就业形势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据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2500万人,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又极为有限,供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凸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大学生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适应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把就业指导与创业精神的培养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鼓励学生从就业走向创业,正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中所讲的“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业者。”所以,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长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有大批的创新性人才,这就对肩负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和综合创业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和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求生存、求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自身活力,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等学校应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2]

3.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深入、正确地理解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的创业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增强其创业信心,同时,在创业实践中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商机,提高创业管理能力和创业素质。所以,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使他们创业的理论知识得到丰富,而且能培养他们创业的非智力因素如信念、意志、毅力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1.把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教学过程中去。

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产出的主要教育产品,产品是否受到市场的欢迎,就要看它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为此,学校应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目录,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原有的内容更富时代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愿意去学习。在教学上,教师首先要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使其思维具有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的教学实验、实习等环节,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创业岗位做好准备。

2.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为此,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的综合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创业实践技能。这就要求高校要创造条件,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体验创业过程,潜心研究案例,提高创业教育能力[3];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3.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多视角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创业者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因此,高校要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必须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首先与校外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专业实习和创业实践。让学生感受创业,强化其创业意识。其次,立足本校条件,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创办实体,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基地。再次,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创业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一些见效快、投资少、风险小的企业,使其在创业中体会到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增长创业才干。

4.营造高校创业环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德行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学生是否具有创业意识与学校给学生创造的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要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学校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欲望。其次,建立创业创新学分模块,开展学科竞赛、课题研究、创业教育课等多种方式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电子商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学科技术活动,对于参赛获奖者学校给予奖励。再次,利用学校的广播、校报、板报、橱窗和网络等宣传工具,介绍创业实践活动信息,宣传创业成功典型,从而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欲望,使创业思想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中。

[1] 朱旭.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当代经济,2009,(5):104.

[2] 王瑜琨.创业教育:大学生的第三本教育护照[N].中国教育报,2004-06-09.

[3] 赵亚风,郑晓娜.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2):82.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