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洪彬 吴玲玲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研究综述
□ 胡洪彬 吴玲玲*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政府的执政根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对政府声誉、政府执行力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均形成不良影响,而其根源主要是由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信息不透明等因素综合所致。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强化政府的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构以及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互动,并加强比较研究、实证调研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分析。
政府公信力 政府形象 政府职能 提升策略
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公信力”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法学和经济学领域中,以行政学的视角,直接对政府公信力的探讨相对较少,但自《广州政报》2001年发表《电子政府: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一文起,有关“政府公信力”的学术论文开始逐年见多,尤其是2003年非典的肆虐,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政府公信力的关注程度,同时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密切关注。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一次被写进中央正式文件,它标志着“政府公信力”建设正式被纳入国家综合治理的范畴。此后,党的十七大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我国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探讨也随着中央政策的演进而不断走向深化,通过中国期刊网的统计,其中仅篇名包含“政府公信力”的文章就已达180余篇,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中也有近百篇,此外,理论界还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可以说,这些成果都是学界对中央文件精神做出的积极反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
按照中央相关政策的演进,我们大致可以将此项研究概括为三个阶段:(1)从2001年开始至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政府公信力的概念,此为研究的第一阶段,可称为研究成长期,这期间主要是基于社会发展实践,对政府公信力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为后面的进一步钻研奠定根基。(2)从“政府公信力”正式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至十七大召开前夕,为研究的壮大期。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和任务,为该项研究的展开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促进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此后截止到十七大召开,时间虽不长,但学术界却积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了该项研究的理论层次朝纵深发展。(3)从2007年11月至今,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要求,使得这一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学术界积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强化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以为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何谓政府公信力?这是进行该项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前提。为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首先展开了对其本质属性及评价标准的研究。其中,对政府公信力本质属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上,目前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从政府“当局者”的角度进行解释。由于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根基,因此,许多学者纷纷抓住政府这个直接关涉者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如徐珂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社会公众信任、拥护和支持的一种能力。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必然会产生社会结果的反馈,而这个结果反馈中最重要一点就是人们对政府是否信任、拥护和支持。[1]舒小庆则认为,政府公信力即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它既包括政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也包括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公正可行,政策制定的程序和过程是否合法,各种新旧政策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连续性等多方面的因素。[2]
第二类观点从民众“旁观者”的视角进行解释。有些学者认为,政府公信力的状况如何,不是由政府一己决定的,判定其强弱最终决定者是人民群众,因此,民众的视角给学者们分析政府公信力的概念提供了重要窗口。中央党校李良栋教授直接指出,政府公信力实质上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普遍信赖所产生的认同力和信服力。[3]郑旭辉对此表示赞同,其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情感、态度、期望和信念等,也体现为民众自愿地配合政府行政,以提高公共行政效率,而政府公信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复杂多样的,如民众信赖政府,民众支持、拥护政府行为,相信政府是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等等。[4]
第三类观点从政府与民众双边关系的视角进行解释。这类观点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政府和民众的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因此,相比前二者要更为综合全面。国家行政学院唐铁汉教授认为,公信力既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他用一个公式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政府公信力=政府行政能力×公众满意度。[5]杨勇则更为明确地指出,政府公信力这一概念在范围上包含政府和社会公众两个主体,在实践中则涉及到政府与民众“信”与“被信”两个行为,即政府之诚信和民众之信任。政府向民众提供真实有效的公共服务,在民众中建立起的诚实公正的外在形象,民众也给予政府足够的信任,双方形成互依互信、协同合作的关系状况。[6]
以概念辨析为基础,学者们继而探讨了政府公信力的评判标准。在何显明看来,政府公信力的强弱与政府信用密切相关,政府信用是政府履行其对公众承诺(包括法定的政府职责、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所包含的信用责任等等)的状况,它是现代法治条件下责任政府的重要标识。评判政府公信力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这种信用资源既包括意识形态上的(如公民对政府的政治合法性的信仰,公民对政府制度及公共选择过程的公正性、合理性的认可程度等等)、物质上的(如政府的财力),也包括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公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等等。政府公信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它反映了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7]陈红英对此则进行了具体划分,他认为评价政府公信力的强弱有四大标准:其一是政府的诚信度。即政府能否始终做到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言行一致,向民众兑现的承诺得到切实有效履行。其二是政府的服务度。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领导者,其核心要义就是为民服务,政府为民服务程度是评价政府公信力的具体表现。其三是政府的依法行政度。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是评价政府公信力的基本标准。其四是政府民主化程度。即政府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决策是否做到科学民主等。[8]而国家行政学院薄贵利教授的分析则要更为详细和彻底,他直接将政府公信力的标准分成了人道、民主、法治、科学、廉洁、文明、服务、效能、改革和创新等十大方面。[9]
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本质属性及其评价标准做了一定科学分析和探讨,但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认为,就概念而言,政府公信力的定义应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要对其作出科学地界定,就必须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现实考察与历史考察相统一的原则,站在构建理论体系的高度,对其地位、作用、价值等做出系统综合的解释。而对于其评价标准而言,则更应立足于政府本身的职能定位,明确其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人民利益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才能确保对政府公信力的标准及其价值取向真正不被偏离。
