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离弦之箭 责任之旅中国在行动

2010-08-15 00:47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二氧化碳目标

雷 雨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一个刚刚结束不久,在会前被世界寄予“拯救地球最后机会”殷切期望,但最后却在争吵中以闹剧收场,有部分国家代表在绝望之际泪洒现场的“减排”会议。

但在这届让世界收获失望的大会中,中国政府以“不放弃、不妥协”为原则,以全球共同利益为己任,率先主动提出自主减排目标的行动,获得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肯定和尊重。

节能减排—一个以拯救地球为终极目标,需要全世界共同承担的,以“发展权”换取“生存权”挑战。当西方发达国家尚纠缠于“历史责任”而不肯承担“援助义务”时,中国却以实实在在的实际“减排”行动,为中国政府提出的“主动承担责任,我们永不放弃”的承诺作出了完美的注解。

承担责任 中国在行动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近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期。但在面对“现阶段发展”还是“未来生存”的选择时,中国政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并主动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几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经过近3年的艰苦努力,截至2008年底,单位GDP的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10.08%,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下降了8.95%。全国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已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节能减排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6-2008年,中国共淘汰低能效的炼铁产能6059万吨、淘汰落后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截至2009年6月30日,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5407万千瓦,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4亿吨。

到2009年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已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了13%,“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有望实现,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

此外,中国正在大力实行“低碳转型”战略,使碳排放与GDP的增长分离开,这是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截至200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1.72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风电规模连续3年翻倍增长。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2.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一次能源总量的9%,减少二氧化碳6亿吨。

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2003-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方米。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中国还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助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在2009年11月初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决定为非洲援建太阳能、沼气、小水电等100个清洁能源项目,将帮助非洲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多元化的道路上前进,应对气候变化。这本身也是一种贡献。

2009 危机不改离弦箭

面对全球气候日趋变暖的现状,中国政府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2008年财政部安排270亿专项资金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其后,中央建设投资再安排专项资金148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并于同年,启动针对省级政府、千家重点耗能企业领导人的节能减排考核问责制,该制度首次将节能减排分解目标纳入相关领导者的政绩考核之中,并规定对未完成减排整改目标的,将处以最重“就地免职”的处罚。

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意味着中国的循环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在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3月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在这些方面,全国各地都有积极的行动。

针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和电力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但同时又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六大行业,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

2009年,国家在抵御“金融危机”侵袭,力争经济完成“保8”目标的同时,相继出台资源税上下调整出口退税率、控制金融信贷结构、财政扶持奖励等四项财经措施,在为宏观经济走出阴霾保驾护航的同时,以有奖有罚的政策指导性调控手段,重拳出击,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的实施步伐。

千里之行 目标明确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承诺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前,率先提出“自主减排目标”,承诺到2020年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已相当于减排15亿吨的二氧化碳,占全球减排量的四分之一。这一目标已超过了争吵中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

按照长期规划承诺,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将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相比之下,据测算,在1990-2005年之间,发达国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平均下降了26%。而根据这些国家的承诺,到2020年也只有下降30%到40%。

中国的减排长期目标比“巴厘路线图”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更高,这是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贡献,展示了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正如温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所表述的:中国是近年世界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

中国用其特有的“多做少说”的行为方式,向世界传达一个信号: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据中国金融网)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二氧化碳目标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