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士罗
1.1 该药临床一般用于缓解支气管的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病症。
1.2 第二种用法是 妇产科临床将它辅助用于孕妇有先兆流产的保胎。其作用机理是:硫酸沙丁胺醇有解痉的作用,可以缓解子宫的收缩,达到安胎的功效。
2.1 该药临床上是解痉止痛药,可以治疗风湿热。
2.2 第二种用法:现在使用小计量,每日75 mg~160 mg之间,1次/d,用于抗血栓效果很好。其机理是: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改善微循环。
3.1 该药具有E型前列腺素的药理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胃溃疡,抑制胃酸的分泌。
3.2 第二种作用是 本品作为终止早孕药与米非司酮序贯合用,可用于终止停经49 d内的早期妊娠。其作用机理是:本品具有软化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与米非司酮序贯合用可显著增高或诱发早孕子宫自发收缩的频率和幅度,而起到药流的作用。
4.1 该药临床利用它的降压作用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可用于治疗早产。
4.2 第二种作用是 硫酸镁和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泌尿系结石有显著疗效。其机理是:硫酸镁静脉用药具有解痉、扩张输尿管平滑肌的作用。
5.1 该药为孕激素类药,临床上妇产科用于先兆流产的保胎,效果不错。
5.2 第二种用法是 用于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肌肉注射,具有止痛,排石的功效。其作用机理是:一般认为其①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它能够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钠的重吸收,而致溶质性利尿,增加肾小管内压,促进结石排出;②黄体酮能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扩张,其作用类似阿托品类药物,更利于结石排出;③黄体酮能使输尿管平滑肌产生有力的节律性蠕动,使结石下移;④黄体酮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这可能是黄体酮应用后使输尿管平滑肌的痉挛收缩变为节律性收缩蠕动有关。
6.1 该药为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6.2 第二种用法是:在产科用于妊娠胎儿发育不良,促进胎儿肺成熟的治疗。必须根据PPROM时的孕周来决定是否应用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促胎儿肺成熟的作用机制为:糖皮质激素与肺泡Ⅱ型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多种糖皮质激素相关蛋白,然后作用于肺泡Ⅱ型细胞的板层体中,从而降低肺内毛细血管渗透区,减少肺血管蛋白渗漏到肺泡内,并加速液体的清除,减轻肺水肿、降低NRDS的发生。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增加肺的依从性,促进肺泡抗氧化酶系统的发育成熟,改善肺泡功能。地塞米松的用法:5 mg肌肉注射,12 h用药1次,共4次。如保胎治疗时间较长,间隔7 d重复使用1次。
7.1 该药临床用于化学药物引起的亚硝酸盐和含有或产生芳香胺的药物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效,对急性氰化物中毒能延迟其毒性。
7.2 第二种作用是:肛肠科在外痔手术时封闭于外痔周围,消除术后疼痛,痉挛缓解。约在注射后8~12 h开始起效,维持14 d左右无痛感。
作用机理是:亚甲蓝对神经有较强的亲和性,阻碍神经的传导,亚甲蓝能参与糖代谢,促进丙酮酸继续氧化,改变神经末梢内外的酸碱平衡和膜电位,从而影响其兴奋性和神经冲动的传导,亚甲蓝具有可逆性的损害神经髓质作用,而新生髓质需要30 d左右的恢复期,感觉才能恢复,故能长效止痛。注射亚甲蓝的潜伏期平均4 h,由于此期内有烧灼样疼痛,患者多难以忍受,故配以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消除或缩短潜伏期,并消除亚甲蓝刺激局部组织而产生的灼痛。
8.1 该药普遍用于抗寄生虫病(蛔虫、钩虫等)。
8.2 第二种用法是:用于免疫疗法,增强患者的免疫力。用法是:50mg 3资助/d,连服3 d停4 d再开始。
其作用机理是:利用左旋咪唑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兴奋功能。
9.1 该药临床一般用于口腔和外科的局麻及神经传导阻滞。
9.2 第二种用法是:临床内科用低剂量抗心率失常。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用于洋地黄中毒。
其作用机理是:在低剂量时可促进心肌细胞内K+外流,降低心肌的自律性而具有抗室性心率失常的作用。
10.1 该药用于急、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10.2 第二种用法是:现在常用于药物过敏和湿疹的患者。
其作用机理是:甘草酸单胺对肝脏类固醇代谢酶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阻碍皮质醇与醛固酮的灭活,使用后显示明显的皮质激素样效应,如抗炎作用,抗过敏及保护膜结构等作用,无明显皮质激素样副作用。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