关于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学者们的观点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其一,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刘仕博认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而政府公信力反映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程度。良好的政府公信力,表明政府较好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将产生高度认同。[10]刘学民则认为,政府公信力建设对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热情具有积极意义。其认为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强调人民当家作,号召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而人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取决于人民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只有对政府有足够的认同和信任,其才会主动积极地履行自身的参与权利。因此政府公信力提升,必将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热情,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11]
其二,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合法性根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卢汉桥从政府执政的视角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要想获得持久巩固的根基,都必须以民众的认可、信仰和支持为前提,而作为政治权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其有效性,政府只有使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受到公众的普遍理解、信任和支持,政府才能以较小的成本实现其统治的有效性,进而强化其政治合法性。[12]赵雪则基于社会的视角强调了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其认为,若社会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可低于一定限度,社会成员就会放弃通过国家公权力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转向用私权力寻求自我保护,从而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因此,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只有具备了较高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13]
其三,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张葆君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秩序为前提,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自觉遵守和信任,缺乏秩序规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无法存在。由于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倡导者,政府如果缺乏公信力,整个市场经济必将出现混乱,因此,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关键,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4]贺培育则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切入认为,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政府职能也开始走向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有通过重新职能定位,积极促进自身从“干预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大力提升依法执政的社会公信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5]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如何,这是该项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目前学者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学者们纷纷从各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许多学者皆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飞速提升,因此,政府公信力也是不断提高的,这一主流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由于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客观现状不容乐观。唐铁汉教授指出,目前在政府公共治理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政府自身公信力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和制约。如一些政府官员缺乏“民本”意识,不关心群众疾苦,不顾民力和财力搞“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一些政府部门则为了维护自己利益,扩大自身的收费、处罚和许可权,导致“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和利益法制化”现象的出现,严重侵害了公民权利;此外,还有些政府部门和执法人员甚至滥用权力、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从而造成了极端恶劣影响,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5]学者李贵成进一步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具体划分为行为公信力弱化、政策公信力弱化、政府绩效公信力弱化和资信公信力弱化四个层面。[16]而学者张旭霞则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实证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受调查者中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的约占20%,持“不信任”态度的则占到了80%。[17]由此可见,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持有不容乐观的态度。对于政府而言,公信力的流失也绝不是一个好现象,其由此带来的危害性不容小觑:
首先,毁坏政府声誉,诱发群体性事件。吴光芸认为,政府公信力弱化必然会使政府原本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严重侵蚀,结果不仅会导致政府与公众之间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机制,而且也使得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演变为一种非合作的博弈关系。由于公众对政府的信用产生质疑,对政府的治理策略必将难以认同,其要么弄虚作假,要么我行我素,形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局面,迫使政府为达到治理目的不得不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18]陈先兵进一步认为,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在其看来,现代国家虽然在法理上垄断了暴利的使用权,但这种垄断也是建立在政府公信力基础之上的。当前,全国范围内群体性事件的高发,其深层次的原因正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所致,由于民众不再把政府视为价值中立的裁判者,而是民众利益的剥夺者,最终导致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矛盾的公开与激化,并带来了可怕的社会后果。[19]
其次,阻碍政府执行力提升,影响公共产品供给。赵长茂认为,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执行力弱的政府,公信力必然缺失。反之,政府公信力弱,不能取得公众足够信任,其结果也必定是有令难行,政府不能有很强的执行力。加之由于政府本身是公共服务的核心,因此,公信力弱的政府进一步会影响到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一方面,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各级地方政府具有了越来越多的自身利益,个别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一种利益型政府,一届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可能随意地变更和废止上届政府的政策,并在不顾及下届政府的信用能力的情况下制定短期效益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服产品的供给缺乏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行政理念还停留在单纯管制层面上,习惯于运用行政权力发号施令,强制性地推行自己的行政目标,这种拍脑袋作风也使政府公共政策缺乏足够的讨论和检验,结果导致政府公共服务走向失灵的危机。[21]
最后,败坏社会信用体系,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石薛桥认为,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政府信用的缺失及其公信力的下降,必将严重损害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支撑,导致社会陷入一种低信用均衡,在这种低信用社会约束下,机会主义者将以不讲信用、坑蒙拐骗作为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而那些自身利益受到机会主义行为严重损害的行为主体,为避免吃亏,也会纷纷加入失信者行列,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政府公信力的不足也将影响到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进而对地方经济发展构成现实阻滞。在实践中,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狭隘的地方利益,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介入经济活动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时,单方面违背协议或拒绝履行事前做出的承诺,失信于投资者;使地方政府的信用出现缩水,政府公信力遭受空前侵蚀,结果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地方经济发展受到制约。[21]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重点分析,综合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政府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高卫星认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腐败,即使在现代民主制的条件下,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掌握权力的政府也有可能侵害人民的利益。其认为,人民把权力交给政府,政府利用权力为人民服务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因此,公共权力如果腐败就意味着政府在愚弄人民,其公信力就无从谈起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各项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够健全的弊病,以致一些政府部门或官员不能从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现象中得到有效惩罚,并致使一些部门领导责任意识淡化,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流失。[22]
