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华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严重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几乎都有心理障碍[1]。而心里障碍必然导致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和康复的全过程,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正确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实用性。这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具备心理教育,伦理等方面知识。通过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满足患者要求,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心理压力降到最低限度[2]。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承受的精神压力较大,且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形体改变,更加重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根据我们的观察主要有以下类型。
1.1 否认、回避心理 患者在未确诊前往往怀疑自己是否是恶性肿瘤,而一旦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又开始否认,认为一定是医院搞错了,这是许多恶性肿瘤患者最初阶段的心理反应。每个人活着都有很强的要生存下去的意愿,所以当患者听到自己得了无异于死亡的恶性肿瘤时,一时间是很难接受的。出于对恶性肿瘤的恐惧,却不愿意面对自己患恶性肿瘤这个现实,对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态度。
1.2 恐惧、愤怒心理 由于患者对癌症的片面认识,认为“癌症”等于死亡[3],有些患者悲观失望、默默不语,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很快就会离开亲人,离开世界去死;有些表现为:不理解,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平,在痛苦的同时常常出现悲观、失望、焦虑、厌世、抗拒等心理,对用药产生对立态度,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还有些则表现为:忧心忡忡、心情紧张及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或坐卧不安、唉声叹气、感情十分脆弱,再加之肿瘤患者集中在一起,看到的是消瘦,晦暗,苍白的面容,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这些均会给患者带来紧张,恐惧的心理。
1.3 认可、依赖心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幻想破灭,承认患恶性肿瘤的事实,为了不让家人难过悲伤,绝口不提病情。患者非常愿意与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同时也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依赖于药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疗,表现为:性情暴躁、异常挑剔,要求医生护士给予特殊关照,把“生”的希望全都交付给了医护人员。
1.4 悲观、绝望心理 当患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病治疗无望,身体日益衰弱,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时,会出现沉默、悲伤、情绪低落。他们对死亡还是感到非常的焦虑,特别的害怕。是因为对所患恶性肿瘤无可奈何才不得已接受死亡的,此时患者不再挣扎,不再存有任何希望,完全听命于眼前的事实,感到筋疲力尽,兴趣与感受逐渐消失,甚至全无,喜欢独自一人,不再被外界打扰,平静的走完人生路。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比一般患者复杂,而且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心理演变[4]。因此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应采取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从各种烦恼压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达到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2.1 对抑郁悲观的患者 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应给予极大的心理关注,把病情婉转逐步地告诉患者,指出治疗可能获得的效果,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治疗情况,主要展示医院先进的设备和介绍医生的精湛医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安心养病。且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表示热心、理解和深厚的同情心,用诚恳热情、乐观自信的情绪,严肃认真、轻柔敏捷的态度去感染患者,使患者获得安全和信任。
2.2 对焦虑、恐惧的患者 恶性肿瘤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焦虑、紧张、忧郁及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来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心情愉快。同时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护理、辅助检查的过程中,要态度热情,语言谨慎,举止稳定,操作轻柔。此外家属是患者最亲近、最相信的人,他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能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安慰[5]。所以护理人员要重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默契配合,消除其不良心理和不稳定情绪。言行要谨慎,切忌谈笑风生,对患者敏感的话题应采取巧妙的回避,鼓励和支持其亲人和朋友常来探望,使患者感到受重视,生活在温暖之中,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2.3 情绪烦躁的患者 情绪波动大是患者在久病之后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当患者觉得自己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时会出现烦躁、易怒,这时我们应在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讲解治疗的原理,耐心疏导、鼓励患者,使其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对个别患者有时将怒气转移到医护人员身上,绝不能以愤怒回击患者,我们应宽容、忍让,委婉地与其交谈,让其合理的疏泄心中的烦恼,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同时还可适当配合一些放松治疗,从而减轻焦虑、愤怒等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延长其寿命。
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很多,其心理活动对患者有显著影响,且贯穿疾病整个过程,它既是病情变化的必然反应,也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不同心理特征的患者在心理变化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护理中应因人而异,注意个体化差异,分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辅导。实践证明,从精神上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会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一定程度上减轻治疗反应,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6]。因此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治疗保障。
[1]王荣梅.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09,17(3):285.
[2]陈秀丽,邹梅,索朝霞.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中国郑州,2007,445.
[3]林雪爱,林爱娥.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抑郁焦虑因素分析.护理研究,2007,21(2C):514-515.
[4]肖爱辉,陈素萍,时敏秀.全程心理管理程序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07,14(6):83.
[5]陶冶.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1272.
[6]陈小梅,胡秀娟,吴志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7,21(10):2773.