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评论员
新型安全事故的警钟
■文/本刊评论员
大连漏油事件告诉我们,一种不同于传统安全事故的,集生产作业事故、环境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于一身的新型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正在上升,能源生产和运输链条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影响更加凸显。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深刻吸取教训,努力杜绝这种新型安全事故的发生。
刚刚发生的“7·16”大连漏油事故,给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敲响了预防新型安全事故的警钟。
据媒体报道,大连管道爆炸以及引发的石油泄漏,已经影响到当地渔业、旅游业和附近居民的生活,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将产生长期的“后遗症”。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次石油泄漏的危害都是长期的。1989年埃克森公司的“瓦尔迪兹”号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触礁并发生原油泄漏,所产生的环境破坏效应直到21年后的今天还未完全消除。
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为满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带来的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超过消费量一半的油气产品,在全国尤其是经济活跃地区又上马了大量炼油项目,同时国内的煤矿也在加大马力生产。以往,人们只关注到煤矿人员伤亡这样的传统安全事故,此次大连漏油事件则告诉我们,一种不同于传统安全事故的,集生产作业事故、环境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于一身的新型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正在上升,能源生产和运输链条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影响更加凸显。
7月23日,国家安监总局在官网通报了大连漏油事故的初步原因,称在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负责技术服务和现场作业的两家承包商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通报还列举了事故暴露出来的现场操作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四方面问题。从此次事故中,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深刻吸取教训,认真反思并采取切实行动,努力杜绝这种新型安全事故的发生。
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限制区域的环境容量,严格上马项目的环境评价,并在后续的建设和生产中加强督察,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投入和物质等保障措施。其次,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要从履行自身环境责任和珍惜自身声誉的角度,抓好H S 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现场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隐患排查,做好承包商的管理,做好万一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在可能发生事故的设备设施与居民生活区以及饮用水域、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留下缓冲地带。此外,公众也要进一步加强对此类事故的防范意识,积极参与到事故的防控和救助当中。
漏油事故还让海洋环境面临着空前考验,凸显出我国目前海洋生态补偿体系和机制方面的“软肋”。国际上处理此类事故比较通行的办法是,建立海洋溢油赔偿基金,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同时推行海洋污染责任保险,由运输企业进行投保。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生态污染后污染评级及赔偿金额量化的强制规定,因此一旦污染发生,最后往往是一次性罚款了事。
当前,我国海上石油运输日益活跃,海上油气开采活动也在增多。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海洋生态形势,我们急需完善海洋环境防护和生态补偿的相关制度。一是加大投资,建立更加完善的溢油应急响应体系;二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海洋环保基金;三是完善生态保险,对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理赔;四是加大海洋生态补偿的相关立法。此外,还应对涉海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优化,改变海洋管理体制“多龙治水”的格局,以对海洋环境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希望大连漏油事故的发生,能够让政府、企业、公众各方加强警醒,引以为戒,强化应对新型环境安全事故的意识,提高防范环境风险的技术和能力,完善海洋管理、救援力量建设和生态补偿等相关制度,如此方能亡羊补牢。而要从根本上摆脱这类事故对于环境和安全的影响,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逐步摆脱经济发展带来的“石油瘾”,创造更加洁净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