其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相关决策欠缺科学性。唐铁汉教授指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虽经历了数次政府机构改革,但在政府职能设置与履行上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一些政府还是管了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 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出现了失衡,尤其是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积累了许多矛盾。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独断专行,甚至把个人意志当作政府决策强制推行,导致决策不科学或决策错误。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职能若不及时转变,相关决策依旧欠缺科学性,必然侵害公民利益,伤害民心,并有损政府形象,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5]
其三,政府信息缺乏足够透明度,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杨金木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享有知情权,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却无视民众要求行政公开、透明的知情诉求,采取“暗箱操作”甚至欺骗手段,阻碍信息公开,其结果必然使得政府信誉度受到破坏,[23]而周红则认为,政府信息透明度的欠缺进一步导致了政府行政行为的不规范。譬如,有的政府机构在行政执行上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缺少必要程序;有的则在行政执行中自由裁量权过大,根据不同的对象办关系案,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处理和对待等等,而在行政审批上,有些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程序也过于繁琐,审批标准随意性大,或违反法律法规,越权审批,或设置障碍,不予批准。政府这一弊端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公众掌握信息的渠道在不断增多,必将影响到政府在民众中的公信力。[24]
其四,部分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公民参与实践不足。郑建艇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视角指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官民对立的二元社会,官是统治者,民是被统治者,官民对立的思想根深蒂固,并一直流传和影响到今天,造成了部分官员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在实践中,部分政府官员头脑中依然存在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错误观念,不把公民作为平等主体看待,只惟上、不惟下,对人民福祉和百姓利益漠然视之,结果致其在民众心目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也降低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目前通过非正规、非制度化渠道进行政治参与的现象依旧较为普遍,这种参与方式的前提是民众没有意识到或故意无视制度的存在,是长期人治社会条件下领导权力大于制度的现实迫使人们选择的参与方式。官僚主义的实行导致民众监督意识的欠缺,而政府执行只能附着于官僚体制的既定权力链条上,最终致使政府在缺乏有效民意的支持,政府公信力出现流失。[25]
其一,主张强化服务理念,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形象与政府公信力直接相关,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促进政府合法性根基的巩固和社会公信力的提升。当前,各级政府应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强化自身建设,练好内功,树立起积极为民的形象。唐铁汉教授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力不断增强服务理念,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为政府公信力提升打下基础。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另一方面,公务员是政府人员构成中的主体,他们的诚信度如何,对政府信用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忠于国家、恪尽职守和服务为本,努力用自己优良的品行来为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作出贡献。[5]
其二,主张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刘达禹认为,国家相关法制的欠缺,导致政府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把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放在重要位置。首先,要优化和健全政府决策的法制环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对现有的法制状况进行着力分析,努力堵塞法制漏洞,以保证政府在制定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利益等重大行政事项时都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其次,全面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开和听证制度,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渠道。各级政府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均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保障民众知情权。同时,要建立政府与民众对政府有关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在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基础上谋求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最后,强化决策的责任制。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责任负责机制,对因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失误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绝不姑息隐瞒。[26]
其三,主张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肖云认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关键在于实现政府从“无限”到“有限”的职能转变,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和“小政府大保障”的政治格局。在此前提下,政府不再简单地直接干预和指挥经济社会活动,而是从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出发,为经济主体和全社会成员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政府在实践中要积极提高自身效率,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作出努力。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加强社会的合作与互动,以增进双方互信。一方面,政府可将民众诉求纳入政策评估体系,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现实来源。另一方面,政府也可在公共治理上加强同民间组织的合作,积极利用民间组织灵活性、公益性等优势,为完善政府治理提供帮助,由此也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与信任度。[27]
其四,主张政务公开,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吴光芸认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做到政务公开,只有使政府成为透明的信息中心,让公众知道政府做什么,了解和理解政府,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政府与公众间的互信与沟通。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务必做到公开透明。一方面,政府应坚持做到将重大决策通过各类新闻传媒进行公开,广泛征求民意。政府还要积极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知情平台和公众表达平台,通过民主恳谈、协商对话和新闻发言人等多种渠道吸引公众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并对其进行收集分析与合理采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府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政府更好地做到为民服务的重要保证。政府应积极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公众在公共服务、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协商,积极杜绝政府暗箱操作的不正之风。[28]
