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人文关怀的思考

2010-08-15 00:43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关怀人文

曹 冰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人文关怀的思考

曹 冰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弘扬、培植人的主体性,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充分注重人文关怀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宽松的校园环境,实现教育互动,关注个体,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力争做到公正公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现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而且为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责任重大。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一直令人不甚满意,关键就在于它缺失了人文关怀。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内涵对比

思想政治教育即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内外部共同作用,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定位于培养人、关心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和完善人。因此,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输送合格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和探索,是指对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等的总和。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维度。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反映了人文关怀的本质属性,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和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及人的意义,特别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做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因此,人文关怀的前提和核心是尊重人,基础是理解人,切入点是关心人,关键在于帮助人。可以说,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引导人的自主意识,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文关怀。

通过以上二者涵义的对比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在关注人的问题,旨在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只有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准确。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这种密切联系通过统一于“人”之中,来实现对人的尊严、情感、个性等的满足,发挥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强化了人文关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忽视的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得以有效完成的基础。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形势下迎接挑战、完善自身,使之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更好地发挥独特功能的亮点。总之,人文关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力支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要求,是观念的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能否找到和放大个体潜在的闪光点,创造性地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人文关怀是否落到实处的评价标准。当前由于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就面临着社会责任、竞争压力、物质诱惑以及人际关系维系等方面的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始终注重关爱与引导相结合,以可接受性为前提,确保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将其转化为理想信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人文关怀,符合社会变革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是个性化的体现。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和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是人文关怀的核心所在,它着力于帮助受教育者能够对外部环境和自身进行自觉主动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

1.引入人文关怀,可以尊重人性。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自我的完善。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因为高校的受教育者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有着各种发展可能的人。引入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特别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引入人文关怀,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这是对人的价值的最充分体现,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全面关注人的本性,特别是尊重并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本性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说,人文关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的有效途径,更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引入人文关怀,可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源泉。现在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追求平等的要求日益强烈,要想切实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务必做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和注重沟通,方能确保沟通的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在新时期所反映出来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如果仍按照传统的以理论教育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真正有效解决。所以时代需要我们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贯穿始终,积极主动地创新内容和方法,打破过去那种“重社会、轻个体”的局面,走出过分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的误区,并改变受教育者一味被动接受的现状,积极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种在人文关怀前提下的创新,才能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实现知行合一。

4.引入人文关怀,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最终目标。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是教育的根本尺度。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活动越来越具有独立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要想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为其疏导困惑,帮助其提升价值判断的能力,就必须引入人文关怀,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就是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其个性积极发展。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拥有正确的思维导向,合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素质。这一过程恰恰需要人文关怀的不断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外在灌输转变为内在觉悟,实现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积极完善自我,适应社会需求。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人文关怀的途径

1.积极营造宽松的校园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发大学生的非智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爱好、想象力、创新意识等,但是往往会因为理论的高度,难以被学生全面接受。因此,我们要积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和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项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去,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营造平等、坦诚的交流沟通渠道,发自内心的了解学生们的实际需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及时帮助学生们解决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保护好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点滴交往中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建立和谐的师生教育互动。把人文关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就要突出“服务”二字。首先要把握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受教育者的发展为中心这一概念。即把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并重视受教育者作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但要特别注意避免夸大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情况,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唯心主义的境遇。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从引导转向服务。事实证明,成功的教育必须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平等和谐互动,加之信任与理解方能实现。而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通常是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教育互动,就要采取富于人性化的手段,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尊重、关怀,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个性和教育者的潜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充分体现。

3.打破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当前要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将传统的灌输方式向积极主动地倾听和对话方式进行转变,在加强教育者主导地位的同时,重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双向互动。而倾听和对话教育则注重双方平等对话,通过自由的交流与相互的磋商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充分尊重了受教育者。此外,还可以将人文关怀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与受教育者的实际利益和他们自身的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解对方、关心对方,从而促进受教育者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4.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如何能够实现现实的具体价值与自身全面解放的终极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人文精神价值的本质,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在内容设置上,要注重与时俱进,加强文化的融合性与学术性,突出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理想情操和行为规范等。更要注重同大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特别是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构一套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宣泄机制,并通过关注人的精神、情感和个性,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主体意识。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教育互动,提高教育的接受度。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为严格。只有着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人文与科学的沟通与融合,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5.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为构建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夯实基础。只有通过平等的交流,才能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成长中所出现问题的结合点,才能给予大学生心灵的归属感,帮助他们准确、客观的剖析自我,并分析问题,更好地应对今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思想中的主流和支流,要积极正视,准确分析、引导和适当转化。

总之,引入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价值,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促进力量,更是当前高校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把钥匙。能否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发挥,人文关怀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使大学生能够自觉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理解方针政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的引入,使得个人成为教育价值的着力点,它能够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1]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育人机理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

[2]张春荣,田瑞兰.人文关怀: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3]安朱.也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2).

[4]徐金超.人文关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9.(8).

[5]刘艳,袁明刚.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张敬燕 ]

G83

A

1671-6701(2010)03-0119-03

2010-04-03

曹 冰 (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程学院教师,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关怀人文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