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鑫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河南郑州 450042)
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金 鑫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河南郑州 450042)
随着世界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提升城市竞争力已经成为每一个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和重大战略抉择。要想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就必须加快构建郑州市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把郑州打造为国际物流中心和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郑州新区的建设,不断提高郑州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同时要加强构建郑州市的自主创新体系,继续推进郑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郑州;提升城市竞争力;路径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构建符合郑州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存矛盾和问题,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区域竞争打造强势产业支撑的重要途径,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循环化趋势和国际产业演变规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一,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郑州要想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在高新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具体地说,郑州市应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等。第二,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优势产业的发展程度,郑州也不例外。我们要做大做强汽车行业、煤电等能源工业、铝工业等。第三,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传统产业是其发展比较成熟、基础比较厚实的产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往往受到严重的挑战,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如何利用和引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例如我们的纺织工业、建材工业、耐火材料工业等。第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现代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兴旺发达程度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我市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区域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郑州市物流业的发展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第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第三,发展一批专业物流市场。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和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居民消费服务、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第四,抓好一批物流重点工程。如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工程、郑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郑州出口加工区和河南进口保税区等七大物流工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被称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跨上了新的战略起点,进入了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就必须加快金融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强化等方面的作用。建设金融中心能够促进金融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在中心城市的聚集和有效配置,而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金融信息、金融资本和金融交易的集聚地,具有强大的资金集聚和扩散效应,其集聚和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加快推进“三化两型”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而要将郑州真正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以郑州商务集聚区、特别是郑东新区为中心,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壮大金融业整体规模,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第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引进民生、汇丰、东亚等银行入驻郑东新区。第三,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品种,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第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环境,建设金融安全区。
规划、开发、建设好郑州新区,可以有效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在构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可以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中原城市群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在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吸引高端人才、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龙头作用,从而最终形成促进“三化两型”城市建设的“发动机”、推动中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引领全省跨越发展。
为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郑州新区建设。第一,要编制一流的发展规划。理念要新,起点要高,气魄要大,眼光要远,真正编制出契合新区特点、体现时代特色、引领发展潮流的科学规划。第二,要构建一流的体制机制。坚持“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定位,着力构建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优化、更趋合理的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生产要素充分流动,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各项工作有机联动。第三,要打造一流的产业体系。坚持项目推动,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集聚拉动,坚持开放带动,使郑州新区真正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的主导区。第四,要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坚持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新区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第五,要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坚持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不断加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郑州新区打造成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一手抓软环境建设,使郑州新区成为全省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的地方。第六,要实施一流的组织管理。要加强领导,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郑州新区要全力以赴。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谋发展,尽职尽责抓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以新成就展示新形象。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整个城市对大的人口总量能容纳多少,能承担多少就业,能提供多少良好的生活质量等,主要应该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这是一个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相加。城市发展规模如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则可能导致城市过度拥挤、地下水位下降、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物种减少等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导致城市发展成本大幅度上升。也意味着城市就业岗位扩张的速度慢于就业人口增长的速度,或者城市就业培训跟不上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缺失,两者均可能导致城市失业增长,进而加剧城市贫困与城市犯罪,城市居民生活的痛苦指数增加。同时,还将导致城市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住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秩序等诸多方面绝对短缺或者结构性短缺,导致城市贫富差距加大、边缘阶层增加、社会割裂与断层、社会发展矛盾与冲突加剧。可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第一,全面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化、信息化相融合的战略性、枢纽型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道路交通体系为骨干的现代大都市综合交通系统,打造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综合交通枢纽。实施《郑州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快速通道、立交桥等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构筑中心城区“一环两横一纵”的快速道路系统。围绕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区到卫星城的快速通道,着力构建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建设郑州到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间快速通道,着力构建 90分钟经济圈;发挥郑汴一体化的先导效应,促进郑洛、郑新、郑焦、郑许呼应发展,强化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战略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第二,大力倡导和发展低碳经济。寻求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城市在推进节能减排上的一个重大举措。郑州在推进“三化两型”城市建设和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以创新的思考和实践迎接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第三,改革传统的政绩考核方式。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政绩考核方式,把资源和环境的损耗合理地反映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里,让保护资源和环境由“软约束”变为“硬约束”,让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指标与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同时被列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里,挤掉资源和环境损耗而带来的“水分”和“泡沫”,让 GDP变“轻”、变“绿”,真实地反映资源和环境的损耗,让保护资源与环境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并且能够普遍树立起“好山好水也是好政绩”的创新观念。
要认识到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是培育新经济形态、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加快“三化两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是鼓励创新创造、增强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因此要切实增强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责任感。第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科技体制创新,确定适合郑州产业实际的扶持政策和科技创新体系,创建国家自主创新园区。第二,实施科技兴市战略,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市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突破口。我市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第三,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经费投入。没有经费投入自主创新就没有物质基础,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一是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二是政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创造条件。三是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源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第四,充分发挥省会郑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设立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建设高校科技产业园区。第五,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人才支撑,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产业标准和品牌战略。
开放型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的深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而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是一种制度性开放。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除与该国的资源禀赋、国家大小有关外,最关键是其经济制度的性质。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资本流出入量、企业跨国经营情况等是主要衡量指标。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世界各国的主流选择。第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突出郑州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国际化思维、国际化视野,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完善招商引资方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积极吸引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将区域性总部及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落户郑州。加快郑州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资源能源开发、农业生产和开展劳务输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国际营销,努力拓展海外市场。第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建设领事馆区,争取外国领事机构落户郑州。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在郑州设立办事机构。继续与更多城市,特别是中等以上发达国家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快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灵活运用国际贸易准则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加强与国外金融保险、投资并购、会计、审计、律师、信息咨询等行业性组织的联系与沟通,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推进各类专业性行业组织及机构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建设若干国际水平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型产业项目。建立国际人才流动机制,吸引更多国际性人才来郑就业。第三,建设国际产业园区。按照国际惯例,规划、建设、管理国际产业园区。学习借鉴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经验,积极吸引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入驻园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鼓励园区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生产、销售、融资及设计、研发的国际化。做大做强汽车、电子等大型外商投资企业,面向世界,整合资源,扩张规模,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
[责任编辑 杨国营 ]
F402
A
1671-6701(2010)03-0091-03
2010-05-04
金 鑫 (1964-),女,河南郑州人,本科,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