其五,主张“马上就办”,提升政府工作绩效。提高政府公信力从哪里入手?在毛伟看来,政府能做到的实行“马上就办”不失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他指出,“马上就办”充分表达了民意,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映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且能与时俱进,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政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人民的事能马上就办的就“马上就办”,尽其努力满足人民利益要求,这样的政府才能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本身的公信力也才能得到切实提升。[29]舒小庆也认为,在现代社会,政府面临的机遇是很多的,但往往会转瞬即逝,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政府时效观念落后,执行速度过慢,对政策、计划等执行拖泥带水、效率低下,那么必将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并错失一些良好的发展机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大力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政府在公众心中的权威地位,政府公信力也就因而得到提升。[2]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政府公信力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了众多理论成果,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发展和执政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智力支撑,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对政府公信力的比较研究不够。从已有的成果来看,大多侧重于对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意义及其策略的分析,横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还相对缺乏。事实上,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本身是带有普遍性的,无论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国家,其政府都必将有所面临和涉及,同时在我国国内,纵向的上下级政府以及横向的各基层政府之间,政府公信力的强弱情况也必然存在差异,有强必有弱,其比较分析应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的。(2)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提升政府公信力,绝不仅仅就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也绝不可能是坐在书斋中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其切实做到需要学者们对各级政府的建设情况及民众的所思所想有个清晰透彻地了解和把握才行,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要走出书斋,进入实践中去探索、调查。(3)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目前的研究大多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现实价值出发,进行就事论事地探讨,从其他角度、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的还不多,如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的视角进行研究和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
鉴于此,笔者以为,当前该课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加强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方法是理论工作者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公信力上的强弱差异,以及其在具体建设实践中的不同做法,研究者就会发现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从而找到对有益经验,有助于我们借鉴到合理做法,规避不合理因素。(2)加强实证调研。实证调研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第一手客观材料,进而才能归纳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般性认识。研究者必须以更加饱满的访谈和调研热情,用客观的眼光和务实的态度来审视当下我国各级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现实状况,实事求是,依据客观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途径。(3)加强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与各级政府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者在这一问题的研究实践中,首先应多从行政学或政治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应拓展研究视野,积极借鉴哲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思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政府公信力的建设问题。在研究范围上,既要注重对当前阶段政府公信力现状的考量,又要强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我国政府公信力实践中一些优秀经验的分析。在研究对象上,则既要注重从宏观的整体层次上研究政府公信力,还要善于研究微观层次的某个基层政府机构公信力的客观及其提升策略。如此,这一领域的探讨必将才能不断走向深化。
[1]徐珂.政府公信力浅说[J].前线,2007(9).
[2]舒小庆.政府公信力:价值、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途径——兼论我国诚信政府建设[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3]李良栋、张伟.以政府创新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7).
[4]郑旭辉.政府公信力的失范与规制——一种经济学角度的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6]杨勇.完善政务公开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J].理论与当代,2009(5).
[7]何显明、汪水波.地方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运作成本相关性的制度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s1).
[8]陈红英.城市管理——政府公信力的窗口[J].城市管理, 2006(5).
[9]薄贵利.十大因素影响政府公信力[N].人民日报,2008-11-5.
[10]刘仕博.关于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思考[J].工会论坛,2008(1).
[11]刘学民.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战略思考[J].行政与法,2009(7).
[12]卢汉桥、刘超.周巍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公信政府[J].溯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4).
[13]赵雪.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5).
[14]张葆君.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J].党政干部论坛, 2008(12).
[15]贺培育、殷为.提升政府公信力:问题、意义与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1).
[16]李贵成.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社会学思考[J].理论导刊, 2009(4).
[17]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和公众的话语权[J].中国行政管理,2006(9).
[18]吴光芸、李建华.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J].当代经济管理,2009(5).
[19]陈先兵.重塑政府公信力,化解城乡群体性事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9(5).
[20]赵长茂.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J].望,2007(19).
[21]石薛桥.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
[22]高卫星.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7).
[23]杨金木.提高政府公信力之我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8).
[24]周红.政府公信力:服务型政府的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5]郑建艇.提升乡镇政府公信力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2).
[26]刘达禹.构建责任政府视角下提高政府公信力研究[J].学术交流,2007(9).
[27]肖云、王振华.公民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建设[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8]吴光芸,社会资本与提升政府公信力[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3).
[29]毛伟、贾凌民、胡仙芝.马上就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有力“抓手”[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
(责任编辑:段昆仑)
book=145,ebook=145
D630.1
A
1243(2010)04-0086-07
*作者:胡洪彬,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邮编:311231
吴玲玲,浙江大学思政部研究生,邮编: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